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襦心
2016年新年前夕,備受矚目的國家游泳運動員寧澤濤個人官網即將在網易正式上線!個人主頁的推出,又給寧澤濤粉絲在喜迎新年之余增添了新期盼。在剛剛落幕的2015年12月30日網易有態度人物盛典上,寧澤濤還獲得網易年度“最有態度體壇新榜樣”這一殊榮,作為2015網易品牌形象大使,寧澤濤將借助網易這個平臺,向將近4億網友傳遞榜樣的力量。寧澤濤表示,個人官網將在新年推出特別活動——“21天堅持一件小事”,屆時寧澤濤將在活動中分享自己的新年目標和他每天堅持的進度,鼓勵眾多網友用21天完成一個小目標,倡導大家從小事做起,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中的冠軍。

“最有態度體壇新榜樣”寧澤濤個人官網落戶網易,并成為網易奧運形象代言人。
近年來,包括寧澤濤在內的多名中國游泳運動健兒獲得了國內外廣泛關注。網易此次打造寧澤濤個人官網,目的在于借助國內游泳等項目的超高關注度及明星運動員的影響力優勢,集結優質賽事資源,發揮平臺優勢,將明星運動員的關注度轉化為對奧運賽事傳播、對全民運動的推廣。相信在未來,體育運動將不僅局限于賽場,還將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態度。
拼,在面對人生困境時
在對寧澤濤的報道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表述:天賦異稟,早在14歲就進入了海軍游泳隊,2014年在仁川亞運會嶄露頭角時也才剛剛二十出頭……似乎這顆冉冉升起的游泳之星,是上天的寵兒,一路順風順水。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運動員中,寧澤濤是較為少見的體弱多病型。雖然父母頗有遠見地為他起了個“水汪汪”的名字,但直到7歲,寧澤濤還沒法克服怕水的毛病,連洗頭都會哭鬧。而且胃腸吸收功能弱,平時只能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送他去學游泳,據說完全是父母為了讓他強身健體,掌握一項生存技能。
先天體質弱,在訓練的時候卻讓寧澤濤吃盡了苦頭。比如讓寧澤濤聲名鵲起的是自由泳,但其實他最早主攻的卻是蛙泳。他的啟蒙教練郭紅巖曾說:“蛙泳和其他三種泳姿都不一樣,蹬腿時是勾著腳的,其他泳姿都是繃著腳打腿。寧澤濤的腳腕柔韌性好,一般人勾腳時,腳面和小腿呈90度,他能達到70度。這樣的話,受到的水的反作用力大,就能游得快。”
但在訓練中,寧澤濤卻受到了右膝骨頭鈣化的困擾,該癥狀從他生長發育的時候開始,直到19歲時才痊愈,使他在每一次訓練、走路時都疼痛難忍,而蛙泳又必須蹬腿發力,這讓他不得不專攻短距離自由泳,沒想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此外, 他還遭遇了手臂骨折、兩次胸椎關節錯位紊亂等意外傷病。第一次參加全運會取得名次時就與發燒相伴。每次高強度訓練或大賽后,他還會因為過度消耗體能,而引發淺表性腸胃炎,上吐下瀉。最黑暗的還有2010年因貪食火腿腸而誤服興奮劑遭禁賽。他回憶說:“那是一段最黑暗的日子,沒有人同情你,幾乎所有的人都用質疑的眼光在看你。當時險些就不練了。”
那時他的成績不突出,沒有人在乎他練還是不練。他父親的頭發也在那段時間全白了。而寧澤濤想到自己14歲起離家出來練游泳,10多年的游泳生涯,不忍放棄。于是告誡自己,是男人就應該哪里摔倒哪里站起來。
海軍游泳隊總教練葉瑾曾經半開玩笑說:“練寧澤濤就好像是在練病人,練他一個人就好像在練幾個人,他總是會出不同的難題來考驗我,我必須要及時應對,調整掌控他的訓練情況。” 他的父母,也后悔過讓他走上游泳這條路。而寧澤濤在這些磕磕碰碰中,表現得卻很man。他認為是挫折磨煉了他的意志,讓他變得更加強大,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拼,在面對嚴格管理時
