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心
連榮華是廈門市一名普通的農婦,可她卻面臨著錐心泣血的殘忍選擇。她的兩個兒子相繼被查出患有慢性尿毒癥。幸運的是,她的腎符合條件,可以移植給兩個兒子;不幸的是,一顆腎兩個兒,這讓身為母親的她該如何抉擇……在連榮華感動人心的母愛中,一場生命的禮讓悄然發生……

一顆腎兩個兒,一顆糾結的母親心
李秀開和連榮華是福建省泉州市前黃鎮鳳北村一對普通夫婦,兩個兒子李海清和李海松都很懂事。孩子很小時,夫妻倆就外出打工,希望多賺點錢,把兩個兒子都送入大學校園。
2009年,大兒子李海清考上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2010年,小兒子李海松考上海南瓊州學院軟件工程專業。李秀開夫妻頗感欣慰,以為終于苦盡甘來,不曾想厄運卻不期而至……
2011年,正讀大三的李海清開始覺得身體非常不舒服。9月12日是中秋節,李海清給媽媽打電話,告訴母親自己這幾天突然感到全身無力,在學校醫務室治療幾天情況沒有好轉,于是去四川南充市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做檢查,經醫生確診,他患有尿毒癥,已到中期,需要透析后根據身體情況換腎,這樣他的病還有治好的可能。這個消息如同晴空霹靂,讓一家人頓時慌亂起來。為了讓兒子安心治病,夫妻倆于2011年12月為李海清辦理退學手續。可是李海清的病越來越嚴重,從1周透析2次變成1周透析3次。夫妻倆帶著李海清奔波于全國各地的醫院。
兒子的病像一塊大石頭一下子壓在了李秀開夫婦的胸口上。聽說經過透析后換腎就可以治好,夫妻倆決定把兒子從老家泉州帶到廈門,邊打工掙錢邊為兒子治病。夫妻倆在廈門沒有親戚朋友,就在市區房價最便宜的地方租了一小間房。除了兒子住院透析的費用,房租、吃飯、水電都要花錢,積蓄花光了,他們只能向親戚朋友借錢。
弟弟李海松知道家里為了給哥哥看病傾盡所有,主動對父母說:“你們全力照顧哥哥,我的學費和生活費我會自己想辦法的。”看著懂事的小兒子,連榮華眼睛紅了,她只能拼盡全力為兒子治病。
2013年11月21日,讀大二的李海松感到身體不適,他獨自去海南三亞農墾醫院檢查,結果竟也被查出慢性尿毒癥!他親眼見到哥哥這幾年被病痛折磨,他不想父母再一次傷心,于是決定瞞著家人。可是面對各種治療費,他瞞不下去了。正帶著李海清在廈門打工求醫的李秀開聽到這個消息,頓時感到天旋地轉,連榮華更是驚嚇得昏厥過去。
為了照顧小兒子,李秀開夫婦把李海松也接到身邊。夫婦倆一邊打工一邊帶著兩個兒子做透析,周一、周三、周五,他們陪著李海清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做透析,周二、周四、周六則陪著李海松在廈門市中醫院做透析。高昂的透析費很快就讓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四處欠債。
連榮華有一次在工地上聽別人說透析治標不治本,若要徹底治療慢性尿毒癥,換腎是最好的選擇。連榮華咨詢了多家醫院后,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腎難求”。夫妻倆瞞著兒子偷偷去做檢查,李秀開有高血壓不適合做腎移植,而連榮華的腎臟卻符合配型條件,兩個兒子均適合。
2014年7月,在福州拿到檢查結果的連榮華萬分高興,她自豪地對丈夫說:“孩子就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把我的腎給他們!”看著充滿希望的妻子,李秀開嘆了口氣:“你一顆腎臟,兩個兒子,你給哪個喲?”連榮華呆住了。后來,連榮華找到醫院,告訴醫生自己要把兩個腎給兩個兒子。醫生像看怪物一樣看著她,說:“醫院規定不允許移植同一個人的兩顆腎臟,這是違法的!”連榮華想,自己只能移植一顆腎,那另一個孩子怎么辦呢?
當兩個兒子知道母親要舍命把自己的兩顆腎都移植后,兩人堅定地對母親說:“媽,你再這樣,我們都不去做透析了,就在家等死。”兒子的威脅讓連榮華徹底清醒了,她知道自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在兩個兒子中二選一。
手心手背都是肉,
割舍哪邊都是疼
在廈門市枋湖社區一個20平方米的破舊出租屋內,連榮華已經好幾天沒有吃下一口飯了,每天看到兩個被病魔折磨的兒子,淚水就一遍遍滑過她布滿皺紋的臉龐。李秀開見妻子流淚,不停地埋怨自己:“我為什么就有高血壓呢!我愿意拿自己的命去換兒子的命。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另一個孩子去死啊!”聽到丈夫的話,連榮華的心更痛了。兩個兒子都是自己十月懷胎的親生骨肉,自己的這顆腎該給誰呢?
