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少華 李昭勇 胡明坤 姜蕓
摘要:
針對青島市兒童服裝質量問題,作者進行了市場調研,詳細闡述了對兒童身體健康的危害、兒童服裝質量把關的難點、監管工作盲區及建議,并提示消費者在購買兒童服裝時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兒童服裝;質量問題;危害;建議;注意事項
針對消費者關心的兒童服裝質量問題,青島市纖維紡織品監督檢驗研究院對青島市場上兒童服裝質量狀況進行了摸底調研,發現兒童服裝存在的問題較多。因此,我們對這一狀況進行了匯總,并加以分析,提出了建議,希望能警示消費者,督促生產和銷售企業加強管理,采用新標準,嚴把質量關,提高產品質量。
兒童服裝產品質量的基本情況
我們在生產企業、大型商場、超市、專賣店、網店隨機調查了200批兒童服裝,品種包括針織內衣、針織衫、針織套裝、毛衫、連衣裙、棉服、風帽外衣、牛仔褲、長褲等。從整體情況看,大部分產品質量都符合標準要求,少部分存在各種質量問題。歸納起來,統計如表1所示。
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標識標注不合格。
1.未按國家標準GB 5296.4中規定的項目標注,有漏標、少標項目。強制性標準GB 5296.4—2012中規定:紡織品與服裝產品的使用說明必須包含以下內容:①制造者名稱。②產品名稱。③產品號型或規格。④纖維成分及含量。⑤維護方法。⑥執行的產品標準。⑦安全類別。應根據GB 18401來標注一種安全類別:A類、B類或C類,如是嬰幼兒產品(36個月以下嬰幼兒使用的產品)還必須標明“嬰幼兒產品”字樣。⑧使用和貯藏注意事項。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標注。
市場上的兒童服裝標識上標注項目往往不全,少標或漏標其中一項或幾項。不標制造者名稱、地址、產品標準,嬰幼兒使用的產品不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等等。
2.標識標注錯誤。①標注的生產者名稱和地址不真實,有的產品標注的企業名稱和地址經查詢不存在,或標注不正確。②標注的產品型號或規格不正確,未按GB/T 1335《服裝號型》、GB/T 6411《針織內衣規格尺寸系列》標注。如:兒童套頭連帽衛衣的規格標注為:110 、女嬰吊帶裙的規格標注為:1歲。③纖維成分含量標注不正確。如:只標注面料成分,不標注里料、填充物成分?;蛘吣途眯詷撕灪偷跖粕蠘俗⒌睦w維含量不一致等。
(二)使用標準不規范。
1.新標準已經實施,企業沒有及時更新,仍然用已被代替標準。如:FZ/T 73025—2013《嬰幼兒針織服飾》于2014年3月1日實施,自實施之日起代替FZ/T 73025—2006《嬰幼兒針織服飾》,新標準已經實施一年多了,而部分嬰幼兒針織服裝的生產企業仍然采用FZ/T 73025—2006標準。
2.不采用現行的嬰幼兒、兒童服裝的相關標準。例如:GB/T 22705—2008《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于2009年8月1日實施;GB/T 22702—2008《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于2009年8月1日實施。這兩個標準分別規定了在14歲以下兒童服裝上使用繩索和拉帶的安全要求和14歲以下兒童上衣拉帶的安全規格。但目前很少被企業采用。
3.采用標準不適合。有的兒童針織T恤衫標注標準為GB/T 2660—2008《襯衫》、針織內衣產品標注標準為GB/T 2662—2008《棉服裝》、A類產品標注為B類等等。
(三)實物質量不合格。
1.最為常見的不合格項目為:纖維含量。例如:標注為棉100%,實測值為聚酯纖維100%;標注為棉95%氨綸5%,實測值為棉100%;標注為麻65%棉35%,實測值為再生纖維素纖維100%。明顯誤導和欺騙消費者。
2.色牢度不合格。部分兒童服裝色牢度達不到標準要求,洗后掉色嚴重。例如:耐洗色牢度標準值為≥3級,實測值為2~3級;耐濕摩擦色牢度標準值為≥3級,實測值為2級。
3.pH值不合格。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中,A類產品標準要求pH值為4.0~7.5,部分兒童服裝實測值為8.6。B類產品標準要求pH值為4.0~8.5,部分兒童服裝的實測值為9.0。
4.甲醛含量不合格。A類兒童服裝標準要求甲醛含量≤20mg/kg。個別產品超標嚴重,甲醛含量竟然達到105mg/kg。
(四)服用安全性不合格。
部分兒童服裝的拉帶和繩索不符合 FZ/T 73025—2013《嬰幼兒針織服飾》、GB/T 22702—2008《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GB/T 22705—2008《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標準要求。例如:GB/T 22702—2008標準中規定:幼童上衣的風帽和頸部不允許使用拉帶,而市場上部分幼童上衣風帽采用了拉帶;標準規定腰部和下擺處的拉帶規格:當服裝平放攤開至最大寬度時,拉帶露出繩道的長度每處每根均不應超過7.5cm,而部分兒童上衣下擺處拉帶露出繩道的長度每處竟長達15cm。部分嬰幼兒服裝上的裝飾件、附件不符合標準要求,如有的服裝上有顆粒狀的珠子、紐扣縫制不牢固容易脫落、金屬拉鏈有毛刺等。
不合格服裝對兒童身體健康的危害
兒童服裝存在以上問題,會對兒童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危及兒童的生命。
1.纖維含量不合格。纖維含量不實會誤導兒童家長,錯誤地購買質地較差的服裝,特別是兒童貼身穿著的內衣類服裝,如質地差會引起兒童穿著不適。
