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生懷抱幾曾開?

2016-01-25 09:57:27王強山
書屋 2016年1期

王強山

“湘陰三郭”是晚清以來對郭嵩燾及其胞弟郭崑燾和郭崙燾的稱呼。曾國藩曾對這兄弟三人有一句酷評:“湘陰三郭,論學則一二三,論才則三二一。”胡林翼也有過類似的看法,他曾對郭嵩燾笑稱:“君家兄弟,后者累而上,若汲長孺(汲黯)之積薪也。”意指老二崑燾之才干優于老大嵩燾,老三崙燾又優于老二崑燾。曾、胡的評價基本上符合實際。郭嵩燾長于學,為著述之才,留下了大量經學、史學及其他著作,是學問家與思想家。雖然郭嵩燾勇于任事,但他性格耿直,不諳于官場之道,為官處處捍格,以至于多次引退。郭崑燾與郭崙燾的學問不如長兄,但其行政能力、辦事才干十分優秀,在湘軍與太平軍長期作戰的過程,兄弟二人實際上支撐湘省十余年,成為湘軍后方的頂梁柱。然而一旦湘軍與太平軍戰爭結束,兄弟二人均功成身退,未曾顯達,所以在歷史上其知名度與影響力遠遜于長兄郭嵩燾。

同胞三兄弟都是重要的歷史人物,這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現象,而且兄弟三人都有進取之志,又常懷退斂之心,他們似乎又有相似的心路歷程。

歷史上兄弟三人并稱的似不多見。“三曹”是曹操與曹丕、曹植父子,“三蘇”是蘇洵與蘇軾、蘇轍父子。“公安三袁”指出生于湖北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三位文學家兄弟,“湘陰三郭”庶幾近之。兄弟三人都成為歷史上的杰出人物,探究他們的成長道路,不能不追溯其家世淵源與家庭教育。

郭家本為湘陰巨富,郭嵩燾說其曾祖父望湖公“善居積,富甲一邑,亦樂施與。沉厚敏捷,才氣沛然有余”。祖父輩兄弟六人中有一人為內閣中書兼協辦侍讀,四人為縣學廩生或生員。他們都是頗有學問和個性的人物,或仗義疏財,濟人之急,或精于事理,兼綜博覽,對其子孫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郭嵩燾的繼祖父郭世遵為縣學廩生,臨終前向其兄弟吟詩:“天既促我命,脈脈語不得,死者安足悲,生者各努力”,勉勵其努力向學。

郭氏兄弟的父輩也大多有學問,有見識,他們對兄弟三人的成長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叔父郭徵疇,字西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舉人。此人“勤敏精銳,遇事應機立斷,厘剔積弊,維持大體,略無引避”。伯父郭家陶,字鈞臺,貢生。他“沉練精敏,通知人情,而斬然一出于正。主持公事,務規久遠”。

郭另有一伯父郭家驥,字蘭友,候選布政司,“少負才氣,縱橫捭闔,詼奇自喜。晚乃折節為端謹,杜門不通賓客。而上自生民利病,國家制度律令,下至市場貴賤,言之歷歷不爽”。其經世致用的思想顯然影響了郭氏兄弟。

郭氏兄弟的父親郭家彪(1794—1850),字春坊,秀才出身,且精通醫理,是郭氏兄弟的啟蒙老師。郭家彪信奉道家的處世哲學,對此,曾國藩在《湘陰郭府君暨張安人墓志銘》中有一段描述:“生而溫約夷愉,與人無競。不茍為和翕,亦不為介介卓異之行。卒然投之事變,若不克辨其是非曲直也者。及夫群疑動劫劫,徐出一言折之,關開節解,風生冰釋。雖強辯者,常默然而內詘也。”父親的為人處世之道想必會在兒子身上產生一定的影響。

郭氏兄弟的母親張氏出生名門,系長沙張鵬振之女。張振鵬,字勵吾,嘉慶十八年(1813)優貢,以擅長書法聞名于世,與賀長齡、鄧顯鶴相友善。三郭的母親亦通詩書,也是兄弟三人的啟蒙老師,且生性克己奉人,對兄弟三人性格的形成有直接影響。