寧澤濤的主管教練葉瑾,以務實、敬業和嚴厲著稱。近乎軍事化的管理和強化的訓練,也給寧澤濤打下了良好的自律基礎。他在接待記者采訪時曾說:“隊里規定周一至周五不能用電子產品,只有到了周末才能給家里打電話。平時被子要疊得方方正正,桌子要收拾得干干凈凈,撲克都不讓打,只能看書看電視,最晚9點半必須上床睡覺。”直到仁川亞運會后,寧澤濤才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電腦。在世游賽前的墨爾本外訓,寧澤濤每天凌晨4:30就要開始一天的訓練。當時 央視記者的鏡頭跟蹤到了他外訓的情況,稱寧澤濤在那五周時間里練得三次嘔吐多次抽筋。寧澤濤自己則說:“當時水溫只有4-5度,在水里感覺還好一些,在岸上的感覺真是冷得頭皮發麻。可是那段時間訓練效果非常好,每天早上起來都有挑戰新高度的沖動。”
有句老話說:你把時間用到哪里,成績就在哪里。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卻知易行難。所以但凡成功者,必然是一個能夠嚴格自我管理的人。此路無捷徑。正如寧澤濤自己所言:“人生需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學會努力,學會堅持,學會接受。用心甘情愿的從容態度,相守每一段沉默的時光。全情付出,滿懷期待,那些生活中看似曾經對你的虧欠,終將成為對你最美好的祝愿!”“讓你難過的事情,總有一天,你會笑著說出來。”據說,這就是“冠軍心”。
拼,在面對壓力時
仁川亞運會奪得四金后,寧澤濤一舉成名,也引發了不少質疑之聲,亟待在更具含金量的大賽上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為了世錦賽100米自由泳,他蟄伏了一年,艱苦訓練。當大賽來臨時,壓力驟增。在檢錄處的時候,壓力和緊張的加碼讓他自己都有些震驚。盡管說進入決賽不在乎名次,不要去在意結果,但他非常在意自己能不能再次游進48秒。畢竟兩次游進48秒,都是2014年的事情,2015年他并沒有游進過48秒。后來讓寧澤濤甩開壓力包袱的還是“拼”。他的外教讓他一場場去拼,他在比賽中也只是考慮接下來該干嘛,只是想著去拼。于是背負著眾人期待的寧澤濤并沒有發揮失常,而是在決賽中展示了他和壓力對抗的能力,最終將自己的名字載入了史冊。在談到奧運會時,他希望自己不僅能夠拿到金牌,在比賽上還能實現突破。“希望在奧運會上或者是在今后的比賽場上能突破自己的47秒65的亞洲紀錄。”
拼,在面對誘惑時
世錦賽奪得自由泳金牌后,寧澤濤成為了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偶像。被認為要身材有身材,要相貌有相貌,要成績有成績,還處在繼續出成績的黃金年齡,正是體育營銷最熱衷的優質選手。關注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云傳媒董事長李璐甚至作出大膽預測,認為未來5年,寧澤濤每年僅“女粉絲經濟”的規模就能達1億元,5年能帶來共10億元收入,商業價值甚至能夠超過前輩姚明、李娜和劉翔。這個時候能不能頂得住誘惑,決定了寧澤濤的路能走多遠。
而這個軍人出身的小伙子,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于90后的刻板印象。網易公關部門曾私下告訴記者,寧澤濤并不喜歡“小鮮肉”“國民男神”這樣的稱呼,更無意時尚圈。他平時出來參加商業活動,都是選在星期日,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出來。2015年央視春晚,寧澤濤本將和鹿晗、吳亦凡和陳偉霆一同獻唱“致青春”環節,但由于節目時長等種種原因,導致這個節目徹底取消。而寧澤濤和教練反而感到高興:“對于春晚,我們上不上其實是無所謂的,上也好,不上也好,本來就沒有這種想法,這下正好可以解脫了。”
他寧愿大家叫他多年來的外號“包子”,因為“我愛吃包子,也喜歡包子有內涵。做人最重要的是內涵。”
寧澤濤的人生態度,正如他在2016年發的第一條微博中所寫:“如果失去了熱忱,靈魂就不再年輕。新的一年,我選擇繼續拼搏,努力前行,為自己的選擇不后悔!認真做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選擇;二是明白如何堅持;三是懂得如何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