2.色牢度不合格。染料與服裝纖維結合不牢固,遇到水、汗、唾液等液體,以及機械摩擦等外界因素,導致染料脫落,沾在兒童的肌膚上,有害染料及重金屬被人體吸收,或被兒童吸吮吞咽,輕者皮膚過敏引起刺激性皮炎和接觸性皮炎,重則在體內長期積累致癌,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
3.pH值不合格。人體皮膚正常的pH值在5.5~7.0,可以保護人體防止細菌感染。服裝pH值的大小反映了酸堿含量的程度,pH值太高或太低都會對兒童皮膚造成刺激,降低免疫力,使皮膚受到病菌感染或皮膚過敏。endprint
4.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量不合格。眾所周知,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一種致癌物,是被嚴格禁止的,超標會嚴重危害兒童身體健康。長期穿著甲醛含量超標和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服裝,甲醛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會通過人體皮膚進入體內,輕者會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重則會誘發多種癌癥,且潛伏期長達20年之久。這次調查雖然沒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項目不合格,但這也是服裝質量安全中決不可忽略的問題。
5.安全服用性不合格。一些金屬拉鏈等附件有毛刺會劃傷兒童;起裝飾作用的顆粒狀的珠子、紐扣等縫制不牢固容易脫落,而導致兒童吞咽發生危險;兒童拉帶、繩索不符合標準要求,導致兒童在運動時易被某些物體夾住、拽拉(如:電梯、滑梯、自行車、汽車門等),而兒童的防范能力和自我解救能力差,被勒傷、拖拽或纏繞頸部導致窒息死亡,或身體失衡摔倒,造成傷害。
此類事件在國內外都有發生,見諸多起新聞報道。目前,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已經全面禁止有繩帶的童裝在市場上銷售。
兒童服裝質量把關的難點
兒童服裝產品質量問題是多年的“頑癥”,經過調查了解,我們認為整個原料供應、設計、生產、銷售的環節都存在一些隱患。
1.服裝原料供應環節。服裝生產廠在購進面料時,會對面料進行檢測,但一般情況也僅是抽取少量樣品,檢測合格則投產使用。后續的面料可能就不檢測了,而后續面料有可能某些指標會不合格,導致生產出的服裝成品不合格。又或者抽檢進貨的這一批面料,在面料生產廠里并非一個批次生產出來的,僅僅是一次發貨給服裝廠,所以抽取的樣品可能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批次,而其他批次就會被漏檢。因此,服裝廠的抽檢并不能確保使用的原料沒有問題。
2.面料生產環節。甲醛、pH值、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項目與面料生產廠的印染工藝、采用的染料、助劑等有直接的關系,同一天生產的面料,由于企業三班生產,同一臺設備由三個不同的工人進行操作,其對加工工藝的嚴格執行程度和責任心,以及工人的技術水平等都與產品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因而,即使是一次供應的面料質量也是不穩定的。同理,染料和助劑的質量也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也是動態的,因而服裝生產企業的原料把關確也有其“為難之處”。另外,少數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采用質次價低的染料和助劑,生產出的面料里就有可能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如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重金屬等;或者工廠加工工藝不合理、偷工減料等行為也會導致色牢度不合格、pH值超標等問題。
3.服裝產品設計的先天不足與質量把關不嚴。設計師大多不能及時地了解國家有關的產品標準,企業在投產一款新的服裝時,往往注重款式的新穎、時尚,迎合消費者的審美興趣,而忽略了服裝的先天設計缺陷,導致生產出的服裝不合格。例如:GB/T 22705—2008《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GB/T 22702—2008《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FZ/T 73025—2013《嬰幼兒針織服飾》,這些標準已經實施多年了,但某些設計師仍然不了解、不知道該標準的規定,因而在嬰幼兒服裝的風帽上設計有拉帶、繩索,或拉帶的設計不符合標準要求等,而企業質檢人員、銷售人員也對這些標準的發布實施不知道,或不重視,導致具有先天缺陷產品一路暢通無阻地進入市場,而此類產品在市場上并不少見,即使一些知名品牌也有同樣問題。
對于服裝制作成成品后,企業質檢人員沒有進行全面的質量檢驗,往往只檢驗部分項目,導致有問題的服裝進入銷售領域。另外,企業對產品標識不夠重視,質檢人員往往不能認真檢查產品的標識是否正確,而出現標識與實物不符的情況。
