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偉+崔傳高
山東民營書業有風雨榮光的發展歷程,更應有光輝燦爛的發展未來。
熱詞:山東民營書業 發展現狀 原因分析 未來展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新聞出版業出現了歷史性崛起。在萬紫千紅的新聞出版領域,山東民營書業蒸蒸日上,獨樹一幟,被業界譽為“山東現象”。筆者將山東民營書業發展的現狀、特色、原因和未來做一盤點和分析,以期對行業有所益處。
一、發展進入旺盛時期
目前山東民營書業發展到了一個旺盛時期,大家競相進取,爭奇斗艷,共同構成了山東民營書業的燦爛群體。到2014年,全省有7000多家出版物發行單位,其中民營書業150多家,年銷售出版物10億多冊、碼洋200多億元,占全省發行業銷售總碼洋的40%以上。山東民營書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明顯的特點:
1. 集群化。山東民營書業的主題板塊是教輔領域,從事教輔制作的公司占70%以上,而且基本集中在基礎教育階段,尤以高考類應試教輔圖書研發為最多。在區域上,山東民營書業主要分布在濟南周圍幾個城市,形成了以濟南為主體,以淄博、濰坊、濱州和濟寧、臨沂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梁山民營書業,這個偏遠的魯西南農業縣,集中誕生和發展了密集的民營書業產業群,全縣圖書策劃發行公司27家,其中具備國家出版物經營許可資質的企業15家,策劃出版60余個品牌系列,12000多種單品,2014年全縣民營書業企業銷售碼洋突破百億元。
2.規模化。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全國規模較大的民營書業可圈可點,如果按照品牌、品種、銷售額、競爭力、影響力排序的話,在全國第一方陣的民營書業隊伍中,山東應占到半數以上。據統計,山東年銷售碼洋超過億元的民營書業企業有28家,超過3億元的20家,超過5億元的12家,超過10億元的8家,20億元左右的3家。年制作圖書超過1000種的10家,超過2000種的4家;世紀天鴻、世紀金榜、星火英語、金榜苑、天成等民營書業公司在全國都有頗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品牌化。山東民營書業始終堅持內容為王,把產品質量當做生命線,憑借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贏取市場。山東省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曾多次對全省民營書業公司產品內容、編校質量進行檢測,從未發現過內容質量問題,編校質量99%以上都超過國家制定的質量標準。如此,山東省出現了一批影響全國的品牌圖書,如“志鴻優化”“世紀金榜”“創新設計”“步步高”“三維設計”“導與練”等。特別是“星火英語”,據調研顯示,全國高校71%的學生讀過星火圖書,93%的學生了解星火圖書,星火英語已向英國、韓國、日本及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輸出圖書版權10余種,得到世界范圍讀者的廣泛認可。
4.規范化。起步階段和發展初期,有的民營書業公司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夠規范的地方。如今,山東民營書業企業自覺自律,嚴格要求,已經達到相當的規范化程度,主要表現為:一是有完整的產業鏈,組稿、編輯、錄入、校隊、出版、印制、銷售、質量控制、檢查跟蹤、售后服務,有完整的業務鏈條。二是有規范的編校流程,嚴格遵守國家圖書編校程序和圖書質量標準,有的民營公司在遵循三審三校的基礎上,堅持七審七校、甚或更多的審校程序,確保差錯率低于萬分之一。三是規范管理,年銷售碼洋億元以上的公司,基本實行流程制度管理和企業文化管理,十億元以上的公司,正在推行現代企業管理,世紀金榜已經按照上市要求運作多年,志鴻集團、星火英語、金榜苑、天成等公司也都在推行現代化、公司化管理。
二、政府扶持和自身努力造就成功
山東民營書業空前發展,憑借的是改革開放政策、新聞出版政策和教育政策,憑借的是出版管理部門的規范、引導和扶持,同時也擁有自身的因素:
1.厚重的文化土壤。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齊魯文化源遠流長,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譽,春秋時期就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東臨濱海的齊國文化,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山東民營書業正是在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長起來的,他們不僅承襲了歷史文化的優秀傳統,而且滲透了齊魯文化的精神內涵。如,在教育對象問題上,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山東民營書業致力于教育圖書的研發生產,思想理念就在于為千萬學子提供優質公平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幫助他們成就成才夢想。儒家強調“義利之辯”,“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山東的民營書業公司追求客戶價值最大化和教育價值最大化,有的公司提出“君子求義,利在其中”的商業理念,把山東文化大義的情懷以及淳樸厚道的性格,滲透到商業模式和企業經營管理中,并推廣到業務所涉及到的全國各地;再如,達濟天下的精神,發展不忘回報社會,積極參與和組織多種社會公益事業和捐助活動。
