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長江經濟帶中部四省經濟區城市競爭力比較研究

2016-01-27 01:22:34鄭蘭祥
關鍵詞:競爭力發展

李 偉,鄭蘭祥

(1.安慶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安徽 安慶 246133;2.安徽大學經濟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

長江經濟帶中部四省經濟區城市競爭力比較研究

李偉1,鄭蘭祥2

(1.安慶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安徽安慶246133;2.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中部四省,地緣上鄰近,發展水平相當,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對其進行城市競爭力比較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長江經濟帶中部四省城市群為研究對象,選取社會競爭力、經濟競爭力、創新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和輻射競爭力5個方面36項指標組建新的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因子分析模型對各城市競爭力進行定量實證研究。結果顯示,省會城市武漢、合肥、南昌和長沙城市競爭力較強,安慶、孝感、咸寧、黃岡等十個城市競爭力較弱。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中部四省;城市競爭力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2.006

城市群經濟區作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下參與全球經濟競爭和產業分工合作的高級區域空間形態,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生產要素流動和統一市場體系的最佳途徑,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等方面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之初,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形成了以珠三角、長三角為核心的兩大城市群經濟區。之后,國家實施調整了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為推動中東西部區域的協調發展,相繼提出了中部崛起計劃、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由此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進入了由東向西、由南向北呈梯度有序推進的大繁榮階段。而如何把由東向西的區域空間格局的發展梯度有序連接起來,取決于是否可以找到一條橫貫東西、溝通南北和通江達海的發展主軸線,而長江黃金水道就是符合這樣一條東西有機連接、南北良性互動的橫向發展通道。于是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2014年9月25日,國務院正式對外印發了關于《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重要文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推動沿江經濟發展戰略,部署將長江經濟帶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1],從而打造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長江經濟帶覆蓋著整個中國的1/3省市,包括貴州、云南、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和上海等11個省市,其國土面積約占全國的1/4,達到205萬平方公里,而且其人口總數和GDP總值均超過了全國的40%[2]。這一戰略的提出,一方面結束了安徽省“東張西望”的政策格局,使其成為“長三角”成員之一;另一方面也使得“中三角”的發展格局得到了提升,有利于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協調發展。雖然如此,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作為“長江經濟帶”上地處中部地區的四個省份,由于在地緣結構上的鄰近和發展水平方面的接近,將不可避免地存在競爭和合作,所以中部四省如何在長江經濟帶這一大戰略視角下取得快速發展是一個值得探索的研究課題。

基于此,本文對處于長江經濟帶“龍身”的中部四省經濟區,包括“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35個城市的城市競爭力進行研究,選取經濟競爭力、社會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創新競爭力和輻射競爭力等5個方面共36個指標組成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然后利用因子評價模型分析其城市單項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并進行比較研究,試圖通過對其競爭力的探究來研究中部四省的協調發展機制、產業轉移與聚集、完善立體交通體系、保護生態環境以及構建國家區域經濟發展大格局,為長江經濟帶的協同發展和競爭布局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研究區域、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

中部四省經濟區是指“武漢城市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長株潭城市群”和“環鄱陽湖城市群”四大城市群,該區域以武漢、合肥、南昌、長沙四大省會城市為核心節點,涵蓋黃石、黃岡、鄂州、孝感、仙桃、咸寧、潛江、天門、株洲、湘潭、益陽、岳陽、婁底、衡陽、常德、鷹潭、九江、上饒、景德鎮、撫州、新余、吉安、宜春、馬鞍山、銅陵、蕪湖、池州、安慶、滁州、巢湖、宣城等共35個城市,占地面積約44萬km2,總人口約為1.53億,分別占全國總量的4.18%和11.16%,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60 262.52億元,分別占中部地區的51.73%、全國的11.6%[3];與沿海和其它經濟區相比,它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被譽為今后15年我國經濟發展最具潛力地區之一。中部四省經濟區,作為長江經濟帶這條巨龍的“龍身”,能夠在未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成為向東連接長三角、向西連接西部區域、向南連接珠三角和向北連接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區域以及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空間格局中的重要新興增長極。中部四省城市群憑借其厚實的產業基礎和獨特的發展優勢,發揮其引領區域經濟發展、形成橫貫東西互動態勢和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等功能,必將在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總體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4]。

