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瑞鶴等


“企業最近的情況在手機里,一會兒發給你。”
8月6日,記者前往新鄉采訪的前一天,當想提前了解下企業的概況時,得到這樣的答復。一會兒工夫,微信響了,信息收到,內容非常豐富。
新鄉位于中原,適宜的氣候,培育了許多頗具特色的涉農企業。伴隨著“互聯網+”的到來,這些原本根植于土地上的企業,也不失時機地開始了路徑轉變——互聯網,成了它們華麗轉身的廣闊舞臺。
“酒香不怕巷子深”
“津思味,中國樹莓產業整合者。”
“原料來自中國最大的有機樹莓基地,100%鮮榨樹莓果汁。”
“誠邀您加入我們!帶您開啟財富夢想。”
打開河南津思味農業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的網站,藍紫色的頁面便映入眼簾,一張張散發著樹莓清香的圖片,順次展現,或詳或簡地對公司進行著介紹。向下拉動網頁,蔥蘢的種植基地、鮮艷的樹莓果、精致的產品包裝等讓人目不暇接。網頁上端,“產品展示”“企業文化”“基地風采”“招商專區”等欄目一字排開。點開這些欄目查看,公司的總體概況便能了然于心了。不僅如此,在網頁的右上角,還別出心裁地設置了“在線客服”,客戶可以通過QQ交談或者微信留言等方式,隨時和公司進行在線交流。
樹莓,味甘性平,安五臟,養顏色,聚精氣,因其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被稱為“生命之果”。
封丘縣被稱為“中國樹莓之鄉”,全縣樹莓種植面積近5萬畝,河南津思味農業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這里。其實,樹莓并不是封丘縣的原生物種,10年前,這種神奇的果樹被該縣留光鎮青堆村黨支部書記王書勤引進,從此便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并給當地村民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引進樹莓的道路并不順利。樹莓是什么?當初誰也沒見過,更沒有吃過,村民更不愿意用祖祖輩輩種糧食的土地去種它。剛開始,為了讓大伙兒種植樹莓,我承諾‘賺錢了大家分成,賠錢了我個人承擔。第一年,種植樹莓的村民小有收獲;第二年,樹莓大豐收,村民王桂生一畝地就凈收入1萬多元。直到見有收益,大家才打消了顧慮,紛紛開始種植。”對于樹莓在封丘的發展,王書勤記憶猶新。
而后,為了降低種植風險,讓樹莓成為真正的“致富果”,王樹勤在村里建起了樹莓加工飲料廠,也就是河南津思味農業食品發展有限公司的前身。如今,公司飲料產品有12個系列幾十個品種,隨著樹莓產業鏈條的不斷拉長,公司先后開發了樹莓干果、果醬、果酒、含片等營養食品。
“特別是近幾年,公司發展比較快,這其中,互聯網發揮的作用功不可沒。在沒有互聯網之前,無論是品牌宣傳還是產品銷售,渠道都很閉塞,想讓顧客了解我們,有時真的要跑斷腿、磨破嘴。”王書勤興奮地說,“現在,需要了解和訂購產品,顧客直接上網就可以了,簡單便捷,清清楚楚。互聯網真是個好東西,終于‘酒香不怕巷子深了!”
在“線上”將農資良種配送到家
靈芝的功效、猴頭菇的食用方法和禁忌、雞腿菇夏季栽培要點……王新軍的微信,簡直就是一個食用菌百科全書,里面有關食用菌的話題精彩紛呈。
王新軍,輝縣市利民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輝縣市食用菌協會會長,名副其實的輝縣食用菌產業的領軍人物。這次采訪他,雖然地點和上次一樣,都是在合作社的交易市場,但內容有所不同,互聯網成了主要話題。
“互聯網讓許多事情變得便捷多了!你看,我們現在通過微信向外宣傳推介產品,向社員講解種植技術,傳遞市場信息。”指著手機上的微信群,王新軍侃侃而談,“不僅如此,互聯網還可以使食用菌的創新技術實現快速推廣應用,可以對市場開發提供巨大的信息源,實現信息化控制種植等。”
輝縣市利民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位于豫北最大的平菇單品生產基地——輝縣市冀屯鎮。合作社注冊資金2000萬元,是全國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目前,合作社已形成利民食用菌種植示范廠、利民食用菌交易市場、利民食用菌加工廠、利民循環經濟研發中心等七部門全產業鏈的科學合理布局,為全市菇農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早在2012年,該合作社就注冊了官網,并設專人負責網站的維護與運營,網站以嚴謹的數據和巨大的信息量為當地食用菌種植戶提供詳盡的行業信息。2014年,合作社開設微信公眾平臺,為菇農推送國家政策和行業最新資訊。
“在鮮品交易上,合作社利用互聯網數據資源,先后與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河南永輝超市、河南華隆超市等一批大型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為市民的‘菜籃子提供新鮮保證。”王新軍高興地說,互聯網加速提升了他們的品牌影響力。
而體現最為明顯的是,“互聯網+”的到來,讓合作社在農資采購和菌需物資供應上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物資的進購和銷售實現了線上支付、線下配送,利用互聯網,你在‘線上輕輕一點,菌種、肥料、農藥就配送到家了”。
落地開花
眼下在新鄉,“互聯網+”顯然成了一個時髦話題,企業老板們苦心思考的,都是如何讓自己的產業盡快與互聯網有效融合在一起。
“吃荷葉魚,賞荷葉美景,辦喜事兒吃喜面兒,快來荷葉水產體驗館吧!”新鄉市衛濱區荷葉鯽魚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賈榮利的這條微信一發出,就贏得了許多點贊。利用互聯網,他剛開業的飯店便很快聲名遠播了,每天,通過微信訂餐的就有好幾桌。
這段時間,新鄉市仙力面業董事長馮建新的手機一刻也不離手。新廠投產后,產量翻番,產品的生產銷售,原材料的訂購,顧客的反饋意見等信息,他都要通過手機在網上隨時掌控。
“新鄉是一個很前衛的城市,人們的觀念超前,特別是企業老板,對新事物的接受非常快。”這就是位智天下河南分公司總經理吳代前來新鄉開辟市場的緣由。這幾天,他正馬不停蹄地奔走于新鄉各個涉農企業。據說,老板們對他推介的產品,頗感興趣。
“位智天下是一家專注于移動管理平臺研發和服務的公司,為企業提供基于智能終端產品的多種服務,致力于企業外勤人員工作、運營車輛監控和物流信息發布等管理。”如果對吳代這樣的介紹不明白的話,不要緊,看看以下場景你熟悉嗎?
“銷售人員去哪兒了,他們在干啥?”“公司的車是去送貨了,還是員工開著去送孩子、接媳婦了?”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恐怕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只要使用位智天下的一款名叫“i到位”的軟件就行了。
“將員工的手機裝上這款軟件后,便可對他的一切工作狀況了若指掌。當然,‘i到位的主要功能不是監控員工,而是協調整個團隊,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可以隨時隨地看報表,看發貨情況,了解品牌推介的廣告效果等。”吳代風趣地介紹,“i到位”是伴隨“互聯網+”應運而生的一款辦公軟件。
毋庸置疑,在新鄉,“互聯網+”已經落地開花了。
“‘互聯網+是農業產業發展的革命性飛躍,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新鄉市農業局市場與經濟信息科負責人孟美紅說,“到2018年,新鄉將建成兩個以上‘互聯網+精準農業示范園區和10個以上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點。到那時,互聯網與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會進一步深化,將成為新鄉新的經濟增長動力,特別是對農業生產經營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