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區域發展戰略對我國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以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為例

2016-01-19 09:18:30王新宇
中國軟科學 2015年10期

鄧 健,王新宇

(1.吉林財經大學 亞泰管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2.吉林大學 東北亞研究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區域發展戰略對我國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
——以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為例

鄧健1,王新宇2

(1.吉林財經大學亞泰管理學院,吉林長春130117;2.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吉林長春130012)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區域發展戰略對我國能源效率的影響機制,并利用1987—2012年我國省級面板數據,采用差分內差分方法對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影響我國環境約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效果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東北振興的實施提高了東北地區的能源效率,縮小了與高效區的能源效率差距;而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并沒有提高西部地區的能源效率,反而擴大了與高效區的能源效率差距。究其原因我們認為與西部開發主要以發展資源型工業為主,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致力于轉變原來高耗能粗放型的增長方式有關。另外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市場化水平等因素也對地區能源效率有較大影響。

關鍵詞:區域發展戰略;能源效率;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能源消費量也迅速增長。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能源的大量投入推動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但是能源的過度消費也為我國帶來了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問題。當前,中國政府已經把提高能源效率作為解決能源矛盾的重要出路,將節能減排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為此,中國政府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中強調要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并對節能減排提出了硬性約束。但由于我國地域范圍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能源稟賦條件等差異較大,使得各地區的能源效率以及節能減排的潛力并不一致。因此我國在實施節能減排政策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地域差異,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區域發展戰略。

當前大多數關于區域能源效率的研究都集中在對我國區域能源效率空間分異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上。我國東、中部地區能源效率整體高于西部地區,西部地區的節能潛力最高,而東部地區的減排潛力最高,并且東北地區能源效率變動幅度較大[1-2]。在區域能源效率空間分異的影響因素方面,全要素生產率是主要決定因素,資本-能源比率和勞動-能源比率雖然也有影響,但作用在逐漸減小[3]。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直接體現在投入替代變化的差異上,而投入替代變化又與地區產業結構密切相關[4]。在制度因素方面,行政壟斷造成的市場分割和產業結構趨同,也是導致能源效率低下的深層原因[5-6]。地區間能源稟賦差異、第二產業比重、人力資本結構、對外開放程度以及基礎設施水平也是影響地區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7]。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也有研究驗證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對西部地區能源效率提高的促進作用,但其并沒有分析區域戰略對地區能源效率影響的具體機制[8]。

眾多研究已表明中國區域間能源效率差異較大,而且也驗證了影響能源效率的眾多影響因素,但大多沒有分析地區間能源效率差異的具體影響機制,尤其是對于區域發展戰略如何影響地區間能源效率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實際上,我國的區域發展戰略的制定已經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問題,并針對地區間差異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整。例如西部大開發戰略針對西北地區能源稟賦充裕的特性,重點強調煤炭和石油能源開采效率的提高和減少能源開采對環境的破壞。而東北振興戰略針對重工業密集的產業特性,更強調的是通過產業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種根據不同區域具體特點設計的區域發展戰略,對于梯次推進我國節能減排目標有著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對現有區域發展戰略對地區間能源效率的影響進行評估和總結,如何進一步針對地區間能源效率的差異,根據能源稟賦、產業結構等主要影響機制,來制定和調整區域發展戰略,以促進各地區的節能減排、提高能源效率,最終實現區域可持續均衡發展的最終目標?顯然,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不僅有利于客觀把握地區間能源效率的差異和影響機制,更能為新常態下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執行和調整提供客觀的理論和經驗證據。

本文在對區域發展戰略影響地區能源效率的作用機制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并利用1987—2012年我國省級面板數據,采用差分內差分方法實證分析了,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影響我國環境約束下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機制及其效果。研究結論顯示,東北振興的實施提高了東北地區的能源效率,縮小了與高效區的能源效率差距;而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并沒有提高西部地區的能源效率,反而擴大了與高效區的能源效率差距。

本文的結構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對區域政策影響我國區域能源效率的機制進行了理論分析;第三部分運用DEA方法對我國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進行了測定,并對我國區域能源效率的分布情況進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利用差分內差分方法實證分析了區域政策對地區間能源效率的影響;第五部分為結論和政策建議。

二、區域發展戰略對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機制分析

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之間權衡的關鍵,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而我國在制定區域發展戰略時都高度重視能源效率問題,通過各種節能減排政策直接影響地區的能源效率。另一方面,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市場化水平等因素的作用,也影響著區域能源效率。

(一)區域發展戰略

區域發展戰略對于能源效率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制定具有地區針對性的節能減排政策,并具體規定政策實施的目標和措施。