2.強力的政府支持。山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和新聞出版主管部門都高度重視民營書業,早在“十一五”期間,山東省在《關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中就把民營書業作為文化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山東省新聞出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把民營書業的發展作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領導經常關心和過問民營書業發展情況,2011年,原省政府主要領導曾就山東某民營書業公司發展成績和上市情況向中央政治局常委領導作過專題匯報。2014年7月,在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省政府主要領導以山東某民營書業企業為例,分析和解讀民營文化企業面臨的諸多限制和不公平待遇,指出要改善民營企業市場準入條件,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對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實行同等待遇。
一些地方還把民營書業的培育、發展納入到當地經濟、文化、社會建設的整體藍圖中。從2011年起,梁山縣委、縣政府一直把發展民營書業列為全縣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進行重點扶持,同時正在編制《梁山縣新聞出版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5)》和《梁山縣新聞出版產業基地近期和中長期建設發展規劃(2015—2025年)》,正在組建新聞出版產業聯盟,籌備建設新聞出版產業基地。各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都對山東民營書業的發展予以了及時和重要的關懷支持,從萌芽起步階段的規范引導,到后來發展提升時期的認可協助。
3.執著的夢想追求。山東民營書業都有一個夢想,正是這個夢想,促使他們克服困難,堅持發展。譬如山東世紀天鴻、世紀金榜等民營書業公司的創始人,他們的夢想是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方法,推廣到成千上萬的學校和數億的師生。山東一家民營書業公司的董事長曾表達自己的三個夢想,第一個夢想是蓋大樓,自己創建的民營書業公司搬進了自己建造的大樓;第二個夢想是上市,現在正在上市籌備期;第三個夢想是成為中國文化元素符號。同在山東省境內的梁山民營書業企業的創建者,雖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們的眼界、格局卻非常之高、之廣,并矢志不渝地實踐著、追求著,諸多到梁山民營書業企業調研、考察的團隊為之屢受感動。他們已不僅僅在做產品、做公司,而是在做品牌、做事業;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利潤,而是事業、文化和教育的建設發展,就連市場一線的營銷人員也都把自己融進了文化和教育,以獨有的理念來開展工作。
三、未來在轉型中謀求新發展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國傳統出版遇到融合新興出版發展的新問題、新考驗,這給我國的出版業和民營書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機遇和空間。山東民營書業未雨繆綢,創新驅動,務實轉型,自覺進入轉型升級期。
1.內容為王。山東民營書業的立足和發展靠的是內容和品牌,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內容永遠是出版的根基。所以,山東民營書業企業不管發展到何時,不管用什么媒體出版,都要始終不渝把內容做好,把質量做好,這是第一位的要務。同時,擴大產品范圍,增加大眾類、社科類、少兒類品種,彌補山東民營書業的品種、內容方面的短板。
2.融合發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是出版業的大趨勢,國家層面,行業層面,都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意見。在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山東民營書業正在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并初步取得了可喜成績。數字出版、新媒體融合方興未艾,山東民營書業的融合發展剛剛開始,需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決心,不管有多少困難,不管有多遙遠的路程,都要勇敢地走下去,堅持就是勝利。
3.合作發展。合作發展也是一種趨勢,志鴻教育與聯想集團的合作,金榜苑與內蒙古新華集團的合作,天成與江西中文傳媒的合作,都是有益的嘗試。山東民營書業正在實踐的這種合作之路,按照“三跨”的要求,廣泛開展內容、技術、資本多層面合作,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才能走得久遠。
4.上市融資。國家已經出臺了鼓勵和支持文化企業上市的政策,利好的政策促使更多民營書業走向資本市場,目前全國已有數家民營書業在不同板塊上市,山東還沒有一家民營書業上市融資,這與作為出版大省和民營書業大省的山東不相匹配,期待著山東的民營書業早日上市,多家上市,以獲取市場的支持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5. 放眼國際。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村莊,走出國門已經是一種平常的事情。2500年前,孔子周游列國,如今以孔子命名的孔子學院遍布世界,中國文化已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生根開花,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出臺了關于對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參與對外出版支持的決定,民營書業走出國門成為一種可能。山東歷來具有勇于創造創新,昔日闖關東,今天闖世界,山東民營書業應該有這種氣概。
山東民營書業有風雨榮光的發展歷程,更應有光輝燦爛的發展未來,期待著山東民營書業新的發展。
(作者李大偉單位系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崔傳高,原山東省梁山縣委宣傳部、梁山縣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