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明
為了更多地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改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早在2002年,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就在全省各地嘗試建立立法聯系點,在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上進行積極的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 嘗試建立立法聯系點
立法法修改之前,甘肅14個市(州)只有省會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2個民族自治州和7個民族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才有制定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及變通個別法律法規的權力。11個市、79個縣的人大機關與地方立法工作基本上沒有接觸過。立法,對這些地方的公眾更具有一層神秘的色彩。甘肅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有54個少數民族,各地的生產生活習性千差萬別,他們對法律法規的利益訴求也就不盡一致。加之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生活習俗的差別,對法律法規及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理解、認知程度也就不一樣,特別是對綜合性法律法規的利益訴求更有具體區別。為了盡可能地體現各方意愿,2002年9月甘肅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向主任會議建議,開展立法聯系點工作。經主任會議討論決定,選擇武威市涼州區、永登縣、永靖縣、臨洮縣、靜寧縣等5個縣級人大常委會作為首批地方立法聯系點。由于各立法聯系點積極配合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的立法調研,征求對法律法規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了許多“更接地氣”的“真知灼見”。為此,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又將立法聯系點由5個增加到10個。
二、立法聯系點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為了使立法聯系點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省人大常委會地方立法聯系點工作制度》,并在實踐中抓好落實:一是要求立法聯系點組織對省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及年度立法計劃提出意見建議;二是各聯系點對甘肅省地方性法規(草案)和全國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見,提出修改建議;三是有立法權的市,自治州、自治縣所在地的基層立法聯系點,對本市、自治州、自治縣報請省人大常委會批準的法規(草案)及法規性決定(草案)提出意見建議;四是參與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組織的立法調研和課題研究等; 五是反映基層組織、群眾提出的立法建議和要求;六是協助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開展對地方性法規實施情況的調查、評估,及時反映法規實施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議;七是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協助本地人大常委會開展有關工作;八是對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制度要求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確定一名副主任、確定一個處室和一名干部專門負責立法聯系點的工作;要求各立法聯系點(市、縣、區)人大常委會要有一名副主任、法工委負責人和一名干部負責聯系點的工作。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負責向基層立法聯系點寄送或者通過專門信息平臺發送法律法規(草案)、法規性決定(草案)、立法背景資料和其他需要征求意見的文件。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應當充分重視基層立法聯系點所提出的重要意見建議,在有關立法調研報告、審議意見或說明中予以反映。同時,要求省人大常委會及其工作機構關心和支持基層立法聯系點并做到每年為立法聯系點舉辦一次立法培訓;每年為立法聯系點劃撥必要的工作經費;邀請基層立法聯系點負責人或工作人員旁聽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列席立法工作會議,參加業務培訓等活動。常年向各聯系點寄送《人大研究》《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公報》《人民之聲報》、法規匯編、立法技術規范等相關學習資料,幫助基層立法聯系點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由于領導重視,制度落實,近年來,全省10個立法聯系點按照省人大常委會的要求,先后約有3000多人參與了立法活動,對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省人大常委會發出的200多件法律、法規草案征求意見稿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電話等形式,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約2600多條,撰寫立法研究文章80余篇,有效地推進了地方立法工作。
三、做好立法聯系點工作的若干建議
1.要設立相對穩固的立法聯系點工作機構和人員
建議全國人大或地方人大在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時,應出臺相應配套制度,規定相應的職責,提出工作要求。特別要求在立法聯系點工作的“總控室”——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要有專門的人員常年負責并堅持做這項工作。各市、縣、區的立法聯系點在人大換屆以后,應該及時確定聯系點工作領導小組及其工作人員,以保證這項工作的長效性。
2.建立、完善立法知識的培訓和普及機制
目前,在基層設立的70%以上的立法聯系點的工作人員具有法律專業背景的很少,參與過地方立法實踐的人員更少。為此,人大立法部門應建立健全立法培訓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立法聯系點工作人員和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在每年的立法項目確定后,應通過分期分批安排部分人員到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跟班作業、吸收立法聯系點的同志旁聽常委會、組織專門的業務培訓等多種途徑提高立法聯系點相關人員的素質,使其勝任工作,確保立法征求意見工作任務高質量地完成。
3.科學選點,使立法聯系點布局更加合理
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應當具有代表性和多樣性,兼顧城市與農村、平原與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區與城市和散居地區、政府部門與司法機關、企業與社會組織等。要不拘泥于目前只在個別市、州、縣(區)或人大系統內設點,可以將具有一定行業或區域代表性的、社會公信力比較強的學校、科研機構、企業、社區、鄉村以及對地方立法工作頗有見解的公民個人等確定為聯系點或聯系人,使征求意見和建議的渠道更加多樣化。
4.建立立法信息公開反饋制度
目前,立法機構與立法聯系點之間信息還不完全對稱。為了方便立法聯系點及廣大公眾掌握立法動態和相關信息,人大立法部門一是要通過媒體向公眾公布征求五年立法規劃項目和年度立法計劃的信息;二是通過媒體及時向公眾公開法規草案并征集意見、建議;三是及時將法規草案文本發送相關單位和個人征求意見;四是立法機關應當對征集到的公眾意見和建議及時認真地歸類整理、分析研究,對科學、合理的意見建議,應當予以采納并作出回應。
5.建立立法聯系點的績效考評制度
省人大常委會應當根據平時工作記錄對照考評量化標準,綜合基層立法聯系點自我評議和省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評議意見,提出考評等次及意見,報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辦公會議定。考核結果通報全省各基層立法聯系點及有關市、區、縣人大常委會。對考核優秀的基層立法聯系點省人大常委會要給予獎勵,對不合格的視情要取消立法聯系點。
(作者系甘肅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備案審查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