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敏,梁 澤 (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
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公共事業發展滿意度的調查研究
高 敏,梁 澤(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鳴謝本文在寫作過程中,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朱洪革副教授提出了重要建議,特此致謝,但文責自負。
公共事業是社會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基礎條件,做好公共事業建設的各項工作,提升公共事業的品質,對于國有林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已有的研究是從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文化事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分別對國有林區公共事業展開研究的,并認為國有林區教育落后[1],文化基礎設施不完善[2],社會保障程度低[3]。但是,從多個方面更為全面地對國有林區公共事業整體狀況的研究還沒有,為此,本文利用對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的調查數據,從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事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描述性分析國有林區職工家庭對林區公共事業發展的滿意度狀況。
1調查說明
筆者所在的 課題組于2014年7~8月赴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進行民生狀況的調查。根據調查方案,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采集調查樣本。首先,使用典型抽樣的方法選擇12個森工林業局,分別隸屬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業集團、龍江森工集團、吉林森工集團、內蒙古森工集團。其次,在每個森工林業局選擇3個山上林場及3個山下社區。最后,在每個林場及社區隨機抽取10戶職工家庭作為樣本戶,采取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以問卷調查為主的方式獲取調查數據,共獲得723個樣本戶的調查數據。調查地點及樣本的分布見表1。
2職工家庭對公共事業發展滿意度的調查結果
2.1教育事業筆者調查了職工家庭對林區小學和初中學校的教師水平、教師態度、教師條件、教學設備、住宿條件、伙食條件、活動場所、收費情況等8個方面的滿意情況。91.4%的職工家庭對以上8項中的至少4項表示滿意,72.6%的職工家庭對以上8項中的至少6項表示滿意。
職工家庭對基礎教育的總體滿意度從高到低依次為教師態度、教師條件、教師水平、收費情況、教學設備、活動場所、住宿條件、伙食條件(圖1)。職工家庭對教師態度、教師條件及教師水平的滿意度較高,但對學校的住宿條件和伙食條件的滿意度卻不到50%,說明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學校的宿舍和食堂等生活設施較差。
表1 調查地點及樣本分布
2.2醫療衛生國有林區職工家庭對當地醫療衛生條件的整體滿意度為61.5%。調查中詢問了如果不滿意,其原因是什么。調查發現(表2),職工家庭對林區醫療衛生機構不滿意的原因有藥品少、藥品貴、醫療服務態度不好、醫療條件差和醫生水平低。其中,醫療條件差和醫生水平低是職工家庭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分別有73.0%和60.7%的職工家庭對這兩項表示了不滿意。此外,國有林區醫療站的藥品少也是造成林區職工家庭對醫療衛生條件不滿意的重要原因。
表2 職工家庭對林區醫療衛生機構不滿意的原因 %
注:由于是多項選擇,故各項占比之和不等于100%。
2.3文化事業國有林區職工家庭對當地文化娛樂設施的滿意度為60.9%。調查中詢問了職工家庭附近的文化娛樂場所是什么。調查發現(圖2),文化活動室和體育活動室是國有林區最主要的文化娛樂場所,其余的文化娛樂場所(如圖書館和電影院)較少。國有林區職工家庭的文化娛樂活動類型也較為單一,由于當地文化娛樂場所少,所以職工平時的文化娛樂活動大都在自己家里,他們以看電視為主,娛樂活動較為單一。不過,由于網絡作為文化傳播手段,且集廣播、通信和電視于一身,目前成為林區職工家庭居民文化娛樂的第二大選擇(表3)。
%
2.4社會保障調查中發現有67戶低保家庭,其中,61.2%的家庭對低保政策表示滿意。那些對低保政策表示不滿意的原因一般是得到的低保金太少,不能滿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調查發現,44.8%的職工家庭對養老保險政策表示滿意,而55.2%的職工家庭則表示不滿意。有186個家庭回答了不滿意的原因(表4),其中,有65.05%的家庭表示養老金繳費金額高,加大了家庭的經濟負擔;14.52%的家庭認為養老保險的覆蓋面窄,60歲以上的老人不能全面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也有的家庭表示養老保險補貼少,退休后的老人生活不能獨立,加大外出打工兒女的擔心。
表4 國有林區居民對養老保險不滿意的原因 %
注:由于是多項選擇,故各項占比之和不等于100%。
3政策建議
政府應加大對國有林區公共事業的財政投入。第一,重視林區教育。重視小學和中學的住宿條件和伙食條件,提高補貼力度,改善學校的生活設施,吸引學生就近入學,既緩解縣城學校的壓力又減輕家庭教育負擔;改善教師的待遇,提出更多的相關政策,以吸引和留住更多優秀的教師,提高林區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成績。第二,政府應出資在林區建立高質量的醫療衛生站,有計劃的對林區衛生站的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鄉鎮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提高林區居民的醫療保險,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既能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又能滿足病人在家附近醫療所看病的需求。第三,完善林區娛樂文化設施建設,增加文化設施種類,豐富林區居民的業余生活;同時培育林區文化人才隊伍,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資,給予優秀的文化人才以激勵,鼓勵他們創造出更鮮活的文化形式和活動,繁榮林區文化事業。第四,加大養老保險的補貼力度,完善并強制推廣林區基礎養老保險,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從實際出發,針對低保方面存在的不公正現象及時糾正,同時建立林區社會保障政策信息平臺及參保對象數據庫系統,有效發揮現有信息化應用系統和平臺的效用,擴大林區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對社會保障對象實施動態管理和服務。建議林區政府應抓緊制訂與信息化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規范,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信息化政策法規體系,以保證信息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 齊文德,王立才.國有林區社會保障問題研究[J].綠色財會,2006(12):8.
[2] 李妲增,劉燕飛,金燕玲,等.伊春國有林區教育投入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09(4):30-33.
[3] 王喬.黑龍江省國有林區文化建設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3:17-18.
摘要基于重點國有森工林區公共事業的發展現實,通過對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職工家庭對公共事業的滿意度進行分析,得出林區教育事業落后、醫療條件差、文化娛樂設施少、社會保障程度低等結論。目的是了解國有林區居民對林區公共事業發展的需求意愿,對重點國有林區政府提出加大公共事業財政投入的建議。
關鍵詞國有森工林區;公共事業;滿意度
Investigation on Satisfactory Degree about Public Utilities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Inner Mongolia National Forestry Industry Area
GAO Min, LIANG Z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public utilities of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the key national forestry industry area. Through analyzing the satisfaction of worker-family living in the Northeast and Inner Mongolia national forestry industry area in aspect of public utilities, conclusions about educational backwardness, poor medical conditions, less cultural construction, behind social security were obtained. The objective is understanding the families’ demands of the national forestry industry public utilities and making recommendations to the government of the key national forestry industry area to increase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Key wordsNational forestry industry area; Public utilities; Satisfactory degree
收稿日期2015-05-05
作者簡介高敏(1992-),女,遼寧大連人,本科,專業:國有林區經濟與政策。
基金項目東北林業大學科研訓練項目“國有林區公共事業發展指數構建與測度研究(ZDWT-2012-15)”。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5)18-3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