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青島召開的棉花質量公證檢驗工作會議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來自全國的各級纖檢機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分別總結上一年度在公證檢驗中的亮點,同時從各自實際出發,提出新年度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會議現場討論氣氛激烈,代表們踴躍發言,甚至有所爭論,會后代表們一致認為,可用一個“實”字概括此次會議的全過程。
新疆:我們對入庫公檢工作充滿信心
棉花專業倉儲制度是繼《條例》、《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方案》后,纖檢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進一步鞏固了纖檢工作的職能、地位,特別是提高和完善了棉花公證檢驗制度的職能、地位和作用。這一制度之所以能夠在2014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中得以確立和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纖檢局做出了積極貢獻,不僅在中纖局領導下推動了改革方案的順利出臺,更推動監管棉花專業倉儲制度在《實施方案》中得以落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纖維檢驗局局長李巖是去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小組的參與者,他從實踐出發,總結經驗,介紹了當前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與棉花公證檢驗相關的工作進展情況,并在現場分享去年參加入庫公檢以來自己的一些認識和想法。
他談道,今年目標價格改革實施方案已經基本完成,方案跟去年有幾個不同點:第一,補貼方式由去年的60%按面積加40%按產量改變為今年以產量為主,只拿出補貼總額中的10%對南疆的基本農戶給予面積補貼,其他所有農戶和生產單位均按照產量給予補貼。這說明,公證檢驗對棉花量的核查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第二,今年實行全程電子化。去年是農戶要拿著加工廠開具的發票領取補貼,今年所有數據都要被錄入信息系統,加工廠不用出具證明,就能知道是哪個農戶交售的棉花,補貼資金應該放入誰的賬戶。第三,今年加大了專業倉儲建設的力度,增設重點區域的專業倉儲,在符合條件的企業建立專業監管區域。入庫公證檢驗制度在今年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中繼續保留,而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把它當作目標價格改革的核心制度寄予厚望。
“今天上午克才局長傳達汪洋副總理的指示,副總理對入庫公檢成績的肯定讓我很受鼓舞。這項制度是對公證檢驗制度在內容、方式、程序上的變革,在內容上增加了量入,在方式上增加了第三方監管庫,在程序上實現了抽檢分離,我認為這項變革在公證檢驗歷史上,甚至在纖檢歷史上都應該是值得銘記的。”李巖說,“去年,入庫公檢經受了考驗,但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有非議但仍然能夠堅守,才能凸顯這項制度的重要性。”
李巖從四個方面解釋入庫公檢的必要性:首先,入庫公檢是完成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賦予纖檢的使命,目標價格改革為什么需要入庫公檢,不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工作中就會出現誤解甚至錯位、缺位。改革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棉花價格市場化,一個是新疆130萬棉農的利益得到保障,而入庫公檢完成的使命就是保證棉農的利益不受影響,保證改革方案能夠得到公平有序的實施,我們通過對監管庫棉花量的核查,能夠確保企業收購的棉花數量和所開給農民的票據相吻合,否則虛開票據,濫用補貼,就會影響改革,改革就會失敗。搞清這個問題,我們也就明白了入庫公檢為什么是必須的,為什么必須進行。當然,目標價格改革還有一項任務就是保證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其中的核心是保證新疆棉花質量,而實行入庫公檢,也就是由第三方監管庫抽樣,為保證棉花質量的真實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入庫公檢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對原料的需求,比如能夠按照每一包棉花的質量進行組批,這在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國家紡織產品標準的更新和升級,所以,入庫公檢有著合理性,這項制度有很強的生命力。
李巖強調:“下一步,我們一定要本著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態度做好這項工作,拋棄舊觀念,入庫公檢不是國儲棉的公證檢驗,不是坐等企業需求我們,它是市場的需要。此次會議在改進服務、提高效率、減少程序、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措施,使我們對今年的入庫公檢工作充滿信心。”
湖北:再創棉花公證檢驗工作新局面
受棉花產業政策調整的影響,2014棉花年度,湖北省棉花產量大幅下滑,棉花種植者、經營者、使用者都承受著巨大的改革陣痛。如何更好地服務企業,保持公證檢驗在棉花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這給湖北局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但湖北纖檢局能夠從容應對,最終得到好評,主要得益于在參與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中的努力和在服務企業方面的用心。