4.監管部門的工作盲區。兒童服裝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針對特殊情況的專項國家監督抽查、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監督抽查參照執行)是按照《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規范》CCGF 202—2010的要求,對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的纖維成分及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酸堿汗漬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可萃取重金屬含量、縫紉強力等項目進行檢驗,并沒有對兒童服裝的整體質量水平作出評價,這些項目檢驗合格了,并不能完全證明該批產品符合產品標準要求,因此存在著很大的檢驗監管盲區。例如:頸部有拉帶的兒童風帽衛衣在監督抽查中并不檢測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而由于所檢項目合格,這類的兒童服裝則堂而皇之地在市場上售賣,但這一致命的缺陷時刻威脅著兒童的生命。
當然,GB/T 22705—2008《童裝繩索和拉帶安全要求》、GB/T 22702—2008《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FZ/T 73025—2013《嬰幼兒針織服飾》這些標準為非強制性標準,僅僅是推薦性標準,企業自愿采用,有時候這也是監督管理部門的無奈。
保證兒童服裝產品質量的一點建議
如何保證兒童服裝產品質量,這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有很多,在各種學術刊物報紙都有很多的論述,這里就不再贅述,我們認為以下幾點需要引起重視:
1.面料生產企業要加強企業管理,采用合格的染料助劑,優化生產工藝,加強生產過程中各工序半成品和成品的檢驗,確保生產出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都合格的產品。
2.服裝生產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產品標識,一定要有專業技術人員對標識內容的設計、加工深入了解,并在產品出廠前認真核對把關。
3.服裝生產企業在采購面料時,一定要弄清楚一次采購的面料在面料生產企業是否為同一個生產批次,如果不是,則要清楚各個生產批次的數量并分別進行各項指標的檢驗,合格后方能投產使用。
4.企業應經常檢索或向有關部門獲取有關兒童服裝標準的發布實施信息,及時跟進采用新標準,防止由于采標滯后導致產品不合格。
5.有關質量檢驗監督部門應加強標準的宣貫,特別是有影響兒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指標的非國家強制性標準,也應高度重視,采用多種渠道和方式進行宣貫,讓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都能按照標準生產和經營。endprint
6.工商和質監等部門,在監督抽查中,除了采用國家強制性標準外,建議增加影響兒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強制性指標項目,并且對性質惡劣的違法企業從重處罰。
家長們如何給兒童選購放心的服裝
兒童是服裝的直接消費者,而服裝則是由家長購買,因而家長了解兒童服裝的相關知識尤為重要。
我們調查過多位家長,大部分表示,給孩子買衣服時,往往重點關注的是款式的新穎美觀,然后再看看是不是純棉材質、是否掉色以此判斷質量合格與否,至于其他指標,如甲醛、pH值、可分解芳香胺、繩索和拉帶等安全指標的要求,他們都不太了解,只有極個別家長略知,一旦遇到有問題的服裝,一般都采取退貨的辦法解決,拿起法律武器維權的還是少數。
鑒于當前市場上兒童服裝的質量狀況存在諸多問題,當家長們給兒童選購服裝的時候,我們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看一下服裝的標識是否規范,正規的生產廠家會按照國家標準正確標注企業名稱、地址、纖維含量、執行標準等標識。
2.仔細觀察服裝的外觀,看是否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幼童上衣風帽和頸部不允許使用拉帶;當服裝放平攤開至最大寬度時,腰部和下擺的拉帶露出繩道的長度每處每根均不應超過7.5cm;應沒有顆粒狀的裝飾件,用手拽拉紐扣等附件應牢固不宜脫落;金屬附件不應有毛刺等等。
3.可以用簡易的方法測試一下色牢度。用一小塊白棉布,在染色或印花的服裝上徑向來回摩擦幾下、緯向來回摩擦幾下,白棉布上如有明顯的沾色,說明色牢度較差,不宜選購。
4.聞一聞服裝是否有異味,如有異味多數情況是面料采用了劣質的染化料,并且后處理工藝不合理,服裝上殘留一些有毒有害物質。
5.購買新服裝后不要立即穿著,最好用清水浸泡、清洗后再穿著,這樣可以洗掉一部分殘留的堿劑和浮色,穿著以后會更安全。另外,注意觀察兒童穿著新服裝后身體有無不適,如兒童有瘙癢、皮疹等不適反應,應立即更換衣服并就診。
6.如對服裝質量有疑問,可向銷售商索取質檢報告,或到質檢部門檢測。如果由于服裝質量不合格對身體健康、人身安全、經濟等造成傷害和損失,請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本著對廣大兒童高度負責的態度,我們認為應當由質檢單位提供技術支持,各政府職能部門加強協作配合,以生產銷售優質兒童服裝為核心,保障兒童身體健康為重點,對兒童服裝從原料、生產、成品、銷售到服用全過程進行監控,形成政府推動,各職能部門、工商企業、消費者積極參與,全社會共同努力抓好兒童服裝產品質量管理工作的強大合力,全面提高兒童服裝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確保產品質量,保護兒童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青島市纖維紡織品監督檢驗研究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