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雅
專家指出,此次創建活動的總體考慮是以“菜籃子”產品主產縣為重點,堅持“產”“管”并舉,推動各地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探索建立有效的監管模式,以點帶面,整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為確保安全縣創建創出成效、名副其實,農業部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辦法,可以說此次創建有創新、有特色、有亮點、有成效。
18個關鍵項實行一票否決
從遴選確定看,安全縣創建堅持兩個嚴格,即堅持嚴格的標準和嚴格的程序。考核辦法由工作考核、質量安全水平和群眾滿意度三部分組成,考核評價總分為100分,其中工作考核設置50個檢查要點、15個關鍵項,占總分60%;質量安全水平測評設置兩個關鍵項,占總分20%;群眾滿意度測評設置1個關鍵項,占總分20%。關鍵項就是要求質量安全縣必須要做到的內容,關鍵項達不到要求的,實行一票否決,不能認定為質量安全縣。綜合三個部分內容,得分在90以上(含)且所有關鍵項均符合要求的,才能認定為質量安全縣。
從內容設計看,安全縣創建有兩點創新,即把質量安全水平測評和群眾滿意度作為考核評價的主要內容,讓數據說話、讓群眾說了算。質量安全水平監測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要求監測范圍包括縣域內的主要農產品、影響質量安全的重要參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學性。縣域內主要農產品的監測合格率要求達到98%以上,禁用藥物和違法添加物質的監測合格率達到100%,而且該項為關鍵項,實行一票否決。群眾滿意度測評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具有較高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開展,要求包括產地環境監控、投入品監管、生產過程管控、專項整治、監管工作、科普宣傳、投訴舉報受理、突發問題處置和質量安全狀況等方面的內容,群眾滿意度要求在70%以上,而且該項為關鍵項,實行一票否決。
創建主體是縣級人民政府
從工作機制看,安全縣創建體現了兩個理念,即全程監管和社會共治,實現了全鏈條監管、全社會參與。
在全程監管方面,安全縣創建要求創建主體是縣級人民政府,而并非農業部門,考核評價也要求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組織開展,目的在于強化各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實現多部門合作與全程監管;同時在創建內容上,按照農產品生產經營鏈條,對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生產過程、包裝標識、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等各個環節做出規定、提出要求,各創建縣因地制宜建立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充分體現了全程監管理念。
在社會共治方面,不但要求創建縣人民政府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而且要求統籌利用社會各方力量,引入第三方考核機制,積極引導公眾參與,共同監督農產品質量安全。
創建成功不等于一勞永逸
從監督管理看,質量安全縣實行“定期考核、動態管理”的工作機制。質量安全縣創建成功后并非一勞永逸,對出現問題或者不符合考核標準的建有完善的退出機制。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每2~3年將開展一次考核,農業部不定期開展監督檢查,設立舉報電話,鼓勵公眾監督,同時明確了整改和撤銷稱號的幾種情形,增強質量安全縣的責任感和壓力。
應當說,基層政府直接面對生產經營農戶,在農產品生產源頭把關和質量控制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通過典型引路,為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樹立樣板,為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探索行之有效的監管模式,是整體提升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