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敏 (重慶化工職業學院,重慶 400017 )
?
綠蘿對校園景觀水體的水質改善作用研究
陳洪敏(重慶化工職業學院,重慶 400017 )
景觀水體是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給人以美感的城市、鄉村及旅游景點的水體[1]。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景觀水體對環境影響的研究、管理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2]。一些校園景觀水體,如湖泊、池塘等,由于人為干擾因素及其流域面積、環境容量、自凈能力的限制等原因,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富營養化問題,從而破壞了景觀水體原有的生態功能。治理景觀水體富營養化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微生物法及生態修復法。其中,生態修復是利用生態規律來降低氮磷等富營養化因子的含量,以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這種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等營養物質,同時釋放出一定的化學物質來抑制藻類植物生長的方法已逐漸成為景觀水體修復的研究熱點。綠蘿又名黃金葛,為天南星科常綠藤本植物,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環保學家發現,綠蘿對污水中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有吸收富集等作用,過濾體系好,凈化效果好,對水質改善有一定使用價值[3]。筆者選用綠蘿作為試驗對象,與對照組的富營養化景觀水體進行對比分析;同時分析比較一定濃度范圍內,不同種植密度對凈化作用的影響,從而就綠蘿對景觀水體的水質改善作用進行探討。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選用綠蘿作為供試植物;供試水樣為重慶化工職業學院池塘景觀水體,其主要水質指標見表1;試驗容器為容積約50 L的規格相同的塑料水桶。
1.2方法選取經水培后長勢基本一致的綠蘿植株若干株,在每個試驗容器中均放入一塊聚苯乙烯泡沫板,以用作綠蘿在景觀水體中的栽培定植,并按均等間距,孔徑4 cm打孔。分別栽培植株綠蘿3株、6株、9株,在各試驗容器中分別注入30 L的池塘景觀水體。有植物定植的水體各設3組平行樣,共9組;無植物定植的空白對照設2組平行樣。各試驗容器均置于自然生長環境中,通風、向陽,定期補充水分以保證各試驗容器中的水量相同。實驗周期為35 d,每間隔2 d對水體的基本水質指標,如pH、溫度、溶解氧等進行測定,每間隔7 d取水樣測定一次。測定項目為TP、TN、CODCr和NH3-N,測定方法參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的相關規定。

表1 校園池塘景觀水體水質指標
2結果與討論
2.1綠蘿對校園景觀水體的富營養化改善作用下面以植株密度為9株時的富營養化改善情況來進行說明。從4幅比對圖中可以看出,當種植密度為9株時,隨著培養時間的增加,各項富營養化指標的去除率都在逐漸增加,只是在試驗的前半段時間里,去除率相對增加較快,而在后半段時間里,去除率的增加趨于緩慢。這與植物在不同時間段內的凈化能力和生長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試驗結果表明,當植株密度為3株和6株時,其各項指標的去除率變化趨勢也與9株時趨于一致,這里不再以圖表進行比對。
2.1.1對TN的去除效果。由圖1可以看出,綠蘿對水體中的TN有明顯的凈化效果,當第35 d時,TN的濃度由5.68 mg/L降至2.08 mg/L,去除率達到63.4%,而無綠蘿的對照組去除率為34.3%,兩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
2.1.2對TP的去除效果。從圖2可以看出,綠蘿對TP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經過處理,TP從0.69 mg/L降為0.29 mg/L,去除率為57.9%。而對照組的去除率為18.8%,遠低于綠蘿處理組,且與綠蘿處理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這表明無綠蘿的對照組中,TP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水體的自凈作用,是通過微生物的分解和自身沉淀來實現的。
2.1.3對CODCr的去除效果。圖3表明,綠蘿對CODCr的去除效果非常明顯。試驗結束時,CODCr的濃度由初始的32.28 mg/L降為了8.31 mg/L,去除率達到74.3%。而無綠蘿的對照組中,CODCr的含量下降緩慢,去除率為31.7%,與綠蘿處理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這表明,水體中CODCr的去除主要還是依靠植物的代謝過程來實現的。
2.1.4對NH3-N的去除效果。由圖4可知,綠蘿對水體中的NH3-N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在試驗的前21 d,NH3-N含量下降較快,而在后14 d中,NH3-N含量的下降趨勢偏于緩慢。試驗結束時,NH3-N濃度由5.36 mg/L下降至2.79 mg/L,去除率為47.9%。對照組的去除率與其存在顯著差異(P<0.05),僅為25.7%。
2.2不同植株密度對水質改善的影響在試驗過程中,分別選取了3株、6株、9株這3個不同的植株密度來進行植物定植栽培試驗,以比較不同植株密度的綠蘿對水質改善的差異性。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的綠蘿植株密度對景觀水體的富營養化改善程度有一定的差異性。從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植株密度的增加,TP的去除率依次為32.5%,49.2%,57.9%,逐漸增加;TN的去除率分別為43.3%,50.8%,63.4%,與綠蘿的密度成正比關系;當綠蘿密度為3株時,CODCr的濃度降至16.56 mg/L,而其密度為9株時,CODCr的濃度則降至8.31 mg/L,說明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綠蘿密度越大,對CODCr的去除效果越好;而NH3-N的去除率也從3株時的30.2%提高到了9株時的47.9%。總的來說,在一定的濃度范圍內,水體中各項富營養化指標的去除率和綠蘿的種植密度成正比,綠蘿密度越大,各項指標的去除率越高(表2)。

