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時下,常聽一些黨員干部有“點背”之怨,比如,看到某些黨員領導干部違紀被查,不是從中汲取教訓,借錘敲鐘,而是認為時機不對,歸咎于個人“點背”,對密織起制度的“籠子”,規范用權行為深感不適,對一些福利待遇的盡失心痛不已,不敢伸手撈取好處更是大喊“時運不濟”,牢騷不斷,怨氣沖天,對于黨員干部中的這種“點背”之怨,不能等閑視之。
“點背”之怨,來自于一些人的僥幸心理。近些年,有的人視規矩制度如“牢籠”,這也不舒服那也不自在,總是絞盡腦汁、千方百計沖破它,觸紅線、破底線的事時有發生,往往以“創新”“摸著石頭過河”等堂而皇之的理由予以搪塞,有的人恰恰就在這種突破規矩中嘗到了甜頭,得到了比別人大得多的“奶酪”,自己飄飄然,別人自然會趨之若鶩,群起而仿之,長此以往,這種組織難究、個人不察的不良行為勢必會發生“癌變”,必定會“潛規則”盛行,政治生態惡化,于組織于個人都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后果。
“點背”之怨,暴露出了一些人對新常態的漠視和拒絕?!爸v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绷暯娇倳浀闹v話,振聾發聵,然而,有些人就是習慣于我行我素,對規矩紀律置若罔聞,組織要求嚴一些就有了抵觸情緒,總是變戲法似地搞出一些新的“名堂”,且方式更加隱蔽。不能規規矩矩用權做事,殊不知,制度的網越織越密,稍有不慎,也就成了網中之魚。這是絲毫不存在僥幸的。
消除“點背”之怨,是適應新常態的現實要求。適應新常態就要踐行“三嚴三實”,做到知行止存敬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人為官必須有著明確而具體的規矩或起碼的底線。黨紀嚴于國法,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切實增強規矩意識,始終堅持將紀律挺在法律前面,恪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堅守底線、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嚴以律己,才能將他律變為自律,變外在的規則為內在的價值追求,真正將改進作風落到實處,將紀律底線牢牢守住,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