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恒
農民工閱讀推送平臺的建設,對于全民閱讀活動廣泛、高效、精準的開展不僅具有重要渠道意義,同時,對于拓展新聞出版行業上升空間、拉動行業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推動媒體融合、升級轉型有著重要支撐意義。
熱詞:全民閱讀 農民工 推送平臺
隨著“全民閱讀”被寫入十八大報告和2014年、2015年兩屆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活動”被關注和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民閱讀”作為一個大的目標和概念,在落實過程中,應該遵循政府推動、全民參與、細分群體、全面服務的原則。其中利用移動互聯網及新媒體等新技術手段,為不同目標群體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在眾多目標群體中,為農民工群體搭建閱讀服務平臺無疑是重要且優先的選項。
農民工群體最大的特征就是流動性強:省際、城市間的流動,城市內的流動,大型工地的遷移。這使得傳統的渠道手段很難及時有效地對這一群體提供閱讀服務。而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卻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大容量地實現對流動群體的覆蓋。現有的通信基礎設施包括極高的手機覆蓋率足以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那么,如何實現農民工閱讀推送平臺的搭建?本文將詳細介紹。
平臺的架構與內容
平臺應本著小前端、大后臺、跨屏幕、重移動的原則建設,最大限度發揮大數據支撐和精準靈活管理的優勢;內容布局除了個性化選擇外,還要具有相當的音視頻拓展空間。
1.技術架構
平臺的架構應主要包括讀庫、門戶、客戶端微信等新媒體應用,以及數據分析、評價等管理系統。其中讀庫是核心,用于分類匯集內容信息、服務信息(下文專門描述),條件具備時還可以提供基于3D技術的主題體驗空間。
依托于讀庫的門戶用于展示和互動,其設計應該遵循網站設計最新趨勢,一步跨越目前內容繁多眼花繚亂的多屏綜合式展示思路,實現板塊展示和精準搜索并重的簡潔式設計風格,同時盡可能提供豐富便捷的互動渠道和方式,以激發讀者關注參與的積極性。
同樣基于讀庫的新媒體應用主要用于推送和推廣。由于農民工流動性強且經濟條件有限,因此推送和推廣方式主要應以基于手機的移動新媒體為主。對于智能手機用戶,專用客戶端和微信賬號可以提供較為豐富的內容,以及靈活多樣的互動形式;對于功能手機用戶,基于彩信的手機報是較為理想的選擇,通過閱讀數據包定時推送能夠滿足基本的圖文閱讀需求。未來技術及資費條件允許時,還可以提供語音點播服務。
分析評價系統是大后臺的重要內容,主要基于大數據對所有過程結果信息進行跟蹤評估,以確保平臺的服務更加高效精準。其中一個模塊用于出版物入庫前的質量評估,由政府組織專家制定評價體系及標準,系統實現在線報送和評估;另一個模塊負責上線后的讀者行為偏好分析,實時跟蹤不同形式、不同類別內容的閱讀情況,以便及時對讀庫內容進行動態調整。此外,系統還要提供讓讀者主動發表需求意見的功能,比如便捷的意見征集、在線調查等,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服務平臺發展。
2.內容服務
作為平臺提供服務的核心,讀庫形式上應囊括圖書、報紙、期刊等多種類別。從農民工的實際需求出發,內容服務應該主要包括職業技能、娛樂休閑、生活百科、子女教育四大板塊,涵蓋農民工城市化過程中的基本信息需求。其中生活百科要包括農民工維權等工作生活中主要的權益需求。鑒于4G技術即將普及且音視頻逐步占據更大瀏覽份額,讀庫內容可以不僅限于文字閱讀,音視頻產品(包括影視劇、演出、評書戲曲等)以及益智健康的游戲都可以納入其中,讀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隨機組合選擇。
此外,平臺還要能夠提供兩項重要服務:幫助選擇和理解。對于那些知識程度有限,缺乏明確選擇能力的讀者,平臺首先要能根據用戶的簡單甚至模糊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推薦推送功能,并隨著讀者閱讀行為的繼續,更加精準全面地滿足并引領讀者的需求;其次,為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平臺要能夠以閱讀主題為中心,有效組織不同來源的評論文章或評語,提供全方位的深入理解服務。
讀庫內容的篩選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借鑒農家書屋的經驗,由政府牽頭專家定期評審產生,此舉可以彌補相當一部分農民工因信息獲取有限無法有效選擇的短板;二是可以發揮大數據及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在綜合銷售排行以及讀者票選基礎上產生,此舉可以讓更多有條件的讀者參與進來,實現“自己的讀庫自己選”這一目標。兩種方式可以各占總量的50%,優勢互補,確保入庫讀物優質且有針對性。
3.信息服務
