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敏(內蒙古拉布大林邊防機械化養護隊,內蒙古 額爾古納 022250)
?
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管理現狀及對策
趙文敏
(內蒙古拉布大林邊防機械化養護隊,內蒙古 額爾古納 022250)
摘 要:從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的具體要求出發,對現階段我國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管理的狀況以及所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對策來完善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的管理。
關鍵詞: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管理
第一,一定要如實填寫《中間計量表》,根據計量表上所記錄的數據進行計算, 并將有關的計算公式、 簡圖和備注添加到計量表中,經有關責任人審核簽章后方可上報。駐地監理工程師必須對有關的上報資料的復印件進行嚴格審核,審查合格后交于承包人保存,以便以后的核查。
第二,《中間交工證書》的提交要視情況而定。對于計量較為簡易的工程,必須事先提交《中間交工證書》;對于需要分次計量才能完成的工程,必須要提供質量檢驗證明,并且在最后計量完成時要提交《中間交工證書》。
第三,必須按照合同的規定建立健全公路項目臺賬管理機制,確保公路工程計量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項目臺賬的建立需要一些文件和單據作為憑證,比如合技術規章、合同契約、施工設計圖紙、審批文件、以及工程驗收報告等。
2.1 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管理意識薄弱
當前,大多數公路工程項目的管理者和有關計量人員嚴重忽視計量支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項目管理者針對計量支付管理的投入不夠,由于資金的短缺導致無法及時更新計量手段,落后的計量方式既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也不能確保工作質量。此外,在實際的計量支付管理過程中,不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私自更改合同條款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樣自然會導致計量人員無法按照正常的程序保質保量的搞好計量工作,同時也使得計量管理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2.2 計量方法缺乏統一標準
從當前情況來看,缺乏統一的標準來對公路工程的計量支付方法進行衡量,導致不同的企業所采用的計量方法五花八門,這就嚴重影響了計量的質量和計量工作的管理。計量工作都是有嚴格的時間限制,計量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計量工作,因此公路工程項目的負責人應考慮采用統一的計算方法和計算公式對公路工程進行精確計量。只有這樣才能加快計量工作的進度,提高計量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有利于有關審計人員對計量結果進行審核和驗證。
2.3 計量條款以及實施細則不規范
《公路工程國內招投標文件范本》是公路工程計量的主要參考文獻,大多數公路工程的計量工作都依據該規定進行。但是,因為每個公路工程所處的地理環境是不盡相同的,所用到的計量條款和規定也就會有所差異,所以一些單位就會制定專門的計量條款專,該條款會將原有條款中不合適的計量規定或者內容進行修正。然而,由于這些專門條款的審核不夠仔細和嚴格,致使條款的技術水平較低,條款中的許多內容也不夠規范。同時,即使有的工程采用的是通用計量條款,他們也對計量條款的內容加以補充,導致計量套用公式的缺乏,大大增加了計量核算的難度。此外,公路工程計量實施細則也只是規定了分項工程的計量工作,針對分項工程以下細目的規定不夠明確和詳細,而收款方則主要根據細目進行收款,這就會使得支付方與收款方的認識不統一,極易引起爭議。
3.1 加強工程前期計量支付的管理
做好公路工程的前期計量支付管理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要增強計量支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理論和技能,做到能夠準確理解并把握各項工程技術的規法要點,熟悉相關的施工設計圖紙和文件。第二,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計量支付臺賬制度。所有的工程設計圖紙和文件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核,并把審核結果及時上報給相關單位和部門,確認無誤后方可建立臺賬。第三,工程數量明細臺賬和計量支付臺賬必須建立在工程數量清單的基礎之上。這是因為計量支付管理工作的基本單位一般都是分項工程所以要特別確定分項工程的劃分,因此,必須對分部或者分項工程進行詳細劃分。
3.2 加強施工階段的計量支付管理
完善計量支付管理也要從施工階段做起,首先,在進行計量時必須嚴格遵守計量標準,并將設計圖紙所規定的凈值、現場施工情況和相應的規范要求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對工程數量進行準確計量。其次,對于沒有變更的工程項目必須進行準確計量,而對于清單中沒有呈現的項目可不予計算。最后,必須要在工程項目質量驗收合格的前提下,對施工項目數量進行計量。
3.3 樹立正確的索賠程序觀念
在計量支付工作中,索賠程序的技巧性最強,同時也最為復雜。因此,必須加大對索賠工作的重視程度,規范索賠的法定程序。首先,必須嚴格控制索賠項目的審查過程,結合對應的規范和現場的記錄數據,計算出索賠的準確數額。其次,找出由承包商所承擔的工程合同中有相關索賠的條款,并根據這些合同條款向有關部門或個人進行索賠,以獲取一定的賠償。
針對公路工程計量支付管理的現狀,只有嚴格按照計量支付要求,加強工程前期和施工階段的計量支付管理力度,并樹立正確的索賠觀念,才能真正地做好公路工程計量管理工作。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