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翼
摘要:通過無線通訊傳輸,將汽車電子CAN/LIN總線數據, 傳遞到智能終端服務后臺系統,動態進行OBD診斷;并通過(UTC)、IPv6等技術,實現車載終端數據聯網長時在線,將故障信息主動反饋給駕駛者,動態干預預防事故發生;研究通信端口復用芯片和電源復用技術,降低智能車載終端的生產低成本;集成汽車電子,實現事故發生時,主動將事故車輛的位置信息通過智能車載終端發送給服務后臺,以便獲得準確及時的車輛和人員救援。
關鍵詞:車載終端TSP云服務后臺車聯網
中圖分類號:TN9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1 引言
智能終端是車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核心模塊/芯片的智能終端解決方案可以使得車聯網開發人員,包括終端開發人員,更多關注于應用,而不再關心底層細節;而且,核心模塊中封裝了智能終端大多數通用功能,使得開發人員不再重復開發,從而實現資源重用,提高終端的開發效率與可靠性,降低終端的技術難度,因而是車聯網的關鍵核心技術。但目前國內外還沒有能滿足智能終端需求的模塊與芯片。文獻[1-4]對車聯網終端進行了研究開發,但是模塊沒實現通用功能的封裝。本文基于通信端口復用芯片和電源復用的終端系統,把無線通信技術、總線技術、互聯網技術、嵌入式技術以及衛星導航技術有機集成,以提供車聯網的各項服務。
2 系統研究
通過無線通訊傳輸,將汽車電子CAN/LIN總線數據, 傳遞到智能終端服務后臺系統,動態進行OBD診斷;并通過(UTC)、IPv6等技術,實現車載終端數據聯網長時在線,將故障信息主動反饋給駕駛者,動態干預預防事故發生;對通信端口復用芯片和電源復用技術提出了解決方案,以降低智能車載終端的生產低成本;通過集成汽車電子,實現事故發生時,主動將事故車輛的位置信息通過智能車載終端發送給服務后臺,獲得準確及時的車輛和人員救援。
通過Telematics系統后臺和終端軟件,利用遠程通信、GPS等技術手段,整合呼叫中心、增值服務內容提供商、行業信息管理系統(如銀行車貸系統、車險管理系統及110聯動系統等)、多媒體資訊廣告內容提供商、電訊運營商等產業鏈的相關企業,為車主、汽車生產廠商、汽車銷售商(4S店)等提供位置信息、互聯網、汽車售后等服務。
3 車載終端及云服務后臺系統關鍵技術
a) 通信端、供電線路復用技術
通過對通信端、供電線路服用技術的設計,將GPS導航模塊和3G模塊融合,減少了模塊的體積,降低了生產成本。其設計圖如下所示:
圖1車載終端通信端、供電線路復用設計圖
b) 基于汽車電子CAN總線、LBS、OBD等功能的一鍵通技術
在車載信息服務后臺的基礎上,實現基于云技術的自主創新的UTS(Unified Telematics System)車聯網信息服務后臺的建設,整合如保險、救援、加油、節能環保、智能交通等的SP(Service Provider),AP(Application Provider),CP(Content Provider),Call Center等多方資源,為車主提供個性化的貼心服務。
c) 基于嵌入式技術的車載終端TSP云服務后臺研發
車載終端TSP云服務后臺通過用戶界面良好、網絡支持方便和應用開發便捷的設計,把無線通信技術、總線技術、互聯網技術、嵌入式技術以及衛星導航技術有機集成,以提供車聯網的各項服務。
4 系統功能
系統具有導航,通信,車輛安防,救援、多媒體與移動辦公等功能,為汽車用戶提供安全,高效,節能環保,和生活個性化服務,提高交通和車輛相關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消除車輛信息孤島現象,從而提高實時路況數據監測準確性和車輛使用安全性。
5 系統優勢和前景
系統居于國內領先地位,市場競爭優勢明顯;推進國家車聯網、智能交通的發展,進而為智能城市的建設奠定基礎。打破國外廠商壟斷該市場的局面,實現國內首創,國際領先。
在美國,歐盟、日本、韓國,車廠前裝智能車載終端的比例高達40%-70%。而在中國,目前前裝車載只有不到5%的比例。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汽車銷量國家,2012年達到了1860萬量。權威預測, 2015年將達到2000萬輛,2020年,年銷量將達到4000萬輛,占據全球50%的銷售市場。假設按照50%前裝比例,按每臺智能車載終端2000元計算,該產品市場容量每年將達到400億;服務費按每年500元計算,該新興產業每年的服務費可達100億元,年經濟產值2項合計500億元。本文的研究成果如在我國大規模推廣應用,將會帶來廣闊的產業化前景。同時,近年來,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網絡和通信等關鍵技術發展迅速,商業模式和產業鏈也逐漸成熟,設備和服務價格的逐步降低,智能車載3G/導航設備目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預計2014年全球產業規模將突破1100億美元。
6 結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在行業內打造低成本的車載智能信息終端,推廣行業應用,促進車載行業的發展,為國家推進車聯網、智能交通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程剛,郭達.車聯網現狀與發展研究.國際通信,2011(17).
[2] 張立成.面向車聯網的車載智能終端研究與實現.長安大學碩士論文,2012.
[3] 姜竹勝等.基于車聯網的智能車載終端研制.汽車電器,2012(10).
[4] 殷建紅.面向車聯網的車載智能終端及其實現研究.無線互聯科技,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