大兒子已經患病3年了,這個病讓他中斷學業,變成了一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玻璃人”。但是李海清特別懂事,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他從1年前開始就偷偷出去找工作,酒店服務員、快遞公司點貨員,只要人家愿意給他活干,他來者不拒。盡管如此,用工單位一旦發現他患有如此重病,就婉言拒絕他,所以他往往一個地方干不到1個月就得換工作。想到兒子帶著重病都要拼命賺錢治療,自己又豈能斷絕他生的希望呢?連榮華想把自己的腎移植給大兒子,可那樣一來,自己又該如何面對小兒子?
小兒子李海松也是個乖巧的孩子,即使生病了也不愿退學,一邊做透析一邊繼續學業。如今眼看都快大學畢業了,如果沒有腎臟讓他活下去,他這么多年堅持寒窗苦讀都將功虧一簣。小兒子剛考入大學時,曾豪言壯語對連榮華說:“媽,等我畢業賺錢了,就回泉州老家給你們蓋棟新房!”回想那時小兒子臉上陽光燦爛的笑容,連榮華的心如刀割般疼痛。難道自己能讓這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孩子就這么死去嗎?她做不到。
那就把腎給小兒子吧,他年輕些,又是弟弟,哥哥應該讓著弟弟。可一旦想到這里,大兒子李海清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就如放電影般在連榮華的腦海里不停地播放。她記起海清小學三年級的暑假,他們夫妻把兩個兒子都接到自己打工的地方,白天很早就出去上工,夜幕降臨才風塵仆仆地趕回租住的小屋給兩個兒子做飯。可有一天,當他們匆匆趕回家后,竟發現飯菜已經做好了,兩個孩子正一邊做作業一邊等著自己歸來。燈光下兩個小小的腦袋、桌上三盤黑乎乎的菜,此情此景如刀刻般深深印入連榮華的腦海里。弟弟說這些菜都是哥哥做的,自己只是幫哥哥洗菜而已。連榮華摸著李海清的頭含笑道:“哥哥就是哥哥,真是弟弟的好榜樣、爸媽的好幫手!”
連榮華和丈夫文化程度不高,別說輔導孩子學習,就連自己都只能在建筑工地當泥瓦工來賺取生活費。李海清卻從來不要他們操心,年年考班級第一,還輔導弟弟學習。這個只大1歲的哥哥仿佛是個小家長,替父母照顧著弟弟,無怨無悔。自己這個做母親的不但沒有能力治好他,甚至想讓他把活下去的機會也讓給弟弟,自己對得起孩子嗎?想到這里,連榮華自責不已。
究竟把自己的腎移植給哪個兒子呢?連榮華糾結了好長時間,卻一直沒有答案。時間一天天流逝,醫院不止一次提醒,這樣拖下去,如果中途出現什么問題,就錯過了最佳手術時間。可是連榮華仍舊拿不定主意,手心手背都是肉,割哪塊肉都會讓自己痛不欲生。她捐給大兒子,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小兒子去死;捐給小兒子,就等于自己親手剝奪了大兒子生的希望。無論哪種選擇,都讓連榮華有著錐心之痛。如果可以選擇,她寧愿自己去死,也不愿面對這樣一個兩難的選擇。
由于長期思緒不寧,連榮華在上工的時候,一不小心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當工友們跑到她身邊時,她卻哭著說:“趕緊送我去醫院,可千萬不能傷到了腎啊,那是要留給兒子的。”大家一聽也慌了,七手八腳地把她送到醫院。到醫院檢查后一切正常,連榮華懸著的一顆心才放了下來。
經歷了這件事,連榮華感到,兩個兒子的命此刻都在自己身上,盡快移植腎臟給兒子已刻不容緩,她再也經受不起任何的意外了。可是捐給誰,依舊是個令連榮華糾結的難題。
手足情深,
那是生命的最高禮讓
李海清和李海松早已從父母的言談舉止中知道了真相。捫心自問,兄弟兩人都在企盼,母親要是能選擇自己就好了。可是他們誰也不愿主動開口找母親要那顆救命的腎,這樣做等于是為難父母,即使能活下去,也會讓父母傷心,何況自己再無顏面對那個被自己“殺死”的親兄弟。所以,他們一直在等母親做決定。
被選擇自然是幸運的,若沒有被選擇,他們也暗暗發誓絕對不會怨恨父母和那個能活下去的兄弟。可是他們才20多歲,人生的美好還沒開始領略,就因患重病要朝著死亡奔去,這事放在誰身上都會讓人心有不甘。何況如今有一個活下去的希望就在眼前,任誰也不愿輕易放手。
那段時間,家里的氣氛異常緊張,大家都生怕說錯一句話,讓全家人心里難受。所以不管做什么,全家人都是安靜地進行,默默地吃飯,默默地治病,每個人的心里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連榮華一家租的房子小,臥室中間僅用一塊破舊的布簾隔開,分別放著兩張床,父母一張床,兄弟兩人一張床。每晚,兩邊的木板床都會時不時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有時還會聽到彼此的嘆息聲。可是第二天,每個人又都會裝著若無其事。