針對中西部地區能源稟賦豐裕、工業基礎薄弱的現實狀況,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制定相對更強調能源開采的節能高效和對環境的保護。例如西部大開發的“十一五”規劃提出,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強化能源、礦產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重點抓好開采節能,產業結構優化節能和先進技術開發推廣節能,努力完成節能降耗指標。而“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嚴格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強化能源、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開采回采率和綜合利用率。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調整優化能源開發布局,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提升能源保障水平。

與中西部地區相比,東北地區的工業基礎較好,又是主要的農牧業產區,因而東北振興戰略更強調節約優先、環境友好、煤油并舉、多元發展的方針,優化生產布局和消費結構,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提出,要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大力推進重點排污企業深度治理;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強重點行業、企業節能減排工作;促進農村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

(二)其他影響因素

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市場化水平、對外開放水平和技術水平等因素也影響區域能源效率。

第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區域能源效率。一般來說,經濟發達地區的能源效率通常也越高,例如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能源效率遠高于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長期以來,我國以GDP增長速度作為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使得落后地區的地方政府往往盲目追求GDP增長,造成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而隨著地區經濟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地方政府相對更為重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大治理環境污染的力度,注重地區能源效率的提高。我國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的主要目的就是縮小地區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區域政策的有效實施可以通過提高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而提高落后地區的能源效率水平。

第二,區域產業結構也影響區域能源效率。產業結構中的過度工業化和工業結構中的重工業化,都會導致能源的高消耗和污染的高排放。各地區產業結構和工業結構的調整,包括引導東部沿海地區的過剩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以及促進內陸地區的工業結構升級等,這些舉措都有助于改善能源的整體效率。

第三,區域的市場化水平影響區域能源效率。產權制度對資源的利用和配置起著基礎性的激勵作用,對能源的利用效率有著重要影響。各地區的產權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地區行政壟斷,提高市場化水平,增強了市場價格機制對能源利用的配置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地區能源效率水平。

第四,區域技術水平,包括能源的利用技術、污染處理技術、環保技術等技術進步,被認為是提高能源效率的最根本途徑。在區域一體化進程背景下,技術的外溢和擴散加快,能夠發揮區域整體的規模效應,進而提高落后地區的能源效率。并且各種激勵措施促進發達地區的技術創新,會加快發達地區技術進步的速度,從而提高發達地區的能源效率。

三、我國區域能源效率的時空分異狀況

為分析區域發展戰略對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首先需要對區域能源效率進行測度。為了更全面地反映資本、勞動等投入要素對能源效率的綜合影響,本文采用了有環境約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標。

具體采用規模報酬不變假設下基于產出導向的DEA模型,以1987—2012年間中國28個省份資本存量、勞動力和能源消費量為投入要素,以各省份GDP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作為產出要素,計算了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

變量的說明和數據處理如下:

(1)資本存量:本文采用“永續盤存法”估計歷年的實際資本存量,其中1987—2001年各省份的資本存量來自于張軍等[9]的計算,并利用張軍等的方法對2002—2012年各省份的資本存量進行了計算(以1952年不變價格)。

(2)勞動力,用當年就業人數來衡量各省份勞動力水平,計算公式為:當年就業人數=(當年年末就業人數+上一年年末就業人數)/2。

(3)能源消費量,本文用各省份當年的能源消費總量衡量。

(4)GDP產出,為了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以1986年不變價格為為基準,利用各省當年的名義GDP和GDP平減指數,計算出歷年各省的實際GDP。

(5)SO2排放量,采用線性數據轉換法處理非合意產出,通過線性數據轉化函數將非合意產出轉化為合意產出。

數據來源包括歷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和分省統計年鑒,《中國能源統計年鑒》和分省統計年鑒。

利用軟件DEAP2.1,可以計算得到1987—2012年我國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計算結果見表1和圖1。

表1 1987-2012年我國各省全要素能源效率

圖1 我國全要素能源效率變動情況(1987-2012)

由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我國1987—2012年的平均能源效率不高(0.613),節能潛力還很大。而從圖3能夠看到我國的能源效率是在平穩提高的,但是提高的幅度并不大。

由表1的結果還可以看出各省份間的能源效率差異較大。為了使差異現象更加直觀,本文將全要素能源效率劃分成3個等級,即高效區:TFEE≥0.65;中效區:0.5≤TFEE<0.65;低效區:0

為了能夠更直觀地看到區域能源效率的差異,本文還計算了東北地區、西部地區和剔除屬于東北和西部地區省份后高效區的1987—2012年的平均全要素能源效率,結果見表2和圖2。通過表1可以直觀地看到,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能源效率與高效區的能源效率有差距,而東北地區的能源效率要高于西部地區。

通過圖2,可以看到西部地區的能源效率在西部大開發實施前后變化幅度并不大,但是東北地區的能源效率在東北振興實施后提高幅度有所增加。因此不同的區域政策對區域能源效率的影響有所不同,這符合區域政策是針對性設計的特征。