郭嵩燾(1818—1891),字伯琛,號筠仙,或署云仙。從少年時代開始,郭嵩燾就確立了以科舉進取功名的理想,雖非順利,卻始終沒有放棄。

道光十五年(1835)郭嵩燾中秀才,第二年求學于岳麓書院。在求學于岳麓書院期間與曾國藩、劉蓉、江忠源以及羅澤南等成為莫逆之交。道光十七年(1837)郭嵩燾鄉試中舉,年十九周歲。這年冬天,即赴京參加會試。可見郭在科舉仕途的起步階段還是相當順利的,但從參加會試到最終中進士卻遭遇了較大的曲折。從道光十八年(1838)首次參加會試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第四次會試得中進士,經歷了整整十年。

大多數舉子經過多次會試落第后,一般會選擇放棄,比如左宗棠,道光十二年(1832)中舉,此后六年內三次會試不第,遂不再參加。

郭嵩燾參加會試的十年正碰上了他人生中的雙重憂患,第一重憂患是有關個人和家庭的。郭家自曾祖以來,本為巨富,但自從“道光辛卯(1831)以后,連年大潦,所受皆圍業也,坐是益困于水”。郭家收入來源主要為田租,而湘陰連年水災,郭家租入銳減,家道遂中落。

郭嵩燾四次赴京會試,其家庭經濟負擔更趨沉重。每次落第,他只能以更加發奮攻讀來應對。為了擺脫經濟困境,他只好在會試之余去替人教館或充當幕僚。郭嵩燾曾于道光二十年(1840)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任浙江學政羅文俊幕僚,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湖南辰州(今沅陵)教館,道光二十六年(1846)赴江西吉安府,充知府陳源兗幕僚。

郭嵩燾的第二重憂患來自于國家與民族。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開始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鴉片戰爭期間,郭正好在浙江學政幕府,他耳聞目睹英軍的船堅炮利和綠營、八旗軍的不堪一擊,開始萌生對國事民瘼的憂慮。

這雙重的憂患既是壓力又是動力。一方面復興家業需要作為長兄的郭嵩燾成為頂梁柱;另一方面要實現“治國平天下”之志,也需要他會試及第。因此,科舉的道路雖然曲折艱難,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相比之下,仲弟崑燾兩次會試落第之后即告放棄。而季弟崙燾雖博洽多通,卻未曾進學,而一直致力于經世之學。

當然,與科舉考試相比,郭嵩燾的仕宦之路更顯艱難曲折。

道光二十七年(1847)進士及第以后,郭嵩燾入翰林院,似乎仕途前景一片光明。但不久母親、父親先后病逝,不能進京參加翰林院散館,謀派差事,直到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圍攻長沙前,郭嵩燾一直在湘陰居喪。

咸豐二年郭嵩燾力勸左宗棠、曾國藩出山,之后與曾國藩等籌建湘軍。直到咸豐七年(1857),郭嵩燾的主要職責是幫助湘軍籌餉,但朝廷并未授予其官職,實際上是充當曾國藩的幕僚。

從咸豐七年底起郭開始任職翰林院,入值南書房,幫辦僧格林沁軍務,到受命清查山東沿海稅務,前后只有三年時間。山東之行遭構陷,使郭嵩燾受到進入官場以來的第一次重大打擊。雖然返京后仍入值南書房,但已萌生退斂之志,遂于咸豐十年(1860)三月具折請病假回籍,在家鄉閑居兩年之久。這是郭氏官場生涯的第一次起落。

同治元年(1862)四月李鴻章署理江蘇巡撫,即向朝廷奏請擢授郭嵩燾江蘇司道實缺。五月一日,詔授郭蘇松糧道,任職八個月后朝廷改任郭兩淮鹽運使。兩個月后的同治二年(1863)六月,朝廷命郭嵩燾署理廣東巡撫。到同治五年(1866)五月交印,實際署理廣東巡撫兩年零七個月。郭氏這段任職蘇、粵的官場生源前后不到四年即告結束。

