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存 許娜麗 覃霄燕
探討咖啡酸片對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的療效
王海存 許娜麗 覃霄燕
目的探討咖啡酸片對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的療效。方法80例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實驗組患者采用咖啡酸片聯合粒細胞刺激因子治療,對照組患者單純用粒細胞刺激因子治療。經過1個療程治療后觀察兩組白細胞變化情況。結果實驗組顯效29例、有效10例、無效1例;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5例、無效9例。實驗組總有效患者39例(97.5%),明顯優于對照組的31例(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6.93±1.65)×109/L、粒細胞(5.11±1.43)×109/L、血小板(319.00±72.32)×109/L、血紅蛋白(119.00±7.96)g/L;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5.23±1.32)×109/L、粒細胞(3.61±1.23)×109/L、血小板(286.00±62.52)×109/L、血紅蛋白(103.00±6.86)g/L。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無效的患者在服用咖啡酸片2個療程后,白細胞上升明顯。結論咖啡酸片對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的治療,效果明顯,無其他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咖啡酸片;乳腺癌;白細胞;臨床療效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疾病,在女性人群中患病率較高,是世界性、全球性的常見疾病,發病率在不斷提高,發病機制較復雜[1]。乳腺癌通常采用手術方法治療,術后采用放療或化療輔助治療方法,放療治療藥物對患者的白細胞有殺傷作用,使白細胞減少,嚴重時會影響治療[2]。通過以往的研究表明,咖啡酸片是治療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常用藥物,效果明顯,詳細內容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80例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為女性,術后未進行抗腫瘤藥物治療,未放射治療,確診為非特殊浸潤型乳腺癌,化療療程在2周期以上,骨髓轉移瘤無明顯侵犯,無其他神經性疾病,無其他器官功能性障礙,所選患者排除哺乳期女性、器官不全者、有嚴重感染傷口不愈合者,對用藥已知成分過敏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實驗組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44.23±6.26)歲;術后時間1.5~4.5年,平均(3.54±0.56)年。對照組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5.49±6.51)歲;術后時間1.2~5.5年,平均(3.21±0.49)年。所選患者經術后診斷后病理證實,并通過病理檢查,仔細詢問患者相關用藥和時間,排除其他病癥、進行輔助化療。兩組年齡、術后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服用咖啡酸片進行治療,3次/d,0.3 g/次,服用2周為1個療程,皮下注射粒細胞刺激因子150 μg。對照組患者單純用粒細胞刺激因子治療,方法同實驗組。兩組患者做血常規檢查1次/周,分別在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經過1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白細胞與治療前比較上升變化情況,不使用其他治療藥物。在治療期間,治療后進行血常規檢測,1次/周,觀察統計白細胞計數。
1.2.2護理方法 在治療前后給予患者常規性護理,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讓患者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消除恐懼;讓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患者溝通交流,消除不良情緒,增強其康復信心。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介紹診療計劃及護理措施;增加防范意識,學習預防疾病,急救、自救的知識,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起因、狀況,治療方法,減少焦慮使其配合治療,根據患者的自身條件制定相應的計劃,使其快速康復。
1.3療效判定標準[3]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后分別對白細胞上升數進行統計,白細胞上升為顯效;白細胞升至正常(4.0×109/L)為有效;白細胞無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顯效29例、有效10例、無效1例;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5例、無效9例。實驗組總有效患者39例(97.5%),明顯優于對照組的31例(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6.93±1.65)×109/L、粒細胞(5.11±1.43)×109/L、血小板(319.00±72.32)×109/L、血紅蛋白(119.00±7.96)g/L。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5.23±1.32)×109/L、粒細胞(3.61±1.23)×109/L、血小板(286.00±62.52)×109/L、血紅蛋白(103.00±6.86)g/L。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無效的患者在服用咖啡酸片2個療程后,白細胞上升明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見的一種疾病,對女性的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有關數據表明,在乳腺癌、結腸癌、肺癌等女性常見腫瘤病中,乳腺癌的發病率較高,高達29%,死亡率高達15%占到第二位,近些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年輕女性患病有所增加[4],速度較快,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在一些較大的城市當中,乳腺癌已占據腫瘤疾病的首位,乳腺癌疾病涉及到全身,它的治療模式是分期、手術、放療等綜合治療。化療是治療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降低乳腺癌復發率,提高生存率,化療是利用藥物對腫瘤細胞殺傷,大多數藥物對骨髓有抑制作用,細胞間無根本差異,會使白細胞減少,損壞正常的組織,副作用較大,隨著化療藥物在體內不斷的增加,導致骨髓抑制加重,會出現貧血、出血等病癥,嚴重者會威脅到生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5]。咖啡酸片對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老年患者,無副作用,咖啡酸片受到患者的認可,咖啡酸片主要通過刺激細胞,使細胞數量增加、分化、釋放等來提高白細胞同時還具有升高血小板、提高血凝因子的重要療效[6],安全方便。通過分析研究咖啡酸片對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有著重要作用,采用咖啡酸片聯合皮下注射粒細胞刺激因子治療的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采用單純用粒細胞刺激因子治療的對照組,實驗組顯效29例、有效10例、無效1例;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5例、無效9例。實驗組總有效患者39例(97.5%),明顯優于對照組的31例(7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6.93±1.65)×109/L、粒細胞(5.11±1.43)×109/L、血小板(319.00±72.32)×109/L、血紅蛋白(119.00±7.96)g/L。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白細胞(5.23±1.32)×109/L、粒細胞(3.61±1.23)×109/L、血小板(286.00±62.52)×109/L、血紅蛋白(103.00±6.86)g/L。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無效的患者在服用咖啡酸片2個療程后,白細胞上升明顯。咖啡酸片對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的治療效果明顯,有效的治療可以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讓患者更好的治療,對患者治療康復有促進的作用。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需要注意飲食的護理,以高蛋白為主,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良好的睡眠,保持健康積極的生活狀態,對生活充滿樂觀,保持愉快的心情。
綜上所述,咖啡酸片對乳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有效率高,藥效顯著,對增強免疫力有促進作用,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值得醫學界推廣。
[1]姜迎宵,郝福榮.咖啡酸片對宮頸癌放療時白細胞減少的預防作用.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27):4260.
[2]林文遠,陳蓓莉,莫東華,等.咖啡酸片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療中的療效觀察.實用醫學雜志,2009,25(20):3491-3492.
[3]倪建林,張朝霞,黃洋,等.咖啡酸片治療肺癌術后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臨床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27):4270-4271.
[4]李曉紅,張倩倩,李靜,等.咖啡酸片聯合中藥治療難治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62例.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938-2939.
[5]秦平,魏昱,侯明,等.咖啡酸片治療103例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多中心臨床研究.中華血液學雜志,2015,36(2): 103-106.
[6]劉馮,肖丁華,莫東華,等.造血生長因子聯合咖啡酸片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化療后骨髓抑制.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1,25(4):313-3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02
2016-08-08]
450000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