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股票市場有了較為積極的信號,上港集團(600018)這類大盤股票開始砰砰直跳是一個好的現象,雖然它們并不怎么帶指數,但如果能夠擴散開,特別是如果能帶動金融類個股形成攻擊形態,那么廣大股民的好日子就快到了。現在最為關鍵的是2165點,一旦突破,第一目標2330,第二目標2440。這讓筆者重新開始關注股票市場,本期就講講筆者慣用的三強概念如何運用到選股過程當中,以備用。
這個概念來自交易大師史丹·溫斯坦和歐尼爾,他們都看重相對強度指標(relative strengths),但各自賦予其不同內涵。本質上都是要找出價格走勢相對強勢的個股,正如史丹所說“所有的技術分析都是比較研究”。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表現比大盤好,比大盤抗跌,等到大盤上漲的時候它第一個啟動,實際上就是通過相對強度指標可以一目了然的發現所謂的強勢股。
“三強”便是強于大盤、強于板塊、強于自身的意思。傳統上都是利用形態對比來看哪個股票相對強勢,而現代基金公司則利用技術優勢直接選出了一批強勢股票,然后再進行人工篩選。比如歐尼爾的通常做法是剔除短期上漲幅度超過20%以上的股票,或者等回調之后再行觀察。總之,現代技術與電腦結合,人的思想才能戰勝復雜多變的資本市場。就筆者個人而言,由于缺乏強大的技術支持以及團隊力量,一般采取比較笨的方法:首先觀察大盤的走勢,對比發現目前中小板、創業板、主板各自的情況,然后選擇目前有可操作必要的強勢板塊,最后選擇各板塊中的強勢股票。選擇股票除了看純粹技術層面的相對強度(三強)之外,然后考慮“三新概念”(即新高、新股或次新股、新行業),如此便是筆者選股的終極方法。
筆者花了相當長時間去研究并找朋友幫忙設計了一個相對強度指標,當然距離史丹以及歐尼爾所用的還有相當差距。本期推薦長江傳媒(600757)、中南傳媒(601098)等文化振興板塊的股票。各位朋友可以適當關注,最好等大盤突破2165再行動。關于期貨,筆者依然多焦炭空銅的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