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君麗, 韓文興 , 李佳倫 (.河北農業大學理學院,河北保定 0700;. 河北保定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河北保定 07000)
?
辣椒-玉米的不同間作密度對作物產量的影響
付君麗1, 韓文興2, 李佳倫1(1.河北農業大學理學院,河北保定 071001;2. 河北保定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河北保定 071000)
農業生產實踐證明,間作套種可以增產增收。間作栽培模式最明顯的特征是可在資源條件受限的情況下,提高單位面積和時間的生產力,其增產生理基礎是光、溫、水、肥等資源的利用率和有效性進一步提高。河北保定市望都縣是華北最大的辣椒集散地,辣椒出口是當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縣域特色項目,被當地辣農盛贊為“紅產業”“甜產業”。為找到辣椒栽培的最佳群體結構,生產出品質優良的辣椒,筆者特在河北望都縣進行玉米-辣椒間作方式對辣椒品質的影響試驗。筆者選用喜溫喜光的高產糧食作物玉米和怕光喜陰的朝天椒間作,利用玉米和辣椒的株型差異、根系分布模式差異等研究玉米和辣椒不同密度間作模式下的栽培措施,以期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篩選出適宜農業推廣的高產高效優質栽培技術[1]。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時間、地點試驗于2011年4月~2013年9月在河北望都縣試驗基地進行,試驗面積390 m2,試驗地平均氣溫為22 ℃,供試土壤為壤土,肥力中等[2]。
1.2試驗材料辣椒品種為辣豐三號,玉米品種為貴農糯3號。
1.3試驗設計試驗設置5個水平的面積比:辣椒-玉米(8∶1),辣椒-玉米(10∶2),辣椒-玉米(15∶5),辣椒-玉米(8∶4)和辣椒單作, 3次重復,完全隨機區組排列,5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78 m2(13 m×6 m),記錄辣椒-玉米間作不同比值密度下辣椒產量(值)、玉米產量(值)、凈增產值[3-4]。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間作模式下的產量和產值比較由表1可知,辣椒-玉米的不同間作密度下其產量和產值有顯著區別,各間作模式的總產值大小順序依次為:辣椒-玉米(10∶2)、辣椒-玉米(15∶5)、辣椒-玉米(8∶4)、辣椒-玉米(8∶1)、辣椒單作。

表1 不同間作模式下的產量和產值比較
注:產值以市場價(辣椒、玉米)計算。
2.2插值分析以辣椒-玉米間作時的辣椒與玉米的占地面積比值作為自變量x=[8,5,3,2],以辣椒產量作為因變量y=[1 441.76,1 411.93,1 102.56,1 089.58],其中不考慮辣椒單作的情況。試驗中,圖像較多,并且圖像大范圍重合,要在圖像中凸顯真值比較困難,所以用subplot語言作出多組圖像,使圖像清晰明朗;另外將求得的各差額圖像與相應的插值圖像畫到一起,便于對比該插值法與真值的相似度[5]。
利用所得的數據,對x值進行細小的分割,使插值的密度加大,分別用插值法中插值函數nearestt,linear,cubic,求出y數據組,再根據[x,y]數據作圖,以獲得插值圖像及真實圖像。另外,將插值數據與真實數值作差獲得兩者的差額,并描繪出相應的差額圖像。如圖1所示,'x'為逼近圖像與真實值的差額。
當辣椒與函數比值分別為x=[8,5,3,2]時,對應的辣椒
產量分別為y=[1 441.76,1 411.93,1 102.56,1 089.58]。修改向量x的比值可以得到不同的辣椒產量預測值。
3結論與展望
(1)玉米-辣椒間作套種在不同的間作密度下,其相應的產量和產值有顯著區別,各間作模式的總產值大小順序依次為:辣椒-玉米(10∶2)、辣椒-玉米(15∶5)、辣椒-玉米
(8∶4)、辣椒-玉米(8∶1)、辣椒單作。在實際的栽培過程中,應該采取合理的間作密度,以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
(2)插值分析法可以作為試驗結果的輔助手段,修改不同的面積比,可以得到不同的辣椒產量預測值。
(3)間作套種還有許多問題,如作物的種間競爭,爭水爭肥,爭時爭勞,農業機械化的開展等問題,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必須在逐個加以研究解決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究,探索間作套種最理想化的栽培模式[6]。
參考文獻
[1] 陳穎,許開飛,張輝,等.不同間作方式對辣椒品質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6):81-82.
[2] 丁飛,曾國藩,耿培.玉米間作對辣椒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5):10824-10825.
[3] 祖艷群,胡文友,吳伯志,等.不同間作模式對辣椒養分利用、主要病蟲害及產量影響[J].武漢植物學研究,2008,26(4):412-416.
[4] 曹國璠,丁飛.玉米與辣椒間作關鍵栽培技術研究[J].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11,31(1):6-11.
[5] 傅鸝,何中市,龔劬,等.數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 SONG Y N,ZHANG F S,MARSCHNER P,et al.Effect of intercropping on crop yield and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roperties in rhizosphere of wheat(TriticumaestivumL.),maize(ZeamaysL.),and faba bean(Viciafaba L.)[J].Biol Fertil Soils,2007,43(5):565-574.
摘要[目的]找出辣椒產量最高的辣椒-玉米的最佳間作密度。[方法]研究辣椒-玉米不同面積比下辣椒產量(值)、玉米產量(值)和凈增產值,并采用插值分析近似獲得玉米-辣椒其他占地面積比值間作密度下辣椒的產量情況。[結果] 辣椒-玉米的不同間作密度其產量和產值有顯著的區別,間作模式的總產值大小順序依次為:辣椒-玉米(10∶2)、辣椒-玉米(15∶5)、辣椒-玉米(8∶4)、辣椒-玉米(8∶1)、辣椒單作。[結論]采用合理的間作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辣椒的產量和產值。
關鍵詞辣椒;玉米;間作密度;產量 ;產值
The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Crop Yield by Different Pepper-Corn Intercropping Density
FU Jun-li1, HAN Wen-xing2, LI Jia-lun1(1. College of Science of Hebei Agriculture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1;2.Inspection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s of Baoding,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Objective]This research is aimed to confirm the optimal intercropping density of pepper-corn which can gain the highest yield of pepper.[Method] The effect of the yield of pepper, corn ,the output value of pepper, corn and the increased output value were studied. The yield of pepper on the other pepper-corn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density was obtained by data fitting (interpolation).[Result]The yield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pepper-corn have striking difference if adopt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density, the order is pepper-corn(10∶2)>pepper-corn(15∶5)>pepper-corn(8∶4)>pepper-corn(8∶1)>pepper monocropping.[Conclusion]The yield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pepper can be effectively increased if adopting rational intercropping density.
Key wordsPepper; Corn; Intercropping density; Yield; Output value
收稿日期2015-05-05
作者簡介付君麗(1981-),女,河北保定人,講師,從事多元統計相關性分析研究。
基金項目保定市科學技術局課題(14ZS002)。
中圖分類號S 50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5)18-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