湖北省纖維檢驗局總工程師戴愛芳分享了去年的經驗和體會:“在中纖局統一部署下,去年,湖北省全力以赴為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服務,全省16個纖檢機構120余人奔赴新疆8個監管倉庫開展棉花公檢工作,湖北局是2014年度第一支入疆開展公檢的內地機構,也是最后一支離開新疆的內地機構。”戴愛芳說。
通過不斷摸索經驗、總結教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統一規定動作,嚴格落實規程和要求。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將現場檢驗人員分為重量檢驗組,掃描及扦樣若干組,將可能影響重量的回潮、雜質等作為督查重點,按每日實際預約量落實人員和配套力量。二是細化檢驗流程,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開檢初期,仍有樣品差錯發生,為了杜絕錯誤條碼,在中纖局規定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分級責任追究制度,同時建立每日工作質量通報制度,推行“抽樣、袋裝、組長清點等多級核對,樣品管理員最后把關”的工作模式。三是加強溝通協調,充分發揮纖檢機構的職能作用。檢驗前期,在倉庫不斷要求增加預約量的情況下,湖北纖檢局及時與倉庫、配合機構溝通,摸清周邊企業棉花加工數量,做好增量工作預案,有計劃地放開預約量,確保預約量與檢驗人員數量匹配。四是優化服務工作,慎重對待現場發現的問題和異常數據。一方面,對現場發現的棉企條碼、取樣刀口等問題,他們沒有簡單地做剔除處理,而是換角度思考,及時向倉庫和駐庫代表反映,幫助企業查找原因,聯系中棉公司等相關部門解決問題,盡量減少企業成本,得到了好評。另一方面,對檢驗過程中的異常結果及數據,如發現雜質含量超過標準、現場過磅重量與申報重量差異較大等情況,他們要求檢驗人員進行復磅或者二次抽樣復檢,保證檢驗公平公正。五是主動上門走訪,聽取產地實驗室的建議和意見。檢驗期間,該局分別走訪了石河子、烏蘇、奎屯等樣品交接較多的產地實驗室,主動聽取交接樣品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召開樣品交接員、扦樣組長會,反饋各實驗室的意見和建議,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有效防止了樣品、條碼發生差錯。
雖然去年湖北省棉花產量下降嚴重,但湖北局堅持以技術服務為先,幫助企業穩定信心,組織開展全省樣品管理員培訓100多人,編制2013年棉花年度湖北棉花質量分析報告,為政府和企業做好新年度棉花收購、加工工作提供技術支撐。而且,國家確定內地實行定補政策后,棉花市場更加疲軟,價格持續走低,企業一度對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存在疑慮,不愿送檢,為此,局領導親自帶隊深入到加工企業,耐心說服,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此外,去年湖北纖檢局在保證樣品的真實性、提高檢驗的準確性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2014年,棉花現貨市場低迷,但期貨市場較為活躍,湖北省承擔了轄區內大部分期貨交割棉的公檢任務。一是合理調度,保證檢驗的時效性。一方面積極尋求與倉庫、企業的緊密配合,另一方面主動放棄節假日。二是客觀公正,維護纖檢機構的權威性。期貨棉、交易棉公檢實施二次抽樣檢驗,檢驗結果以申報后為準,但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發生與第一次產地檢驗結果不相符的結果,導致交割不能進行。為此,湖北局一方面主動排除檢驗風險,另一方面對檢驗不相符的數據進行比對,以便發現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戴愛芳說:“過去的一年,我們在棉花公檢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與棉花市場形勢、中纖局的要求、兄弟單位相比還有一些差距。新的棉花年度,我們將正確認識棉花產業發展的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再創棉花公證檢驗工作新局面。”
山東:多措并舉提高棉花公證檢驗工作質量
山東省纖維檢驗局也在去年的新疆監管棉花公證檢驗工作中總結出了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是認真組織,積極籌備。在去年10月份收到中纖局《關于做好2014年度新疆監管棉花入庫公證檢驗的通知》后,立即將此工作定位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細致地進行了人員組織和相關的籌備工作。成立了新疆監管棉花公證檢驗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分管局長任副組長,在全局范圍開展工作動員,組織精兵強將進行教育;安排專人負責與中纖局、監管倉庫、合作檢驗機構進行信息溝通,保證赴新疆人員的工作順利和生活安全。
二是嚴格紀律、規范程序、兼顧到位。重點宣傳中纖局提出的行風建設。在實際工作中組織全體參檢人員對中纖局制定的《監管棉花公證檢驗流程圖》進行認真學習,對涉及的各個崗位進行分解剖析,確定哪些是重點崗位,哪些環節容易出現問題。同時確保工作質量和人員安全,關鍵崗位要做到檢驗人員相互監督,現場檢驗負責人要做到全過程的監督,實時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溝通盡快解決。
三是及時總結、逐漸提高、防患于未然。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現場檢驗負責人員組織公檢人員經常召開碰頭會,集思廣益,推薦好的工作檢驗和做法,及時發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工作質量和人員安全問題,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中。
四是細化崗位,強化責任,注重效果。根據監管棉花檢驗的特點,細化崗位,包括總責任人、現場檢驗負責人、過磅、掃描條碼等崗位全部進行細化,并強化各崗位責任,對工作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顯著的效果,一年來棉花未出現企業質量投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