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范圍內尤其是北方地區頻繁出現霧霾天氣,霧霾的治理引發了政府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霧霾污染主要由能源燃燒、工業排放、汽車尾氣等造成。本文嘗試以有色金屬這一行業的視角研究霧霾治理的路徑,以綠色發展的理念提升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水平。
2011年1月1日,環保部發布的《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開始實施。自此,PM2.5日益成為廣受公眾關注的話題。隨著公眾對治理霧霾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我國政府面臨的輿論壓力也越來越大。特別是每年入冬時節,因用煤炭采暖,我國華北、東北地區大范圍出現霧霾重度污染,僅北京市在2015年已多次觸發橙色預警,甚至紅色預警機制。
治理霧霾,首要任務是從源頭開始治理,而形成污染的主要源頭是涉及煤炭燃燒的工業領域,其中電廠、燃煤工業鍋爐等是耗煤量較大的領域;其次,鋼鐵、有色金屬冶煉這類高耗能企業對大氣污染也有著直接不可推卸的責任;再次,是密集型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從有色金屬行業的角度出發減少霧霾污染物的排放是霧霾治理的有效對策。
霧霾組成成分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顆粒物組成(PM2.5)。當前,霧霾形成的原因可分為自然因素、社會污染以及工業制造業污染三類,其中工業制造業造成的霧霾污染最為嚴重。在有色金屬工業生產中,采礦、選礦、冶煉、壓延加工等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廢渣和廢氣等排放或揮發于空氣中,帶來直接污染;有色金屬行業是典型的高耗能行業,除了其生產過程中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之外,還有因電力需求而導致的煤耗,特別是能源利用率低下間接助力了霧霾污染的發生。
通常情況下,公眾僅看到有色金屬工業在霧霾形成中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但如果有色金屬行業形成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模式,反而會對治理霧霾起到積極的作用。例如,在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機動車輛保有量加大,汽柴油尾氣形成的污染尤為嚴重,因此,提倡汽車用鋁可使車輛輕量化,從而有效減少油耗以防止霧霾污染的形成;同時,推廣以有色金屬為基礎的清潔新能源項目,如鋰電池應用開發新能源汽車、多晶硅應用開發光伏發電等,這類應用都可相應減少導致霧霾的污染物形成及排放。
有色金屬工業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品質提升有著支撐性作用。近十年來,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快速發展,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績。當前,在霧霾污染頻發的狀況下,我國有色金屬工業也發生著“蛻變”,進入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時期。
過去幾年,有色金屬行業綠色發展的理念逐步提升。我們經常看到類似血鉛事件的重金屬污染報道,環保部門為此制定相應政策來防范相關風險。面對國內資源環境壓力的增大,有色金屬行業大力提倡發展再生金屬的循環經濟利用,降低對原生礦石的過度依賴和浪費。針對日益突出的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問題,國家在有色金屬行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環境信息公開、履行企業環保責任等應對策略。
在霧霾沒有引起公眾普遍關注之前,有色金屬行業的綠色發展并沒有得到廣泛有效地落實,這一理念也沒有深入到社會公眾的觀念之中。近兩年霧霾污染加劇,尤其是首都北京持續遭受霧霾污染引來媒體與社會的廣泛關注。通過信息的迅速更新和傳達,民眾不斷在互聯網、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中表達對霧霾的不滿,令環境污染事件受到高度關注。可以說,這兩年以來,廣大民眾對霧霾的頻繁發生感到深惡痛絕,環境污染問題也關系著每一位社會成員。在此背景之下,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綠色發展理念也將迎來“蛻變”,其最重要的影響是將切實加大環保措施的執行和處罰力度,此外還將影響到國內有色金屬工業的產業結構升級與調整。為解決霧霾問題,除了啟動應急機制減少機動車出行外,國家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區域的工業制造業也采取聯動停產措施。

隨著霧霾治理這項系統性工程的落實,我國現有產業結構將實現優化升級,具體到有色金屬工業而言,至少在三個方面的發展水平將得到提升。
首先,綠色發展的核心是資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最少排放,有色冶煉行業中的“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企業將在國內政策落實轉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背景下,壓縮生存空間,最終進行淘汰或轉型升級。在一些特大級城市中心及周邊,國家有必要對“二高一低”的有色金屬企業實行限制發展政策,關閉小型污染嚴重的有色金屬企業,改進大型工廠的污染處理設備,甚至可能讓一些落后產能企業直接退出市場。
其次,有色金屬行業的科技創新將重視綠色發展導向。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理念,有色金屬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將以創新科技成果為重點,服務綠色發展,重視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來解決有色金屬行業能源利用率低、廢棄物處理效率低、排放量大等問題。相關權威數據顯示,這幾年有色金屬行業能源消耗增加非常明顯,大概每年消耗1.6億噸到1.8億噸標準煤。其中電力消耗約3909億千瓦時,電解鋁就占到60%左右,然而我國粗銅綜合能耗平均能耗約為1噸標準煤,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出近40%,氧化鋁能耗水平比國外先進水平高50%左右,這也表明有色金屬行業科技應用提升空間巨大。
最后,有色金屬行業中涉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輕量化應用的綠色產品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在能源開發上用清潔再生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是消除霧霾的策略之一,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光伏發電、核電、生物質發電、風電、光熱發電,這其中離不開對有色金屬新材料的應用。類似新能源鋰電池、用鋁替代鋼來實現車輛輕量化等深入研發和推廣,對霧霾的治理會收到顯著成效。進入綠色發展的有色金屬企業也將迎來更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