除內容服務外,信息服務也是讀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知識服務。讀庫內容可以嘗試進行數據庫化管理并提供精準搜索。特別是職業技能、生活百科等實用性較強內容,可以嘗試詞條化、碎片化,讓讀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快速尋找權威答案。目前網絡上的知識服務,比如百度百科,多數為網友自己產生和提供,內容雖豐富但準確性、權威性較差。出版物可以說囊括了各行業最權威的研究成果,由權威出版物提供知識服務顯然更有保證,特別是對于維權、教育等需求量大且專業性較強的領域。此外,農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子女的功課輔導常常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有了快速的子女教育信息服務,對于提升農民工下一代的受教育水平、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尤其有幫助。
二是出版信息服務。即全面提供基于位置的書店信息、新書上市信息、作者簽售信息和讀者交流信息等,以及書市、書展等各種業內大型活動信息。方便對于閱讀有更高興趣更廣泛需求的讀者選擇參與。其中新書上市信息可以提供一定篇幅的試讀內容,條件具備的重點出版物可以提供語音試讀服務,以提高閱讀的便捷性。
平臺的運營與推廣
平臺的運營和推廣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與農民工群體關系密切的管理機構、社會組織和相關企業的作用,做到多方參與、聚焦群體、合作共贏。
1.服務方式
平臺的服務可以采用基礎+升級的方式。基礎部分保底,以固定額度套餐形式實現,每人每月或每年可享受一定額度的免費閱讀套餐(可以按篇、按冊或者按詞條等下載計價),列入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建立專項公共文化基金以買單或補貼。補貼最好是直接補貼給終端讀者而非出版單位,形式以電子閱讀券為主,此舉可以更好地發揮讀者的選擇權利,引導出版單位按需出版,避免補貼生產單位帶來的惰性依賴。同時對于補貼效果,政府要制定評估體系和標準,并定期組織專家進行評估,確保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升級部分實行市場化運作,階梯定價,自行付費。鑒于農民工閱讀量相對有限且該項目以公益性為主,階梯劃定可以采用金字塔形式。在每一階梯檔次收費固定的情況下,越接近基礎免費的部分,選擇內容越多,數據包越大;越接近塔頂,提供內容相對越少。此舉可以較好平衡農民工的閱讀需求和出版單位的收益需求。
在讀庫范圍內,無論是保底部分還是升級部分,都要盡可能保證讀者選擇靈活、付費靈活、閱讀靈活、分享互動靈活。
2.推廣方式
平臺推廣可以首先面向大型工地,比如水電站、高鐵、高速路等。這些工地遠離城市,人員高度集中且文化娛樂方式極為缺乏,是最需要閱讀公共服務的領域。事實上,近年來屢屢曝出大型工地工人與所在地居民爆發沖突的新聞,除利益分配等因素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地文化娛樂設施缺乏,生活苦悶枯燥,長期施工導致工人精神緊張煩躁。基于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的閱讀平臺能夠有效解決物理設施不足的問題,一部手機即能滿足多方需要。
此外,大型工地通常歸屬大型國企,比如中鐵建、中鐵工等,人員集中、管理集中,便于推廣,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發揮最大效益。此后,再分別借助相關機構及組織,把平臺服務推廣到其他農民工集中群體,比如數字閱讀的主要群體保安、保姆、保潔人員等。
為提升推廣力度和效果,可以授權出版單位在出版物上使用“農民工閱讀推送平臺入庫讀物”專用LOGO。此外,視形勢需要可以參照米其林餐廳評選經驗,對出版物進行星級劃分,進一步細化讀物推薦類別和等級。同時為方便組織性不強的城市農民工服務群體,在實體書店賣場以及網上書店可以設置活動推薦專區,集中展示,便于讀者選擇。
3.運營方式
平臺的運營可以發動包括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大型國企、電信及互聯網運營商等在內的多方共同參與,這樣既有利于推廣運營,擴大公益效果,同時又能夠以多方共同補貼的方式降低運營成本。
東莞為改變城市形象曾經發起由市文明辦牽頭,市財政局、市文廣新局、市經信局、市外經貿局、市總工會和移動、電信、聯通三家運營商共同參與的“新東莞,新閱讀”全民掌上閱讀活動,該活動發揮手機閱讀隨身、隨時、隨地的便捷優勢,通過政府補助和運營商支持,以免費或優惠的方式,向每位參與用戶提供價值3元/月的數字閱讀圖書包,閱讀流量費基本實現全免費。圖書包提供1000本數字圖書供市民選擇,并每月根據讀者需求進行滾動更新,堪稱一場惠及全民的閱讀盛會。東莞作為制造業聚集地,產業工人高度集中,該活動的推出受到廣泛歡迎,收到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很好的成功案例,可供參考。
全民閱讀公共服務平臺,特別是農民工閱讀推送平臺的建設,不但對于全民閱讀活動廣泛、高效、精準的開展具有重要渠道意義,同時,對于繼農家書屋之后有效拓展新聞出版行業上升空間、拉動行業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推動媒體融合、升級轉型有也著重要支撐意義,值得嘗試和努力。
(作者單位系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