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德翼,何曉艷 (常州市武進區農業技術推廣站,江蘇常州 213022)
?
水稻肥料配方驗證研究
嚴德翼,何曉艷(常州市武進區農業技術推廣站,江蘇常州 213022)
蘇南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氣候濕潤,物產豐富,被稱為“魚米之鄉”。而水稻土是蘇南地區的典型地帶性土壤,占當地土壤面積的比重最大,為該區的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隨著我國城鎮化進城的不斷加快,林地逐漸被新興商業所取代。為了改善這一局面并使農業生產能夠繼續保持高產、超高產的強勁勢頭,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運而生。水稻作為這一地區的典型糧食作物,農業科技部門開展了一系列高效、優質、增產及測土配方技術研究,并且科學計算出每宗田塊的水稻最佳施肥配方及用量,為該區水稻單產向更高水平邁進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然而,從減輕化肥的過多施用導致的農業面源污染和節省農業生產成本的角度出發,我們不僅要充分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針對性地制定配方,更為重要的是,不斷通過大田試驗對肥料配方進行科學驗證,以達到科學、精準施肥的目的。
目前,對不同地區不同作物的肥料配方研究較多,但在該試驗區通過持續田間試驗對肥料配方進行的驗證研究比較少見。筆者通過對蘇南典型土壤上種植水稻的肥料配方進行再次驗證,獲得更科學的肥料配方,并且為制定該區土壤節肥高產施肥制度和提高其生產效益提供技術指導。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區概況試驗區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瀕太湖,銜滆湖,常年為亞熱帶氣候,光溫適宜,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全區正常年份的平均氣溫約16.5 ℃,日照時數約2 000 h,年平均降水量約1 000 mm,主要降水季節集中在春、夏兩季。代表土壤類型為水稻土,種植方式為典型的一年兩季。
1.2試驗設計共設置3個處理:①不施肥處理(CK);②配方肥處理;③常規施肥處理。小區面積66.7 m2,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各處理的田間管理措施一致。小區間干整作埂,埂高15 cm,埂寬20 cm,先做好毛坯,經7~14 d后加固,小區單獨灌排,避免串水。試驗區周邊設保護行。供試水稻品種為武運粳19。規格0.30 m×0.13 m,每穴3~4苗。在6月14日采用人工栽插。
配方肥區折合施純N 270 kg/hm2,N∶P2O5∶K2O為18∶4∶9,基蘗肥∶穗肥為5∶5,基肥∶蘗肥為7∶3,促花肥∶保花肥為7∶3,磷肥統一做基肥,鉀肥統一做長粗肥。氮肥采用濃度46%尿素,磷肥采用濃度12%過磷酸鈣,鉀肥采用濃度60%氯化鉀。各處理具體施肥情況見表1。

表1 各處理具體施肥情況
1.3測定項目及方法在試驗前、后,采集供試田塊表層0~20 cm土壤樣品,采用常規方法[1]測試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等指標。同時,測定水稻主要生育期的生物性狀、產量構成要素及產量。
2結果與分析
2.1苗數及葉面積系數從表2可以看出,配方肥處理的水稻苗數和葉面積系數均高于常規施肥處理和不施肥處理。較大的葉面積系數能有效增加作物采光面積,進而增強葉片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效率,非常有利于植株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也有利于作物后期的干物質累積,是形成較高產量的先決條件。不同處理水稻苗數和葉面積系數間的差異表明,配方肥處理從水稻苗期即發揮效用,使得個體發根良好,發苗快,生長粗壯。

表2 不同處理的苗數及葉面積系數比較
2.2產量構成要素從表3可以看出,配方肥處理的水稻有效穗數、實粒數、產量均高于其他2個處理,而千粒重大小順序為不施肥>常規施肥>配方肥處理。盡管配方肥處理的千粒重不是最高,但正因其具有較高的有效穗數和實粒數,因而該處理產量最高,即水稻產量主要受穗數不足和穗型偏小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這與花勁等[2-4]研究結論相一致。由于配方肥所含養分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它可以在作物各生育期適時釋放作物所需養分,一方面能有效促進水稻早期、中期生長,另一方面有利于后期灌漿、干物質累積,進而獲得最高的產量。

表3 不同處理的產量構成要素比較
2.3經濟效益施肥方式的轉變最終將直觀反映在經濟效益方面。從表4可以看出,與常規施肥處理相比,配方肥處理的節本、增效值分別為300、2 520元/hm2,節本增效合計2 820元/hm2。配方肥處理不僅可以節省生產成本,緩解農村勞力日益減少的困擾,而且規模化種植的效益將更為巨大。與當地農戶習慣性施肥方式相比,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也印證了大范圍推廣該項技術的必要性。

