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種子管理站)
2015年,河南省種業發展保持了良好態勢,種業體制改革和種業監管等重點工作實現了新的突破,取得了顯著成效。審定推廣了一批優質、高產、高效、多抗新品種,篩選出了一批適合輕簡化種植、機械化作業的主要農作物品種,特別是適宜機械粒收的玉米新品種選育發展勢頭迅猛,為全省糧食實現十二連增提供了種子科技支撐。種業人才、技術、資源等要素正在規范有序流動,科企合作更加緊密,企業兼并重組速度加快,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和商業化育種模式正在形成,全省種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由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轉變邁出了堅實步伐。為了更好地推進河南省現代種業發展,現就2016年種子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作,實現信息互聯共享;加強行風建設,依法依規開展種子執法,打造一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的種子管理隊伍。
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河南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以下簡稱《種子法》),圍繞現代種業發展主線,以深化種業體制改革為動力,以提高創新能力為抓手,以依法治種統攬全局,扎實做好市場管理、品種管理、質量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努力實現品種選育有新突破,種子市場監管上新水平,現代種業發展有新進展,為河南省農業和糧食穩定增產提供可靠支撐。
繼續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推進種業領域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改革;搞好品種試驗、示范展示,篩選出一批適應機械化作業的優質品種;開展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和區域性種子違法行為專項治理活動,使河南省種子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加強種業信息管理工
開展“事企脫鉤”回頭看活動,探索建立成果權益分享、轉移轉化和科研人員分類管理機制,促進種業技術、人才、資源向企業流動。推進種業科企合作,建立產學研結合的研發創新體系,提升種業育繁推一體化水平。
認真落實新《種子法》,全面加強依法治種能力建設,按照《河南省農業廳關于開展2016年農作物種子企業監管督查行動的通知》(豫農種植〔2016〕3號)和《河南省農業廳關于開展2016年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檢查和區域性種子違法行為專項治理行動方案的通知》(豫農種植〔2016〕14號)文要求,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嚴查問題企業、問題品種、問題門店和種子集散場所。對轄區內持證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對種子集散場所進行重點排查。對存在嚴重問題的企業、種子集散場所,要聯合公安、工商部門依法查處,該吊證的吊證,該查處的查處,斬斷非法利益鏈條。
二是加大源頭治理,鏟除非法制(繁)種基地。開展省際間的聯合執法合作,對在外省制種的企業進行突擊性質量抽查和檢測,對沒有資質的企業生產的種子,堅決給予報廢,從源頭上把住私繁濫制和非法制種關口。
三是徹底整治區域性制假售假行為。針對當前相鄰省、市間的交界區域未審先推、制假售假等突出問題,完善聯查聯打工作機制,要堵死角、查漏洞,徹底根治區域性違法行為。
四是集中查處大要案,接受社會監督。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重點查處牽涉面廣、數額巨大、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種子案件,該移交的及時移交,堅決杜絕以罰代刑。對典型案件開展聯合執法,省市縣三級聯動查案,實行掛牌督辦,快查嚴打,及時向社會公開督辦結果,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國辦〔2015〕58號)要求,農業部和農業廳統一部署,省市縣三級分工合作,開展好大規模質量監督抽查,商品玉米種子質量檢測覆蓋率達到80%,商品小麥品種抽查覆蓋率達到90%,問題企業和問題品種實行全覆蓋檢查,其他作物抽查覆蓋率由各級種子管理部門自行制定。不具備檢測能力的市(縣)指定檢驗機構代為檢驗。對檢測不合格的企業要保存好檢測結果,完善證據鏈,為打擊品種侵權和制假售假提供依據。各級要對本轄區內企業小麥種子生產基地進行100%的檢查,對檢查不合格的小麥繁種基地要強制報廢;切實加強省外玉米制種基地巡查及抽查,在玉米生長關鍵時期,對品種真實性進行監管。
加強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管理,規范試驗審定程序,科學制定品種試驗評價體系,修訂品種審定標準,強化過程監管。啟動同一生態區引種備案,提高引種質量和效率。制定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管理辦法,加強登記信息和標準樣品管理。推行品種DNA鑒定和身份標識,加強新品種保護管理。加快品種更新換代速度,及時公布退出有重大缺陷、種性退化和未上交標準樣品的品種信息。
全省計劃安排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五種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擴大試驗容量,積極推進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綠色通道及三個聯合體試驗,制定試驗管理辦法,加強試驗過程監管。加強對試驗點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及監督,確保品種試驗科學、公平、公正、公開。根據生態區域,在18個省轄市和10個直管縣科學安排、合理布局主要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加強對審定品種綜合表現性狀的考察,提出品種利用指導意見,加快品種的推廣應用步伐。
根據國家種業政策,做好種業發展規劃和項目布局,及時申報種子項目;研究制定全省良繁基地布局方案,推進區域性良種基地繁育建設;加強對在建種子項目建設的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加快省級農作物品種綜合試驗站和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農業部支持,發揮科研育種作用;完善種子項目管理規章制度,規范項目建設,保障種子工程項目依法進行。
一是建立省、市、縣三級種業信息平臺和信息網點平臺,要與農業部種業信息平臺做好銜接。做好種業統計、種子生產、市場趨勢分析,撰寫種業發展年度報告,準確把握種子市場供需形勢。
二是建設種子管理大數據信息平臺,整合品種管理、保護、登記和種子生產經營及備案、標簽等信息,構建從品種選育到種子零售的數據鏈,用信息化貫穿種業管理全過程,提高管理效能。
三是探索互聯網+種業電商營銷模式,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品種展示示范體系,為企業推廣良種、農民選購良種提供信息服務。
四是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加強種業信息人員隊伍建設。
種子協會是聯系種業行政管理和種子選育者、生產經營者、使用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政府行業監管的參謀和助手,要加強指導,充分發揮好行業協會的職能作用。
一要加強會員單位之間的聯系、交流與合作。
二要加強行業自律,引導企業誠實守信,依法經營。三要搭建種業信息交流平臺,探索種業電商的營銷模式,為種業科技成果轉讓、新品種推介、新技術推廣和種子營銷提供服務。
行風建設常提常新,全省各級種子監管部門要繼續抓好2016年行風建設,按照全省農業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業廉政建設工作會議要求,結合種子管理工作職責,牢固樹立種業發展新理念,始終堅持行風建設常抓不懈,切實做到“管行業要管行風”。
一要廉潔自律,勇于擔當。圍繞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政風建設要求,抓好種業行風建設,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省政府20條意見要求,通過開展“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回頭看,把解決工作作風問題與企業訴求、農民需求結合起來,做到辦事公開透明,執法公正規范,服務便民高效,樹立公正廉潔、務實高效的種子行業新風氣。
二要提高素質,創新種子管理方式方法。把紀律挺在前面,把勤政廉政落實到行動中,加強學習,提高修養,針對當前種業發展新形勢,注重研究現代種業發展規律、破解發展難題,總結工作經驗,尋求工作突破,服務企業發展、維護農民利益。
三要落實目標責任管理,抓實抓好各項工作。圍繞新《種子法》賦予的職責,切實承擔種子管理的責任主體,要主動作為,建立權責明確、分工合作、運轉高效的監管體系。各試驗檢測單位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確保試驗檢測數據真實可靠。對種子管理和相關試驗、檢測機構和人員,未按《種子法》規定履行職責的,要堅決依法追究責任。各級種子監管部門要完善監管檢查和考核機制,加強種子管理執法機構的監督檢查,對未盡職盡責甚至參與生產經營的,要依法給予處分。監督檢查中發現不作為、亂作為、執法不嚴、處罰不力的,要依法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