郭交卸廣東巡撫之職后,朝廷復授其兩淮鹽運使,雖是降職,卻是肥差,但郭退隱之心已決,遂乞病開缺回籍。這是郭氏官場生涯的第二次進退。

從同治五年(1866)決計引退,到同治十三年(1874)被重新起用,郭嵩燾在湘近十年之久,其間掌教城南書院,主修《湖南通志》,潛心治學著述,卓有所成。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進犯臺灣,朝廷需要重新起用一些懂洋務的人才,而郭嵩燾被李鴻章稱許為“精通洋務第一人”。六月初八日,詔命郭嵩燾入京陛見,六月二十五日,郭得此詔命。次日,赴友人宴。同席者年齡合計五百三十歲,以郭最小。一友人引《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另一友人指著郭說:“奉上諭進京,君當應之。”郭即補引《孟子》下文:“其間必有名世者。”郭的補引,一方面說明他政治上的謹慎與敏感,絕不敢以“王者興”來開玩笑;另一方面,又表明他雖閑居十年,但入世之心并未泯滅。《孟子》文中的“名世者”,即“命世之才”,郭歷來是以此自負的。第二次引退后,郭曾經宣稱“不復樂為世用”,但當朝廷急需用人,郭沒有太多遲疑,即于十月底兼程北上,十二月底抵達京師。

光緒元年(1875)二月,郭嵩燾得旨簡放福建按察使,七月詔命開缺,并任命為出使英國欽差大臣。十一月,又命郭署兵部左侍郎,并在總理衙門行走。光緒二年(1876)十月,郭嵩燾毅然以六旬之年、老病之軀出使英國,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任駐英公使。但是如同國內仕途不暢一樣,郭使英期間也是多方掣肘,矛盾重重。光緒五年(1879)三月郭自英、法返上海后抵湘。盡管朝廷和總理衙門一再催其北上任職,但這次郭退隱之心已決,從此以后在湘賦閑十二年,直到光緒十七年(1891)病逝。

郭嵩燾不到三十歲即中進士,步入仕途,到七十三歲去世,做官時間不到十五年,中經三次進退。而正是由于長期的賦閑,才能有時間和精力潛心治學,留下大量的著述。2013年湖南岳麓書社出版了《郭嵩燾全集》,計十五冊,八百余萬言。

郭嵩燾有四子(剛基、幼嶷、焯瑩、立瑛)。長子郭剛基(1849—1869),字紹筠,秀才出身,為曾國藩女婿。剛基擅詩詞古文及駢偶,工篆隸,旁及書畫,其七言律詩有杜牧之風,不幸年二十即英年早逝,著有《食筍齋遺稿》二卷、《食筍齋三體書》等。三子郭焯瑩(1872—1928),字子燮,嘗從王先謙游,曾講學湖南高等學堂(湖南大學前身),著有《楚辭集解》、《讀騷大例》等。

郭崑燾(1823—1882),字仲毅,號意城,晚自號樗叟。郭崑燾幼時也如乃兄一樣聰穎過人。三歲時母親張氏教其識字,七歲能作文。崑燾比長兄嵩燾小五歲,十二歲即與乃兄同補縣學生員(秀才),后就讀岳麓書院。道光二十四年(1844)鄉試中舉。次年隨長兄嵩燾入京參加恩科會試,兄弟二人俱不第。道光二十七年(1847)兄弟兩人再次入京會試,嵩燾得中二甲三十九名,賜進士出身。崑燾再次落第,從此不再入京會試,專心講求經世之學。

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圍攻長沙。湖南巡撫張亮基禮聘左宗棠與郭崑燾入幕,左主軍政,郭掌機要文字兼籌軍餉。張亮基升任署理湖廣總督,郭與左亦隨之至武昌。張巡撫對郭、左二人十分信賴與倚重,以至于言聽計從。不久,張亮基調任山東巡撫,郭與左遂返湘入巡撫駱秉章幕,郭仍掌巡撫機要文字及籌餉事宜。為了籌集軍餉,郭崑燾力排眾議,在湘省首辦厘捐。據李元度《郭君墓志銘》記載:“(郭)仿劉晏(唐代名相)引用士人法,明定規則,使商情不至壅閼,而侵牟之技亦無所施,行之十數年,卒夷‘大難’(指平定太平天國)。至今湖南各局流弊視他省獨少,君之力也。”