表4 不同處理經濟效益比較
3結論與討論
(1)從水稻苗期施用開始,配方肥使得個體發根良好,發苗快,其水稻苗數和葉面積系數均高于常規施肥處理和不施肥處理。這不僅有利于作物生長,而且有利于干物質累積,是形成較高產量的先決條件。
(2)在不同處理間,盡管配方肥處理的千粒重不是最高的,但因其具有最高的有效穗數和實粒數,因而該處理的產量最高,即水稻穗數不足和穗型偏小是影響水稻高產的兩個重要因素。
(3)與常規施肥處理相比,配方肥處理的節本值、增效值分別為300、2 520元/hm2,節本增效合計2 820元/hm2。配方肥處理不僅可以節省生產成本,而且對于規模化種植的效益將更為巨大。
(4)通過一季的水稻試驗,發現施用配方肥處理的土壤有機質、全氮含量分別達26、0.96 g/kg,分別比施肥前增加0.06%、0.53%,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達25.37、93.97 mg/kg,分別比施肥前減少0.06%、0.05%,可見土壤養分變化并不規律。由于土壤養分含量相對比較穩定,且經過短期的單季作物配方肥試驗并不足以說明肥料施用對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欲在此方面得出更有說服力的結論,還需多季作物的多年施肥試驗來闡明。丁忠范等[5-7]研究表明,施用配方肥3年,可以明顯改善蘋果園土壤養分狀況;施用配方肥可以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有機質、有效磷、速效鉀、有效鈣、有效鎂等含量,使得果樹持續豐產。蒲濤等[8-10]研究表明,施用配方肥4年,蠶種場土壤的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有明顯提高,且增產增效作用顯著。與習慣施肥相比,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以減少化肥用量,不僅可以節本增效,而且其在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方面的作用亦舉足輕重[11-13]。總之,只有通過較長期的試驗來研究施用配方肥對土壤養分含量的影響,才能獲得更加客觀、真實的結果。從經濟和生態的角度來看,N∶P2O5∶K2O為18∶4∶9的肥料配方符合當地水稻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
參考文獻
[1] 魯如坤.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0:147-195.
[2] 花勁,周年兵,張軍,等.雙季晚稻甬優系列秈粳雜交稻超高產結構與群體形成特征[J].中國農業科學,2015(5):1023-1034.
[3] 張洪程,端木銀熙,吳桂成,等.機插雜交粳稻超高產形成與精確栽培關鍵技術的研究[C]//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換屆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2007:10.
[4] 朱大偉,郭保衛,王力,等.不同生態區不同栽培方式對優質粳稻南粳9108品質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5(2):62-66.
[5] 丁忠范,都興政,姜學玲,等.測土培肥對蘋果園土壤養分及酸堿度影響的研究[J].煙臺果樹,2011(3):12-14.
[6] 趙婉彤,陳洪,程永毅,等.南方高崗丘陵農業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究——以重慶市巴南區為例[J].西南農業學報,2015(1):310-316.
[7] 李春龍.基于GIS的山西省襄垣縣土壤養分空間變異及測土配方施肥研究[D].晉中:山西農業大學,2014.
[8] 蒲濤,李俊.桑園測土配方施肥條件下土壤養分的動態變化分析[J].現代農業,2006(8):56-57.
[9] 韓銀生,陳春梅,蔡春雷,等.新疆巴里坤縣春小麥測土配方施肥土壤養分校正系數研究[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14(3):250-253.
[10] 韓曉君,張先政.安徽省蕪湖縣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后耕地土壤養分狀況及變化特征[J].土壤通報,2014(4):892-896.
[11] 羅小娟,馮淑怡,黃挺,等.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的環境和經濟效果評價[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86-93.
[12] 李秋霞,黃馳超,潘根興.基于資源環境管理角度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探討[J].中國農學通報,2014(8):167-175.
[13] 柴育紅,陳亞慧,夏訓峰,等.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生命周期環境效益評價——以聊城市玉米為例[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1):229-236.
摘要[目的] 為制定土壤節肥高產施肥制度和提高其生產效益提供技術指導。[方法] 通過開展肥料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對水稻肥料配方進行驗證。[結果] 配方肥處理的水稻苗數、葉面積系數、產量均高于常規施肥處理和不施肥處理;與常規施肥處理相比,配方肥處理可節本300元/hm2,增效2 520元/hm2;施用配方肥處理的土壤養分變化并不明顯。[結論] N∶P2O5∶K2O施用量18∶4∶9的肥料配方符合當地水稻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求。
關鍵詞水稻;肥料配方;驗證
Study on Verification of Fertilizer figure for Paddy
YAN De-yi,HE Xiao-yan(Extension St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th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f system fertilizer saving and yield increas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e benefit. [Method] The fertilizer figure for paddy was verified. The trial was completed by field experiment, and was designed with randomized block. [Result] The leaf number, leaf area coefficient and its yield of the figure fertilizer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 two treatments. The figure fertilizer treatment could save money 300 yuan per hectar, and increase benefit by 2 520 yuan per hectar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but the change of soil nutrient wasn’t obvious. [Conclusion] The fertilizer figure of N∶P2O5∶K2O 18∶4∶9 could meet the demand of the nutriment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of paddy.
Key wordsPaddy;Fertilizer figure;Verification
收稿日期2015-04-24
作者簡介嚴德翼(1981-),男,陜西華陰人,農藝師,碩士,從事植物營養與土壤培肥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S 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5)18-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