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

短絨率是紡織企業生產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指棉纖維中長度短于一定界限的短纖維重量(或根數)占纖維總量(或總根數)的百分率。一直以來,相關的測試儀器總是不太能夠滿足企業要求,對企業生產造成了困擾。
今年,上海康信光電儀器有限公司成功研制短纖維率快速測試儀,解決了這一問題。據了解,現在該儀器已申請了專利及2015年國家創新計劃。
速度更快 數據更準
該公司總經理張健邦介紹說,原來使用的短纖維測試儀一般為Y111羅拉長度分析儀,測試速度很慢,而且測試速度與工人的熟練程度也有關系,根據經驗,一個熟練工測試一個指標需要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
除此之外,精度也是一個大問題,受限于設備結構,在能做短絨率測試的儀器中,精度往往不能盡如人意。而外國的長度造影儀,則根本沒有短絨率這一指標。
2012年,與紡織企業溝通得到這一消息的張健邦開始了對短纖快速測試儀的研發。
康信光電儀器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王船娣說:“整個研發過程里,最難的就是取樣器的設計了。”
取樣器的速度與精度很難兩全,取樣速度快時,機器容易卡死,如果速度慢下來,又達不到快速的目的。在最初的設計中,儀器采用了手搖的方式處理樣品,也會造成誤差。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經過長時間的試驗,康信公司將手動送樣的機構調整為電動,并對取樣器進行了結構調整,通過馬達翻轉取樣器,使取樣器的速度和精度達到了設計要求,可以說是又快又準。
研發成功后,這個儀器可以將纖維經過整理裝置獲得一頭排齊的纖維,夾持器夾取一頭排齊的纖維移動到光電測試區,將纖維從根部一直掃描到梢頭,將獲取的數據發送到電腦進行處理,計算出纖維的長度和短纖維。對生產企業而言,另一個實用功能則是:該儀器的短纖維率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任意長度。
而且,該儀器的使用幾乎與工人的熟練程度沒有關系。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達到一分半鐘測試一個樣品。與曾經的兩個小時相比,效率提高了近八十倍。
該儀器的整齊度指數誤差為正負2%,在實際應用中是否夠用呢?張健邦將儀器測得的數據交給紡織企業后,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精度已經滿足了日常使用。
現在的短纖維率快速測試儀可以測試長度在10mm到50mm的棉纖維,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誤差為0.5mm,整齊度指數誤差控制在2%以內,對紡織企業而言非常實用。
張健邦告訴記者,這一款儀器還將繼續研發。
功能更多 價格更優
原來,在康信光電儀器研發成功該儀器后,紡織企業紛紛表示,能否再加上幾個測試指標呢?經過調查,紡織企業需要的幾個數據還可以在這臺儀器上實現。張健邦決定,將在這臺儀器的基礎上增加三個測試項目:品質長度、主體長度與偏光成熟度。
康信光電儀器的產品就是這樣,一切從紡織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重視與用戶的溝通,從用戶方面得到反饋,通過反饋確定今后的研發方向。
相對于進口產品而言,康信光電儀器的價格更為優惠。
采訪中,張健邦指著一臺棉纖維氣流儀告訴記者。這臺儀器用來測定松散無序排列的棉纖維馬克隆值,是檢測部門的必備儀器,以前的產品在某些部件上采用手動操作,而經過該公司的改良,使用了電子裝置,性能更加強大。測試速度也非常快,測試單只樣品只需要幾秒鐘時間。
據了解,從國外進口該儀器需要40萬元左右,而康信光電儀器公司生產的電子棉纖維氣流儀性能穩定,操作簡便,攜帶方便,售價僅為4萬元左右,價格是前者十分之一。據了解,儀器指標符合ISO 2403-1972及GB/T 6498-2004,在貫徹GB 1103-1999標準中,可用于測量馬克隆值。
張健邦介紹道,作為一家科技型的儀器研發、生產與銷售單位,上海康信光電儀器有限公司正與多家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進行產學研精密合作,擁有雄厚的技術研發力量。
現在的康信光電儀器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自行研制開發的棉纖維測試儀器和相關的技術服務,這些儀器不但結構簡潔、操作方便,而且穩定可靠。據張健邦說,該公司的宗旨就是“質量第一、誠信服務”,在研發新品之初,就將產品的穩定和可靠作為研發重點。
談到未來的研發方向,張健邦認為未來的測試儀器將越來越智能。
從短纖快速測試儀和電子棉纖維氣流儀的研發可以看出,目前該公司正逐步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用微電腦、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裝置配合來解決人工操作的誤差問題。
目前,該公司經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評定獲得了計量確認合格證書,經過多年研發生產獲得了廣大用戶的好評。康信光電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測試儀器已出口歐洲、非洲等多地。
可以預見,當短纖維率快速測試儀再次經過改良之后,會為紡織企業的生產創造出更加方便快捷的試驗條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