咸豐十年(1860),左宗棠奉命幫辦江南軍務,組建“楚軍”,入浙平叛。“于是湖南軍政,君一人專任十余年”(李元度語)。咸豐十一年(1861),駱秉章升任四川總督,繼任湘省巡撫毛鴻賓、惲世臨及李瀚章等仍十分倚重郭崑燾。據李元度《郭君墓志銘》記載:“(毛、惲、李)并倚君如右臂,君亦壹意以通下情,布公道為先務……君先后佐諸公,久于其位。其時,援軍四出,東則江、皖、浙、閩,南則兩粵,西則黔、滇、蜀,而曾文正東征之師,亦倚湖南為根本。列服安危利病及地勢險夷,將帥賢否,君皆往來心目中,算無遺策,用能以一隅力支大局,天下陰被其賜而不知。”李元度所論實道出了湖南在平定太平天國過程中的大后方地位,而湘省在左宗棠離開之后,作為幕僚長的郭崑燾實居樞紐之作用。同治三年(1864)湘軍攻破南京后,郭又籌餉白銀數百萬兩,使曾國藩、國荃兄弟得以還清欠餉,遣散軍隊。之后,郭崑燾便功成身退。三年后,劉崐接替李瀚章任湖南巡撫。時湘西“苗人”叛亂,劉崐強請崑燾出山,“苗亂”平,即辭歸。期間曾國藩多次請郭崑燾從征平“捻亂”,均遭謝絕。

十余年間,郭崑燾以經世之學成就一番事功,朝廷曾授予其國子監助教,晉內閣中書,加五品銜,后累晉四品京堂,加三品頂戴。

郭崑燾留有不少著述,主要有四種。其一為《云臥山莊詩集》八卷,卷前有張啟鵬序:“君雅不欲以詩名,而其為詩,兼備眾體,出入東坡、放翁、遺山,直躋唐賢之室,其必傳于后無疑也。”其二為《云臥山尺牘》八卷,郭在《自序》中稱這些信函“非獨以見區區精神運量之所存,異日談數年中事或亦有所考證焉”。其三為《云臥山莊別集》五卷,其四為《云臥山莊家訓》二卷。《家訓》多從郭崑燾一生治學從政的親身經歷中來,不乏真知灼見,為崑燾病逝后其子郭慶藩編輯刊刻。

郭慶藩(1844—1896),字孟純,號子靜。受其父影響,慶藩亦精通經世之學,以軍功在江、浙兩地任道員、知府,曾主持修浚京杭運河揚州段。郭慶藩是大學問家,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說文經字考辨證》、《說文經字正誼》等十七卷,《合校方言》、《莊子集釋》、《泊然庵文集》、《梅花書屋詩集》等四十六卷。其中《莊子集釋》是清代《莊子》考釋學中最杰出的著作,王先謙作序,光緒二十年(1894)刊印。

郭崙燾(1827—1880),字和叔,號志城,郭嵩燾季弟,因伯父郭家暾無嗣,以崙燾為繼。郭崙燾與兩位兄長一樣,自幼聰穎,率真耿直,博學多才,然不喜試帖之文,而有志經世之學。從太平天國起事到被平定十余年間,和仲兄郭崑燾一樣,歷任湖南巡撫都以之為左膀右臂。

道光二十六年(1846)郭嵩燾偕同郭崙燾、曾國荃赴吉安府充當知府陳源兗幕僚。郭崙燾時年十九歲,這是他首次離湘外出開闊眼界,但其才干很快得到眾人的認可。

郭崙燾任職湖南巡撫幕府十余年,主要工作是幫辦財政,曾主持岳州厘務,并整頓岳州救生局。李元度說郭“任榷稅助餉事凡十余年,所至必推求實際,厘剔弊端,而務曲體人情,故汔無怨者”。

郭崙燾早年亦胸懷大志,渴望建功立業。咸豐五年(1855)郭任職岳州,重陽節這天登上岳陽樓,觸景生情,寫下《九日登岳陽樓同丁稚璜太守作》。該詩格調高遠,直追唐宋諸賢。詩云:

