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英,邢百梅(開封市祥符區農林畜牧局,河南 開封 475000)
小麥莖基腐病發病環境及預防措施
董海英,邢百梅
(開封市祥符區農林畜牧局,河南 開封 475000)
從發病田塊的菌源、整地、播種、管理及氣候因素等幾方面進行分析,探討了小麥莖基腐病在祥符區的發生規律并提出了科學的防治方法。
小麥;莖基腐病;發病環境;環境條件;預防
2016年祥符區部分麥田發生了小麥莖基腐病,并在4月底至5月初出現了植株枯死、白穗現象,多表現為抽棵死(一株小麥整株枯死,或一株小麥主莖和分蘗中僅有1個枯死),極個別表現為點狀或片狀死,且在地頭處較多。與2015年相比,病田病株率增加,病田嚴重度增加,枯死植株出現早10d左右,危害程度有所增加。據了解,2016年其他地市麥田小麥莖基腐病發生也重于2015年。
對發病田塊的菌源情況、整地情況、播種情況、管理情況及氣候因素等進行了分析,研究了小麥莖基腐病在祥符區的發生規律,并提出了科學防治方法。
1.1 土壤中病殘體
調查表明,2015年發生小麥莖基腐病的麥田2016年仍會發生,并且比較嚴重。2015年沒有發病的周邊臨近地塊,也出現了零星病株。
1.2 整地質量
連年秸稈直接還田但沒有采取深耕措施的麥田發病概率大,病株率高,采用機械深耕技術且耙細、耙勻、無明暗坷垃、上松下實的麥田發病概率小。
1.3 播種
播種早、播量大、播種特別深的麥田發病概率大,病株率高;同一區域,種子采用包衣技術的麥田病株率相對較低,發病程度也較低;采用土壤藥劑處理的麥田發病概率低。
1.4 管理
播種時水分不足、整個春季沒有澆過水或只在返青期澆過一次水的,土壤墑情不足、水肥供應不足的麥田發病概率大,病株率高,死穗現象出現早;同一區域,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防治效果較差和植株長勢弱、麥株苗腳不利落、病害嚴重的麥田,莖基腐病病株率相對較高。
1.5 品種
小麥品種不同,對莖基腐病抗性有較大差異。
1.6 氣象
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氣象因素表現為旱(秋旱、春旱)、冷(冷的早,冷的時間長)、秋冬寡照、春季階段性溫度變化劇烈等,對小麥生長不利,利于病害侵染、傳播。
2.1 秋旱,補墑種小麥
2015年9月份,祥符區平均降雨量僅20.4mm,較2015年減少181mm;10月1日至24日降雨量僅為12.0mm,較2015年減少5.4mm。在小麥適播期內,降雨量嚴重不足,要種好小麥,只有澆水補墑。全區麥田在播種出苗期普澆一遍,澆水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先澆地后播種,二是先種后澆“蒙頭水”。因2015年10月上旬有少量的降雨,部分農民搶墑整地播種,而后因干旱又澆水助苗出土。因此,與往年相比,蒙頭水澆得多,而蒙頭水是應變措施,澆水量不是特別大,久未下雨,造成一些麥田雖然表墑可以但底墑不是特別足,進而影響秸稈腐熟,影響小麥出苗、生長。
2.2 秋季降溫早,麥苗遭受疊加凍害
2015年11月22日,雪伴隨著強降溫來臨,小麥進入生理性越冬期,與往年相比,越冬期提前20多天。11月份總積溫只有211℃? d,比2015年少82℃?d,主要少在11月下旬(下旬減少70.5℃? d,下旬日平均溫度只有1.2℃),一些小麥葉片受到凍害。12月份總積溫117℃? d,比2015年同期只高出15℃?d。1月份的積溫只有22.5℃? d,其中1月上旬積溫35.5℃?d,比2015年同期低8.5℃? d;1月中旬總積溫只有1.5℃? d,比2015年低42.5℃? d,日平均氣溫在-1.5℃~3℃;1月下旬總積溫為-14.5℃? d,11d的時間內有8d的日平均氣溫在0℃以下,其中23日最低氣溫只有-11℃,日平均氣溫只有-6.5℃,小麥葉片再次受到凍害。
2.3 秋冬季寡照,小麥光合作用受影響
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陰、霧天氣的日數近30d,約占總天數1/3。光照不足、低溫,影響小麥的健壯生長。
2.4 春季干旱,氣溫變化大
2016年2月份無降雨,3月份只有3月6日一次零星小雨,4月份只有在6日、12日、16日、23日4次小雨,總降雨量不足30mm。而3-4月,正是小麥起身、拔節、孕穗、抽穗時期,是小麥營養生長、生殖生長并進時期,需水、需肥較多,干旱不利于小麥生長。為使小麥健壯生長,農民澆水補墑,2-5月,兩合土區的麥田平均澆水在2遍以上,砂土區的麥田平均澆水4~5遍以上。人為補墑受勞力、時間、水源、天氣因素的制約,難免出現超前或滯后現象,從而出現土壤水分時多時少或階段性空缺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麥健壯生長,降低小麥植株抗病能力,有利于病菌入侵和傳播蔓延。
進入2016年2月份,溫度逐漸回升,2月上旬積溫49℃? d,比2015年增18℃? d,旬日平均氣溫4.9℃,其中2月3日3.5℃,2月8日上升至9.5℃,小麥開始陸續進入返青期;2月中旬積溫52.5℃? d,比2015年低23.5℃? d,旬日平均氣溫5.3℃,旬兩端溫度高中間低,小麥在春暖還寒的天氣里生長;2月下旬積溫58℃? d,比2015年增12.5℃? d,旬日平均氣溫6.4℃,小麥返青速度逐漸加快。
3-4月溫度整體偏高,其中3月份積溫358℃? d,比2015年同期高33℃? d,4月份積溫546.5℃? d,比2015年同期高74℃? d。3-4月總積溫904℃? d,比2015年同期高107℃? d。但3-4月的溫度變化較大,呈現忽高忽低的情形。