2014年8月的一天,李海清又一次透析后,感到自己的病已經越來越嚴重了。李海清自己是學醫的,他深知,自己已經患病3年,透析3年了,就算現在換了一顆健康的腎,他也不能像個正常的男子漢那樣成為家庭的頂梁柱。何況,自己已經退學了,連個大學畢業證也沒有,就算痊愈,如何能找到好工作,讓父母安享晚年呢?而弟弟李海松不一樣,他患病才1年,透析也才1年,而且還堅持拿到了大學畢業證,只要身體健康了,他就能像正常人一樣幸福地生活下去。弟弟可以照顧父母,可以生兒育女,可以用知識改變命運。望著弟弟那張洋溢著青春的臉龐,李海清悄悄做了決定。
兩天后,李海清趁弟弟出去治療時,忍著眼淚對母親說:“媽,你把腎給海松吧。”連榮華的淚水頓時奪眶而出,可她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是不解地看著大兒子。李海清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好一會兒才說:“我是學醫的,我很清楚,弟弟的病情比我輕些,移植后治愈的希望更大,我愿意讓他好好活下去。”說完,這個患病3年來都沒怎么流淚的男子漢,靠在墻上默默抽泣起來。連榮華如遭萬箭穿心,可她無言以對,只能如小時候那樣輕撫兒子的頭發,任淚水肆意流淌。
幾天后,李海松又悄悄對母親說:“媽,你把腎給哥哥吧,他已經患病3年了,再也拖不起了。我年輕,病也輕些,我可以再等的。”連榮華又一次淚如雨下,只能將小兒子緊緊摟在自己的懷里。
短短1個月,連榮華為了把腎給哪個兒子,幾乎流盡了此生的淚水,終于,她下定了決心。也許學醫的大兒子說得更客觀,與其冒險,不如讓小兒子能踏踏實實地活下去。可是自己的心為什么這么疼?海清是自己與丈夫的第一個孩子啊,沒有人知道他出生時,曾帶給自己多么大的喜悅,是他第一次讓自己感到作為母親的驕傲和快樂。可是如今,自己真的要親手斷送他的生路嗎?
即使萬般不舍與難受,生活依然要繼續。連榮華終于決定和小兒子李海清一起去福州總醫院做移植手術。一路上母子兩人誰也沒有說話,可越臨近醫院門口,連榮華的腳步似乎就越沉重。由于連榮華有幾項指標不符合移植條件,需要進一步調整,因此只能等待。
經過幾個月的調理和治療,連榮華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醫院定于2015年3月26日為連榮華和李海松做腎臟移植手術。
2015年3月24日,李海松已經入院了,連榮華第二天也要入院。凌晨3點,連榮華還在床上輾轉反側。黑暗中,里間的大兒子突然輕輕地問了聲:“媽,你還沒睡嗎?”連榮華不敢吱聲,趕緊靜靜地躺著,任眼淚打濕枕巾。李海清卻接著說:“媽,等弟弟病好了,娶個媳婦生個娃,給你們養老送終……”連榮華徹底心碎了,她不敢接話,只能死死地咬著被角……
2015年3月26日對連榮華來說,也許就是生離死別的一天。手術前,李海松表情十分凝重,他緊緊拉著哥哥的手,卻說不出一句話。也許此刻再多的語言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沒有什么比獻出自己的生命更讓人感激。李海清卻仿佛明白弟弟的心意,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說:“海松,勇敢點,我會等你們出來的。”
手術整整做了8個小時,李海清在手術室外從早上8點一直等到下午4點,大家都勸他先去休息,有消息再通知他,可倔強的他卻一直守候在那里。手術室里不只有弟弟的希望,也有他的希望。值得慶幸的是,李海松的移植手術很成功。
經過半年的調理,李海松和連榮華的身體都恢復得不錯,尤其李海松的身體狀況顯得非常好,他可以在家里做些簡單的家務活了。而李海清仍在等待奇跡出現,現在每周都要去醫院做透析,但他很欣慰,因為弟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下去了。
母親欲割兩個腎分給兩個兒子的消息經過媒體曝光后,連榮華一家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連榮華濃濃的母愛和這場生命的禮讓,感動了無數人。經過熱心人士的多方聯系和社會幫助,2015年12月上旬,長沙市某醫院有顆適合的腎源正在與李海清進行匹配。我們衷心祝愿他能配型成功,歷盡生命的風浪波折后,堅強地生活。
(責編/方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