表2 綠蘿對景觀水體污染物的去除率 %
3結論
(1)綠蘿對學校景觀水體的水質有明顯的改善作用。當植株密度為9株時,綠蘿對TN的去除率為63.4%,對TP的去除率為57.9%,對CODCr的去除率為74.3%,對NH3-N的去除率為47.9%,均高于無綠蘿對照組的各項去除率。在不同的培養時間段內,綠蘿對景觀水體的凈化能力不盡相同,這可能與植物自身的凈化能力和微生物分解代謝作用有關。
(2)不同的綠蘿種植密度對水體富營養化的改善程度是有一定差異的。在選取的3株、6株、9株這3個種植密度中,各項富營養化指標的去除率在一定濃度范圍內與植株密度成正比關系。
(3)在校園景觀水體的水質改善和維護方面,可以擇優
選取凈化能力強、觀賞效果好的水生植物來得以實現,既凈化了水體,又美化了校園,可在校園景觀水體的污染治理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廣銀,何群彪,陳洪斌.景觀水體修復的研究進展[J].廣州環境科學,2007,22(4):20-23.
[2] LUCK M,WU J.A gradient analysis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n:A case study from the Phoenix metropolitan regions,Arizona,USA[J].Landscape Ecology,2002,17:327-339.
[3] 尹靜章,楊學城.綠蘿去除校園污水氨氮效應的研究[J].治淮,2011(12):99-100.
[4] 陳海.3種觀賞植物對富營養化景觀水體的凈化作用分析[J].中國園藝文摘,2012(7):18-19.
[5] 許桂芳.4種觀賞植物對富營養化景觀水體的凈化效果[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7):299-302.
[6] 張博,李真,黃民生.水培植物對城市污染河道水體凈化的效果[J].凈水技術,2014,33(2):42-47.
[7] 國家環境保護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2.
[8]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GB 383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摘要為改善校園景觀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選取綠蘿作為試驗對象,與無綠蘿的對照組進行比對;同時選取不同的綠蘿種植密度來進行橫向對比,分析綠蘿對校園景觀水體的富營養化改善作用。結果表明:當種植密度為9株時,綠蘿對景觀水體中TN、TP、CODCr和NH3-N的去除率分別為63.4%、57.9%、74.3%和47.9%,均高于無綠蘿的對照組;各項富營養化指標的去除率在一定濃度范圍內,與綠蘿的種植密度成正比關系。由此可見,綠蘿對景觀水體的水質改善具有一定的價值,可在校園景觀水體的污染治理中應用推廣。
關鍵詞綠蘿;景觀水體;水質
Improvement ofEpipremnumaureumon Water Quality of Campus Landscape Water Body
CHEN Hong-min(Chongqing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 Chongqing 400017)
AbstractTo improve the campus landscape water body eutrophication problem, Epipremnum aureum was selected as test object, comparing with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selecting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Epipremnum aureum to carry out horizontal comparison,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Epipremnum aureum on campus landscape water body eutroph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planting density of 9 strains, the removal rate of TN, TP, CODcr and NH3-N in landscape water is 63.4%, 57.9%, 74.3% and 47.9%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in the certain concentration range, the removal rate of the eutrophication is proportional to the planting density. Thus it can be seen, Epipremnum aureum for landscape water body quality improvement has a certain value, and it can be applied in the pollution control of campus landscape water body.
Key wordsEpipremnum aureum; Landscape water body; Water quality
收稿日期2015-04-29
作者簡介陳洪敏(1981- ),女,重慶人,講師,碩士,從事高職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教科研工作。
中圖分類號S 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5)18-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