編輯同志:
前不久看到一篇報道,一位女教師在連續染了5次頭發后過敏死亡。我很害怕,因為我也喜歡染發,只是沒有那么頻繁。請問,染發真的有那么嚴重的危害嗎?真的會引發過敏死亡嗎?如何確認染發過敏?
讀者 陳潔玉
陳潔玉讀者:
染發劑最常見的危害是導致過敏,但其他的害處也不容忽視,眾所周知的有損傷發質,嚴重的甚至致癌、致白血病,或引發重金屬中毒,孕婦染發還易致胎兒畸形。但染發并非一定會導致上述危害,染發劑的質量、個人體質以及染發的頻率等因素,都直接影響著染發的后果。
染發是否傷身,染發劑的成分起決定性因素。根據主要成分,染發劑可分為三大類:無機染發劑、合成染發劑和植物染發劑。
無機染發劑主要用于白發染黑,比如先后在頭發上涂抹硝酸銀溶液和硫化鈉溶液,使之生成黑色的硫化銀附著在頭發上,使頭發變黑;也有利用含鉛、鐵、銅等金屬成分的化合物與頭發蛋白中的半胱氨酸中的硫相互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鉛將頭發染黑。此類染發劑反復使用可引起重金屬蓄積中毒、再生障礙性貧血、高血壓、神經系統損害等。
合成染發劑最為常見,通常先以過氧化氫(即雙氧水)破壞頭發的黑色素,使頭發脫色變淡,再用對苯二胺等中間劑將各種顏色的染料附著在頭發上,使頭發著色顯出多種多樣的色彩。過氧化氫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接觸破損的皮膚會引起明顯的疼痛;對苯二胺是常見的致敏原,多數染發劑過敏都是由它引起的;對苯二胺、對氨基苯酚及其衍生物已因其致癌作用引起了國內外醫學界的關注。
植物染發劑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原料制成的,對人體和環境相對安全,但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價格較高,市場占有率低。
為安全起見,建議您初次使用某種染發劑前,先取少量染發劑涂在耳后或手臂內側,觀察至少48小時,沒有出現紅斑、水皰、瘙癢等過敏癥狀再實施染發。特別提醒,有接觸性過敏史的人最好不要染發。
染發劑過敏通常發生在染發后2~5天,如果已經不是首次染發劑過敏,則癥狀可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出現。具體表現為頭皮、面部、耳朵、頸部等染發劑接觸到的皮膚出現紅斑、腫脹、丘疹、水皰、大皰、糜爛、滲液等,伴有劇烈的瘙癢或灼痛,身體其他部位皮膚通常沒有異常。如果是美發行業從業人員接觸染發劑過敏的話,皮疹通常出現在手部。
如果染發過程中或剛染完發后出現過敏,應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隨后盡快到皮膚科就診。染發數天后才出現癥狀者同樣應盡快到皮膚科就醫,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藥物和外用藥物,嚴重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和抗生素。切記不要用熱水、肥皂水及自行調配各種不適當的藥水沖洗,勿用指甲搔抓頭皮,不要自行挑破水皰,以避免加重炎癥、損傷頭皮、誘發感染。
醫生 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