由于溫度在“一驚一乍”中整體攀升,使小麥返青速度先快中慢后快,部分麥田出現一些無效小分蘗,小麥拔節速度前快中慢后快,導致小麥分蘗成穗率略低,苗腳不利落、苗基部通風透光不良,為病菌侵染植株及發生發展創造了條件。
小麥莖基腐病作為一種典型的土傳真菌性病害,其發生與發展程度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播期、土壤類型、土壤濕度、營養狀況等。
3.1 播期
播種早、播量大、播種深、群體大、通風透光不良的麥田發病嚴重,適當晚播可減輕病害發生。
3.2 土壤類型
發病麥田不受土壤類型限制,沙土地、兩合土地、淤土地各種類型的土壤都有,尤以黏性土壤最為普遍。常年整地質量差,特別是連年秸稈直接還田但沒有進行深耕的麥田發病重。
3.3 土壤濕度
小麥整個生長季節內,田間小氣候潮濕有利于病害發生。天氣干旱但澆水次數多或一次澆水量過大都有利于病害發生;在孕穗—抽穗—揚花期,降雨次數多但降雨量極小,僅能增加表土層土壤水分或田間濕度,也有利于病害的發生。
3.4 營養狀況
小麥前期長勢好但中后期因肥水不足等各種原因造成長勢衰弱的麥田發病重;冬前麥苗長勢弱且在越冬期、返青期甚至拔節孕穗期遭受凍害且較嚴重的麥田發病重;管理粗放,水肥跟不上,或水肥雖到位但其他病蟲害防治不及時或不徹底的麥田發病重;凍害、干旱現象嚴重的麥田發病重。
小麥莖基腐病的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4.1 農業防治
一是選用抗病品種。
二是輪作倒茬。和蔬菜、豆類等雙子作物進行輪作倒茬,一般2~3年。
三是精細整地。深耕細耙,足墑打畦,提高整地質量,達到“深、凈、細、實、平、足”的標準,為小麥生長創造良好的耕作層。
四是科學施肥。要注意合理搭配,注重有機肥和化肥合理配合,所用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大量元素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配合,特別注意補充一定量的鋅肥;底肥和追肥合理分配;土壤施肥和葉面追肥有機結合;分層施肥,特別是磷肥,確保耕層內肥料均勻。施肥量根據產量水平、地力水平、小麥需肥量等實際情況而確定。
五是適期、適量播種。根據土壤質地、氣候條件、品種特性、整地質量、肥水條件等適時播種,適量下種。采用機械播種,均勻下種,種子入土深淺一致,播深以3~5cm為宜。
六是適時澆水。根據小麥需水規律及生育進程,及時補充土壤水分,使小麥能夠順利出苗,健壯生長。
七是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將零星發病植株拔除帶離農田,集中銷毀;發病植株較多的麥田,秸稈不直接還田,經過腹還田或堆漚還田,從而減少土壤中的菌源數量。
4.2 化學防治
一是種子處理。拌種或包衣,可用多菌靈、戊唑醇等進行拌種。
二是土壤處理。發病嚴重的地塊,在整地時,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處理土壤,消滅土壤中病菌。
三是及時噴藥防治。返青至拔節期,噴藥防治紋枯病、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抽穗揚花期,噴藥補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蟲等病蟲害。殺菌劑可選用戊唑醇,或烯唑醇,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等。
[1] 周海峰,楊云,牛亞娟,等.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動態與防治技術[J] .河南農業科學,2014(5):114-117.
[2] 張長征,李新聯,李曉琳.小麥高產栽培技術[J] .種業導刊,2015(1):23-24.
[3] 李吉民,王璐,劉清瑞.小麥春季生育進程分析及應變管理技術研究[J] .種業導刊,2015(3):11-12.
[4] 王路遙,王超,申成美,等.引發小麥赤霉病和莖基腐病禾谷鐮孢菌的生物防治初探[J].麥類作物學報,2014(5):703-708.
[5] 董海英,邢百梅,曹振.小麥莖基腐病的發生與防治[J].種業導刊,2015(7):16-17.
本刊常用單位符號及換算
依據國家標準,本刊在刊發稿件中一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為便于讀者閱讀,現將本刊常用單位符號及其換算方法介紹如下:
1 長度單位:km=公里、千米, m=米,cm=厘米,mm=毫米;換算:1km=1000m,1m=100cm=3尺,1cm=10mm
2 重量單位:t=噸或1000kg,kg=公斤、千克,g=克,mg=毫克;換算: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500g=1市斤,50g=1兩
3 面積單位:m2=平方米,hm2=公頃,cm2=平方厘米;換算:1hm2=10000m2=15畝,1畝=667m2
4 濃度單位:1mg/kg,mg/L或mg·kg-1,mg·L-1,μL·L-1=1×10-6=1ppm,即百萬分之一,不用ppm和1×10-6表示
5 時間單位:“天、小時、分鐘、秒”分別用“d,h,min,s”表示
-本刊編輯部-
S435.121
B
1003-4749(2016)08-0019-03
2016-05-31
董海英(1967-),女,河南開封人,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