九流爭赴水縈蟠,匯得平湖八百寬。

天迥魚龍噓月上,秋高鷹隼傍霄摶。

樓臺遺跡留丹火,江漢回波散翠瀾。

幾處溪山存舊物,哀歌拔劍倚欄看。

咸豐五年正值太平軍勢力最盛之時,岳州經此兵燹,滿目瘡痍。詩人哀歌登樓,拔劍倚欄,只見近處的樓臺已成遺跡,遠處的溪山僅存舊物。但年輕的詩人登高遠眺,“九流爭赴”、“八百湖寬”的浩渺境域仍收眼底,仿佛自己置身魚躍龍噓、鷹隼搏擊的奮斗空間。然而幾年之后,郭崙燾即萌退志。曾國藩、胡林翼及李鴻章等向有知人識人之名聲,他們都對郭崙燾十分欣賞,并一致認為其經世之才超過其兩位兄長,因而多次招其入幕幫辦軍務,郭均辭不就,不肯離開湖南。郭向他們解釋說:“某以病軀,出而隨俗,茍且任事,則負初心。若事事求實際,則精力稍欠一分,功效即虧欠一分,國與民交承其敝,故不為也。或乃指為高尚為懷,豈可知我哉?”郭崙燾與仲兄崑燾能得到當世如曾國藩、胡林翼及李鴻章等重要人物推崇,可見其才干出眾,要想仕途顯達并非難事。但他們不愿追求過多的功業,也許與長兄郭嵩燾前兩次被貶黜有關;加之多年身處湖南官場中心,他們得以看透官場之險惡、人事之復雜。以他們兄弟率真耿直的本性,勇于任事,只會多方掣肘,“出而隨俗,茍且任事,則負初心”。因此對于郭崙燾而言,體弱多病是托辭,退斂之志是實情,太平天國一旦平定,即告退隱。

郭崙燾工于詩及古文辭,著述有光緒十年刊本的《蘿華山館遺集》。后人中杰出的有孫郭德垂(1896—1980),民國時期著名的化學教育家;曾孫郭道暉(1928—〓),當代最負盛名的法學家和法治思想家之一。

郭嵩燾自駐英、法公使任上引退返湘后不久,季弟崙燾和仲弟崑燾于光緒六年(1880)和光緒八年(1882)先后謝世,郭嵩燾十分悲痛。悲痛之余,他對自家兄弟三人作了一番比較:

顧念吾兄弟三人,皆稍能讀書求有用之學。吾性卞急,于時多忤。意城(崑燾)稍能通方矣,而懷斂退之心,履貞介之節,終不肯一自試其用。君(崙燾)獨以才自喜,樂以其心與力推而致之于人,而亦終身望見仕宦戛戛然去之。其施也不遐,其欲以公之人,終亦閼而不流。情性固然耶?無亦有不達其志而因以自沮耶?當同治之初,天下蒸蒸向治,道固昌矣。君于是時,亦思奮而求效。夫君子之于世,固求有以自達。折沖尊俎與其效命疆場,等耳。不能達而強之政,既從政矣,而固多方遏抑之,使不得達,君子誠懼乎此也。《詩》曰:“終其永懷,又窘多雨。”君惟知之,而終不以一試,其斯可與言《詩》矣乎!

郭嵩燾一方面感嘆其兩位兄弟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是夫子自道。郭氏三兄弟遭逢亂世,又都滿腹經綸,極具才華與眼光,本應該都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然兄弟三人都是性情中人,率真篤直,不愿在多方遏抑下蠅營狗茍。崑燾、崙燾二人早將世事洞穿,而嵩燾在多次打擊下,用世之心難泯,報國之志未滅,左沖右突后最終還是落荒而逃。

郭嵩燾臨終前不久曾作《戲書小像》詩兩首,詩云:

傲慢疏慵不失真,惟余老態托傳神。

流傳萬代千齡后,定識人間有此人。

世人欲殺定為才,迂拙頻遭反噬來。

學問半通官半顯,一生懷抱幾曾開。

郭嵩燾用兩首小詩生動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一生,雖然一生懷抱無從施展,但自己留給世人的那些不合時宜的言論和思想,終究被歷史證明屬于遠見卓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青青草欧美|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日韩a级毛片|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91九色最新地址|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久久熟女AV|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欧美成人一级| 国产喷水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免费看|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58av国产精品| 国产91蝌蚪窝|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99精品视频播放|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成年人国产网站|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欧美综合激情| 国产不卡在线看|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内视频精品|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视频一区亚洲|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好吊日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二区视频| 亚洲天堂成人|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视频一区|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色香蕉影院|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欧洲综合|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日韩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丁香婷婷|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