表2 1987-2012年我國各區域全要素能源效率

圖2 我國各區域全要素能源效率變動情況(1987-2012)

四、區域政策影響地區能源效率的實證分析

為了實證分析區域政策對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首先將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視作政策實驗,采用政策實驗研究中差分內差分方法來具體分析,我國西部大開發和東北振興政策對西部和東北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

(一)實證模型與變量說明

根據差分內差分方法,以東北地區的3個省份和西部地區的10個省份分別作為為兩個處理組,以高效區的9個省份為控制組,建立了如下回歸模型:

TFEEi,t=α+δXi,t+β1dwest×d1999+β2dnortheast×d2003+εi,t

被解釋變量TFEEi,t反映的是各省份的能源效率,用各省份基于環境約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來衡量;

解釋變量中Xi,t是控制變量集合,衡量了除區域戰略之外的其他因素對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機制,包括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價格、政府干預、產業結構、對外開放程度、技術進步。(1)交通基礎設施(transport)用各省份鐵路、公路和水路路網密度來衡量交通基礎設施對能源效率的影響,計算公式為:(鐵路里程+公路里程+內河航道里程)/各省份國土面積;(2)能源價格(price)用各省份的燃料、動力價格指數來衡量能源價格對能源效率的影響;(3)政府干預(gov)是與市場化水平相反的指標,地方政府干預越強,該地區的市場化水平越低,主要用各省份的政府支出占GDP比重來衡量政府干預程度對能源效率的影響;(4)產業結構(nonagr)用各省份的非農產業結構來衡量產業結構對能源效率的影響;(5)對外開放程度(openness)用各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資占GDP比重來衡量對外開放程度對能源效率的影響;(6)技術進步(technology)用各省份的人均專利申請授權量來衡量技術進步對能源效率的影響。

模型中包括的虛擬變量包括地區虛擬變量和時間虛擬變量兩類。地區虛擬變量dwest和dnortheast分別表示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均以高效區為參照,用以控制地理位置對能源效率的影響。時間虛擬變量d1999和d2003分別西部大開發和東北振興政策執行時間。因此交叉項dwest×d1999衡量了西部大開發政策對西部地區能源效率變動趨勢的影響,交叉項dnortheast×d2003衡量的是東北振興戰略對東北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東北、西部和高效地區共22個省份1987—2012年的面板數據。本文的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新中國六十年統計資料匯編》和分省統計年鑒。由于少數年份的少數地區數據缺失,因此本文利用數據擬合的方法將缺失數據進行了補充。以上數據的描述性統計見下表。

表3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二)實證結果及分析

根據Hausman檢驗結果,本文采取隨機效應模型的面板數據估計方法,分別對區域政策對能源效率的影響進行了回歸分析。

區域政策對能源效率的影響的實證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在表6中最重要的變量系數即虛擬變量交叉項前面的系數,因為它們是衡量區域政策對于能源效率影響的差分內差分估計結果。dwest*d1999的系數反映的是,1999年前后西部地區的能源效率提高程度是否比高效區更大。實證結果中dwest*d1999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并沒有使得西部地區能源效率的提高程度大于高效區,反而使得西部地區和高效區的能源效率差距有所增加。而dnortheast*d2000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東北振興的實施使得東北地區能源效率的提高程度大于高效區,使得東北地區和高效區的能源效率差距有所減小。

表4 區域政策對能源效率的影響

注:括號中的數值是z統計值;***、**和*分別表示在1%、5%和10%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顯著性檢驗。

另外,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價格、對外開放程度和技術進步變量的系數都顯著為正,說明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能源價格的提高、對外開放程度的增加和技術進步能夠提高我國的能源效率。其中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能夠降低能源的運輸成本,并且能夠提高區域一體化程度,從而獲得規模效應,提高能源效率;能源價格的提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的浪費,降低能源消費總量,并且能夠促進通過高耗能企業的技術創新,降低成本,從而提高能源效率;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可以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有利于發揮后發優勢,快速提高我國的技術水平,從而提高我國的能源效率;技術進步對于能源效率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非農產業結構變量的系數為負,并且只有模型(5)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非農產業結構比重的提高會降低能源效率。這很容易理解,相對于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對于能源的需求量更大,而且工業中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更多,因此非農產業的比重提高會降低能源效率。政府干預變量的系數為負,但是在所有模型中都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政府干預對于我國能源效率的影響作用并不顯著。

