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仁勇
根據我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研究》課題組對全國各地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比較研究,我們覺得南陽市“強基工程”作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一種實踐模式有自己的特色與實效。突出表現三個特點:一是按照基礎工程、系統工程建設的要求,對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進行了整體謀劃與系統推進。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指出,“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是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基礎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任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以此來指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南陽市委面對全國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已由分散探索進入大規模復制、推廣、規范、提升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對南陽如何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進行整體謀劃,系統推進,既能吸收先行者的成功經驗,又有自己的探索與創新。二是構建“三大”格局,全面實施“強基工程”。通過構建大投入、大培訓、大服務的“三大”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格局,探索和解決了當前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面臨的亟待回答的基礎性、戰略性、普遍性問題。三是創新考評方式,促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持續健康發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貴在持續發展,有賴領導管理尤其是考評方式的改革創新。南陽市創造的“三亮三評”,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考核評比制度和有效的激勵機制,為促進南陽市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南陽“強基工程”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模式正處于形成與完善之中,我們期待著它結出更豐碩的果實,具有較大的復制推廣價值,為全黨的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服務的投入將是收益最大的投入
舍不舍得投入資源,能不能解決群眾的迫切需要,是判斷基層黨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真做還是假做,虛做還是實做,會做還是不會做的重要試金石。在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貫徹謀事要實、創業要實的要求,首先要正視基層建設面臨的問題。又想讓牛干活,又不給牛吃草,缺乏必要的硬件與軟件條件是我國許多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產生這樣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認識誤區是把經濟發展、GDP的增長看成硬指標,而把黨的建設看作是軟任務,致使黨的建設在社會發展的投資、投入體制中缺乏應有之位。俗話說,沒有播種就沒有收獲。殊不知搞好基層黨建也是需要投入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而且這種投入,收獲的是黨的執政隊伍素質、能力與效率的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的大幅提升,黨的建設對科學發展的巨大促進。這種投入往往是收益最大的投入,南陽市委對此認識非常清晰深刻。他們在當前財力緊張的情況下,一下拿出3億元,下決心解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面臨的資源缺乏的問題。正像市委書記穆為民所說的那樣,“一定要把錢用在刀刃上,用在最該用的地方”。也正像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韞所講的那樣,“群眾利益至上,檢驗的尺子是你對群眾的感情多深,就看你對基層投入有多少”。南陽市的大投入,一是把錢花在服務的“硬件”建設上,按照每個村級服務活動場所不低于15萬元的建設標準,分3年完成496個村級服務活動場所建設。二是把錢花在服務的“軟件”建設上,拿出必要的資源解決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工作報酬與激勵、養老保險與保障問題。因為他們是群眾服務的提供者,是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第一資源。這對于培育穩定的職業化的村級黨務工作者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相信,這種對于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硬件”與“軟件”的大投入,必將是最值得的投入和收益最大的投入。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努力打造訓練有素的基層黨務工作骨干隊伍
中國問題,關鍵在黨。黨的建設,關鍵在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關鍵在于培育一支擁有較高服務素質與能力的基層黨務工作骨干隊伍。事在人為。在基層所有服務要素與資源中,人才是第一資源。只有基層黨務工作者素質與能力提升了,才能優化整合其他各種資源,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在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要注意克服見物不見人,重視物質資源投入卻忽視人力資源投入的觀念。學習和培訓是打造高素質基層黨務骨干隊伍的基本途徑。在引導他們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上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培訓,不斷促進他們觀念更新、知識升級與能力提升。南陽市委開展的大培訓具有自己的特色與創新:一是規模大。在全市開展了“萬名村干部大培訓”活動,實現培訓對象的全覆蓋。二是內容實。既有思想理論、政策法規講授,又有領導藝術和專業能力培訓。三是層次高。由熟悉全局、了解基層、根底厚實的縣委書記和專家教授授課。四是方式活。充分運用集中教學、視頻授課、“村干部問計”、座談交流等培訓模式,增強課堂效果。五是長效化。形成了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縣(區)組織實施,民政、紀檢、政法、婦聯等職能部門具體指導的嚴密培訓體系。我們已經看到并將相信,這種大培訓,必將帶來基層黨務工作骨干隊伍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必將在筑牢根基、底層突破中發揮巨大促進作用。
構建大服務格局,不斷增強服務的素質、能力與績效
基層服務型黨組織重在服務,貴在建設,兩者不可偏廢。要以服務統領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各項內容。這里所講的服務不僅僅是普通意義上所講的為公眾辦事、為他人幫忙的意思,而是大服務的概念,指的是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南陽市委在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構建大服務格局時抓了兩件大事:一是努力構建完善的服務網絡與服務體系,著力解決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問題。從去年10月開始,南陽市委組織部與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共同商討,形成了《關于加強基層服務陣地建設完善基層便民服務工作機制的意見》,提出了市、縣、鄉、村、組五級服務網絡建設規定,明確了組織構架、場所標準、項目進駐、機制運行等方面的內容,努力使服務群眾網絡全覆蓋、系統化、規范化。如完善群眾辦事“只進一個門、只找一個人、只跑一次路、一次就辦成”的運行機制。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二是努力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著力解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持續健康發展問題。服務好比照明燈泡,服務型黨組織好比為燈泡提供的能量、電源。能否持續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服務素質與能力的提升,這有賴于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推進。南陽市委在一手抓便民服務、優質服務的同時,一手狠抓了基層干部的作風問題。如開展了“以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群眾評黨員、黨員評支部、支部評黨委”為主要內容的“三亮三評”活動,對于完善黨建述職評議及領導班子考評制度,對于激發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組織領導者的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工作熱情、創造活力發揮了促進作用,對于為人民群眾持續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