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的臨床及耐藥性分析
劉云
目的分析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的耐藥性特點。方法回顧性分析280例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患者的臨床資料,通過取樣培養和微生物學檢驗等方法來分析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的臨床及耐藥性特點。結果280例患者中有105例患有不少于1種的基礎疾病。280例患者中共分離出31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251株,占80.45%,甲氧西林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61株,占19.55%。對31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發現,青霉素敏感菌2株,敏感率0.64%;阿莫西林敏感菌19株,敏感率6.09%;頭孢噻肟敏感菌29株,敏感率9.29%;慶大霉素敏感菌12株,敏感率3.85%;諾氟沙星敏感菌12株,敏感率3.85%;環丙沙星敏感菌15株,敏感率4.81%;紅霉素敏感菌21株,敏感率6.73%;克林霉素敏感菌44株,敏感率14.10%;復方新諾明敏感菌109株,敏感率34.94%;萬古霉素敏感菌312株,敏感率100.00%。結論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醫院及社區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近年來其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不斷增長,對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早預防和控制。應嚴格掌握抗菌藥物的使用適應證,按藥敏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耐藥性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種重要的人類易感病原菌,隸屬于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是革蘭陽性菌的代表,可引起多種臨床嚴重感染[1]。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公民醫療的全面推行,在大部分患者的就醫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不合理用藥等不規范行醫用藥行為也在增長[2]。而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醫院感染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令人堪憂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性正在逐年增加,尤其是MRSA,該菌株對常用的β-內酰胺類等抗生素耐藥,大大增加了治療和控制的難度[3]。因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造成的死亡案例也在不斷上升。應當引起足夠的臨床重視。
本研究通過收集篩選從2014年6月~2015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280例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患者的病理資料,通過取樣培養和微生物學檢驗等方法來分析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的臨床及耐藥性特點。在280例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患者中共分離出31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中 MRSA 251株(80.44%)和MSSA 61株(19.55%),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多種抗菌藥物呈普遍耐藥,在本次研究中未發現耐萬古霉素的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醫院及社區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近年來其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不斷增長,對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早預防和控制。應嚴格掌握抗菌藥物的使用適應證,按藥敏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作者對醫院分離到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患者臨床資料及菌株藥敏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280例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患者的病理資料為研究樣本。其中男173例,女107例;年齡19~88歲,平均年齡(62.74±14.58)歲;住院時間7~120 d,平均住院時間(51.56±22.81)d。患者自身和家屬均被告知參與本次研究。醫院增設監護組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監護。
1.2方法 通過分析患者感染原因和類型,進行患者痰液、血液、尿液等樣本的收集和分離。對于含病原微生物的樣本進行分離和培養。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來鑒定病原微生物種類和菌落族群。采用肉湯培養基對微生物進行培養,對菌落形態進行記錄,并且進行菌落計數。采用藥物敏感性試驗進行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檢測。
2.1感染原因 經調查發現,280例患者中有105例患有不少于1種的基礎疾病。其中惡性腫瘤27例,神經系統疾病15例,消化系統疾病29例,糖尿病31例,嚴重外傷42例,血液循環系統疾病18例,肝臟疾病22例。在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患者中,有78例患者接受過侵入性操作,占全部患者的27.86%。侵入性操作包括導尿、靜脈插管、氣管插管等。
2.2菌種分類 280例患者中共分離出31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251株,占80.45%,MSSA61株,占19.55%。
2.3藥物敏感性 對31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發現,青霉素敏感菌2株,敏感率0.64%;阿莫西林敏感菌19株,敏感率6.09%;頭孢噻肟敏感菌29株,敏感率9.29%;慶大霉素敏感菌12株,敏感率3.85%;諾氟沙星敏感菌12株,敏感率3.85%;環丙沙星敏感菌15株,敏感率4.81%;紅霉素敏感菌21株,敏感率6.73%;克林霉素敏感菌44株,敏感率14.10%;復方新諾明敏感菌109株,敏感率34.94%;萬古霉素敏感菌312株,敏感率100.00%。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重要的人類易感病原菌,隸屬于葡萄球菌屬,是革蘭氏陽性菌的代表,可引起多種臨床嚴重感染。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一個獨特菌株,能抵抗所有青霉素,包括甲氧西林及其他抗β內酰胺酶的青霉素。MRSA首次于1961年在英國發現[4]。如今在醫院中它更被稱為“超級細菌”。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公民醫療的全面推行,在大部分患者的就醫環境得到改善的同時,不合理用藥等不規范行醫用藥行為也在增長。而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醫院感染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令人堪憂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性正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該菌株對常用的β-內酰胺類等抗生素耐藥,大大增加了治療和控制的難度[5]。因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造成的死亡案例也在不斷上升。應當引起足夠的臨床重視。本次研究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易感人群多為免疫力較為低下的中老年人群,有著嚴重基礎疾病以及有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通過對篩選獲得的31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發現,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對于臨床常用的多種抗生素均有著較強的耐藥性,而對于萬古霉素卻沒有發現耐藥菌株。萬古霉素的強力抑菌作用與其糖肽結構有關,其可以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從而影響革蘭陽性菌的生存。不同地區、不同醫療水平、不同菌種抗性、不同時期的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率不盡相同,地區間的差異可能因為不同醫院科室設置、專業側重和管理風格等有關,對于當地耐藥性菌種感染的控制要結合本單位的特點進行監測和治療。對于地區性流行性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預防要當做重點傳染病來監測和控制,尤其是醫院內部,由于抗生素用量大,菌種耐藥性產生更快,要密切控制醫院內部菌種向外流出,對于醫院內感染科患者使用過的紗布、棉簽等醫療廢棄物一定要高溫滅菌或焚燒后再處理出院。對于高感染患者的病房一定要做好隔離工作[6]。也要加大對于醫護人員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教育,減少抗生素的濫用,從根本上減少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產生和傳播。
綜上所述,為了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醫院感染發生率,應當在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盡量降低侵入性操作等風險因素的發生,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做好病房的消毒和隔離工作。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醫院及社區感染的重要條件致病菌,近年來其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不斷增長,對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一定要及早預防和控制。應嚴格掌握抗菌藥物的使用適應證,按藥敏結果合理選用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1]孫康東,彭義剛,郭龍,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藥性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5):734-736.
[2]王麗春,李大江,熊中華,等.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的臨床及耐藥性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0):1485-1488.
[3]劉小平,樊尚榮,徐桂彪,等.168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0):1121-1123.
[4]徐艷,楊懷,楊錦玲,等.醫院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臨床分布與耐藥性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803-1805.
[5]李麗民,吳先華,徐禮鋒.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4(2):787-789.
[6]孔陽英,吳宜.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9(7):1221-12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26
2016-06-20]
116031 大連市第四人民醫院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