以上結果可以表明,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對于能源效率的影響并不相同。究其原因我們認為,西部大開發的實施主要是為了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西部地區的工業化水平較低,因此為了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不得不大力發展資源型初級工業和重工業,高耗能和高排放產業相對較多,從而導致了西部大開發對西部地區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不明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部地區的能源效率。東北振興則與西部大開發不同,作為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工業基礎相對較好,因此東北振興更多地是促進東北地區進行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改變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從而有利于東北地區能源效率的提高。因此區域政策對于能源效率的影響要根據特定地區的特點加以具體分析,并結合各區域的實際特點對區域政策進行完善,同時需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提高能源價格、增加對外開放度和技術進步水平。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對區域政策影響我國能源效率的機制進行了理論分析,并基于1987—2012年我國省級面板數據,利用差分內差分方法,對東北振興和西部大開發對我國東北和西部地區基于環境約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結果表明,東北振興的實施提高了東北地區的能源效率,并縮小了東北地區和高效區的能源效率差距;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并沒有提高西部地區的能源效率,反而擴大了西部地區和高效區的能源效率差距。

根據本文的研究,可以對我國的區域政策提出幾點改善建議。

(1)區域發展戰略中的節能減排部分要更具有針對性。由于我國各區域的發展水平不盡相同,而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效果與各區域的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制定區域發展戰略中的節能減排部分要更具有針對性。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落后,需要在保證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進行節能減排,因此西部大開發戰略應該側重于在資源性工業內部進行節能減排,如在審批項目時對節能減排的要求更加嚴格、加大監管力度等;東北地區長期以來以重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使得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較于西部地區要高,因此東北振興戰略應該側重于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如出臺一些支持東北地區資源性城市發展接續產業的政策、限制一些落后產能的投資規模等。

(2)東北和西部地區都需要加強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東北和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完善程度都有待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的完善有利于降低運輸成本,提高東北和西部地區的區域一體化程度,從而發揮規模效應,提高東北和西部地區的能源效率。

(3)東北和西部地區都需要提高市場化水平、對外開放水平和技術水平。東北和西部地區受計劃體制影響較深,市場化水平不高,尤其是煤炭、石油等重要能源價格長期以來受政府控制較大,使得這些能源價格相對偏低,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治理成本。因此需要逐步提高地區的市場化水平,對能源價格進行改革,使其更能夠反映出真實價值,避免能源過度消費,從而提高能源效率。東北和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與東部地區還有差距,因此東北和西部地區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一方面可以利用國外的環保技術,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對外開放解決東北和西部地區產能過剩的問題,從而提高地區能源效率。東北和西部地區不僅需要引進國外的環保技術水平,還需要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加快地區技術進步的速度,從而提高地區能源效率。

參考文獻:

[1]魏楚,杜立民,沈滿洪.中國能否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基于DEA方法的評價與模擬[J].世界經濟,2010(3):141-160.

[2]王強,樊杰,伍世代.1990—2009年中國區域能源效率時空分異特征與成因[J].地理研究,2014,33(1):43-56.

[3]史丹,吳利學,傅曉霞等.中國能源效率地區差異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隨機前沿生產函數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2):35-43.

[4]孫廣生,黃祎,田海峰,等.全要素生產率、投入替代與地區間的能源效率[J].經濟研究,2012(9):99-112.

[5]師博,沈坤榮.市場分割下的中國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的經驗分析[J].2008(9):49-59.

[6]楊騫.地區行政壟斷與區域能源效率—基于2000—2006年省際數據的研究[J].經濟評論,2010(6):70-75.

[7]李蘭冰.中國全要素能源效率評價與解構—基于“管理-環境”雙重視角[J].中國工業經濟,2012(6):57-69.

[8]魏楚,沈滿洪.能源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基于DEA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7(8):66-76.

[9]張軍,吳桂英,張吉鵬.中國省際物質資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經濟研究,2004(10):35-44.

(本文責編:海洋)

Effect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Regional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

The Cases of Northeast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West Development Strategy

DENG Jian1,WANG Xin-yu2

(1.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 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chun 130117,China;

2.Northeast Asian Studies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Using the 1987-2012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d difference-difference method,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China’s regional energy efficiency,and analyses how the Northeast Revitalization and Ea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affecting China’s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he results show that,Northeast revitalization improved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 the northeast area and narrowed the energy efficiency gap with high efficiency area;and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did not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expanded the gap.Investigated its reason,we believed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to develop resource-based industries,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is commit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high energy intensive growth model.In addition,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market level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regional energy efficiency.

Key words: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Energy Efficiency;Northeast Revitalization;West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9753(2015)10-0146-09

作者簡介:鄧健(1975-),女,吉林財經大學教授,博士。

基金項目:教育部項目(項目編號:14YJA7900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71403098)

收稿日期:2015-06-15修回日期:2015-09-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日本黄色a视频| 欧美精品另类| 精品人妻AV区|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a亚洲视频|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夜色91|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成人在线欧美| 免费播放毛片|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制服丝袜 91视频|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亚洲91精品视频|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高清国产在线|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基地|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精品国产www|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99|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日韩视频免费|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天堂亚洲网|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色|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麻豆国产精品| 啪啪国产视频| 一级毛片网|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日日拍夜夜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