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卿惠
摘 要:受環境、經濟增長和環境優化經濟增長模式的影響,只有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竣工后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才能使項目建設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從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工作對工業生產型建設項目的影響入手,提出如何完善竣工驗收監測工作理念,不斷優化監測方式,提升工作質量。
關鍵詞: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工程驗收;工程監測
中圖分類號:X8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2.068
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工作是指在項目建設完成后,環保行政部門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規定和相關的調查結果,配合現場調查等技術手段考核項目建設質量是否達標的一系列工作。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監測工作是工程驗收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可以綜合評價項目環保設施的建設情況、運行效果等,所以,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相關部門必須不斷完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找出存在的缺陷,然后提出相應對策。
1 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工作的特點
1.1 動態性
環境屬于多維變量,而環保設施的日常運行會受到許多參數的影響,所以在驗收監測時,需要選擇條件最差的情況來確定參數,這樣才能保證監測工作的準確性。
1.2 實效性
通常情況下,建設單位需要在項目建設開始三個月以內申請驗收環保設施,而負責竣工環保驗收監測的工作部門也要在試生產的三個月內提交竣工驗收報告,這是建設單位申請驗收的基本條件之一。
1.3 法定性
如果建設項目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或危害,則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提交環境保護監測報表。在建設項目試驗生產階段,建設單位要全面考慮環保設施的運行狀況,并對項目運行會對環境產生何種影響進行監測。
2 竣工環保驗收監測工作中的缺陷
2.1 影響因素
我國相關法規規定,企業生產量或處理水量不得低于初始設計能力的75%.大部分行業都會受到季節的影響,在生產的淡季進行驗收監測時,監測結果都在75%以下。這種結果說明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并沒有通過水質、水量等多方面要素的檢驗,驗收監測結果不能反映出實際運行效果。當前,常見生化過程溫度均在20~30 ℃之間,如果溫度高于30 ℃或低于20 ℃,就會對凈化效果產生負面影響。部分企業設施的整體運行時間不足,導致生化效果不理想,進而影響了水質。如果此時匆忙申請驗收監測,大多數企業會加大試劑投放量,虛假提升指標,使驗收達標,影響了環境保護工作。
2.2 忽視非工業項目
目前,大部分地區的驗收監測工作都比較關注工業生產型建設項目的建設,這與時代發展基調不符。環境監測機構應當轉變觀念,從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關注生態性項目驗收監測工作。
2.3 忽視區域性項目的建設
當前,我國各種工業園和開發區不斷涌現,雖然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這些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但是并未就環保設施和竣工驗收監測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區域性開發建設項目雖然具備一些與環境要素相同的特點,但是區域性開發建設項目的環境因素比單體項目更為復雜,也更加廣泛,所以對區域性開發建設項目的驗收監測不僅是對單體項目的簡單疊加,而需利用各種新型工作模式完成,這樣才能保證最終的工作質量。
3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方式
3.1 創新理念
環境監測機構必須轉變傳統觀念,將竣工驗收監理工作作為系統性工作看待,從各個角度完成項目立項和各種內容的可行性研究、環境管理等工作,并將“三同時”全過程認真貫徹到日常工作中,測試與評價建設項目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和環境保護設施的先進性等,保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環境質量與企業內部管理測試、評價的科學性。
3.2 創新方法
首先要根據不同情況擬定不同的驗收監測工作方案,明確工程驗收監測的基本條件,全面掌握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對于一些不具備驗收條件的環節,可以通過多次抽樣檢測的方式處理,待其條件達到驗收要求后再驗收,提升驗收工作質量。因為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段的溫度、試運行時間都會對生化處理效果產生影響,所以在處理生化設備或安排驗收監測工作的時候,盡量將時間段選在最惡劣的條件下。生化處理設備如果能正常運行,就需要對高溫工業生產污水降溫,而低溫污水應采取一些保溫措施進行排放,保證溫度在20~30 ℃之間。相關監測部門需要根據各項條款,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為企業爭取利益,保證日后企業的正常運行。
3.3 強化監測技術
環境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就是維護生態平衡,通過各種方式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所以工作人員必須通過各種方式了解當地的生態系統狀態及其變化情況,隨時收集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等方面的信息。各個監測站都需要對生態監測方案和環境參數等內容進行嚴格論證,并評價監測成果,進而提出生態系統調控方式。
3.4 實行區域性驗收監測工作模式
區域性項目驗收監測工作模式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一種工作模式。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都出現了區域性建設項目,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保證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的質量,就必須不斷完善工作模式,從宏觀上對區域內部項目的合理性、產業結構的先進性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等進行研究,深入分析生態修復措施的可行性,提升工作質量。
4 結束語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是當今發展背景下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并且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工程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因素也在不斷變化。相關單位務必要從當前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的開展情況入手,解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日常工作經驗和相關文獻資料提高工作質量,保護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周佩德.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的內涵、缺陷及對策[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09):11-12,19.
[2]殷華.淺談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8):149.
[3]高際玫,楊海.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環境,2012(02):40-42.
[4]江彩蘭.淺談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2(12):226-227,240.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