研究方法是基于因子模型分析方法對中部四省經濟區的城市競爭力進行比較分析。因子模型分析方法是一種多元統計分析的主要方法,意在分析多維變量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它的優勢在于采用降維手段將具有信息重疊交叉的多維變量指標進行客觀地簡化歸類,使得含有明確意義的少數公因子變量能夠最大化的表征原變量指標之間的相關信息,且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變量數據間的大部分特征,因此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使用。其基本思想是通過研究眾多變量的內部依賴關系,將密切相關的變量列為同一類,一類變量代表不可測的公因子,再用若干個公因子表示原有眾多變量之間的基本信息,即對所研究的具體問題,利用降維技術提取少數幾個公因子變量來取代原來問題中的眾多變量,并且這幾個公因子能夠最大程度地表達出原始指標變量間的信息。因此,該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因研究問題的指標數量過多以及指標間的信息相關性強等所帶來的定量分析評價復雜以及結果不準確等問題,同時,在因子模型分析過程中,新提取的公因子變量也具有較為明確的解釋意義。近些年來,由于統計分析軟件的發展和計算機的廣泛使用,該方法被成功地應用于管理學、經濟學等領域,為復雜的多元分析處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具[5]。

本文所選取的數據均來源于2012年度的相關統計年鑒,主要包括《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安徽統計年鑒》、《湖南統計年鑒》、《江西統計年鑒》、《湖北統計年鑒》以及其它相關城市的統計年鑒,部分指標數據還來自于相關城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和《城市環境統計公報》,較少部分數據來自于相關省份或城市統計局的官方網站。

二、城市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

構建層次分明、結構完整、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是實施經濟區城市競爭力合理評價的關鍵,應能夠體現出城市競爭力的內涵、特征、影響力及其主要內容。國外學者提出的關于城市競爭力的評價模型有鉆石模型[6]、WEF-IMD模型[7]和Linnamaa城市競爭力模型[8],我國學者提出了弓弦模型[9]和城市價值鏈模型[10]。本文依據上述評價模型,結合中部四省經濟區的區位特點、經濟狀況、產業基礎和發展階段,構建了一套由一級目標層、二級準則層和三級指標層構成的分層遞進式的評價指標體系,具體指標框架見表1。該體系中目標層是單一目標層,反映了經濟區內一個城市競爭力綜合指標的度量;準則層是依據城市競爭力的評價模型,提出了城市競爭力的五大核心要素,即經濟競爭力、社會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創新競爭力和輻射競爭力,它能夠綜合涵蓋城市經濟、社會、生態、潛力和輻射力等方面的競爭水平;指標層則須能夠測度五大競爭力要素各個方面的影響因子,共包括36項計量指標,通過這些計量指標數據的具體實施來分析和評價城市競爭力的質和量,從而獲得中部四省經濟區內城市競爭力的比較結果。

表1 城市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三、實證分析與結果討論

根據因子模型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步驟,運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19.0對該經濟區內的35個城市的所有指標數據進行因子檢驗和處理分析。首先,針對收集到的各指標變量數據實施KMO因子分析,檢驗其可行性。一般情況下,當因子分析檢驗的KMO值大于0.7時方可對所研究問題進行因子模型分析。其次,依據公因子提取原則獲得各指標變量間的公因子,通常提取原則是依據主成分分析法中默認的特征值大于1和累計方差貢獻率等進行篩選確定。再次,利用旋轉因子載荷矩陣采用回歸分析法計算公因子得分。最后以各個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在所有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中的占比作為權重系數,從而計算出各個城市的單項競爭力,即二級準則層五個單項指標的評價得分。然后依照同樣方法,以單項競爭力變量的指標值為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獲取各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評分值,即中部四省經濟區內各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排名結果。具體各城市單項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的評分值及排序結果如表2所示。

表2顯示,就經濟競爭力而言,35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可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為排名前4位的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個城市,其經濟總體實力很強,承擔著引領其它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任務;第二梯隊為排名第5至第15名的十一個城市(見表2),這些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是中部四省經濟區發展的中堅力量;其它城市屬于經濟競爭力較弱的第三梯隊,其經濟發展處于劣勢地位。從四省區域各自的城市經濟發展整體排名結果來看,湖南省排在第一,江西省則排在最后。

就社會競爭力而言,排在前六位依次是武漢、長沙、銅陵、合肥、南昌和馬鞍山,其評價值均大于0.5,值得一提的是,銅陵和馬鞍山因得益于南京都市圈的輻射作用,表現出很強的社會競爭力;其它城市的社會競爭力處于較弱層次,其評價值均小于0.3。從四省區域各自的城市社會發展整體排名結果來看,湖南省仍然排在第一,江西省處在最后。

就環境競爭力來說,排在前五位的城市依次是上饒、九江、新余、景德鎮、宜春,其評價得分均大于0.5;而排名靠后的城市包括長沙、武漢、合肥等。顯然,經濟相對不夠發達的城市,其環境競爭力具有較明顯優勢,而長沙、武漢、合肥等經濟發達城市,在環境競爭力方面卻稍遜一籌。這也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如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齊頭并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從四省區域各自的城市環境發展整體排名結果來看,江西省躍居第一,而湖北省則排在最后。

表2 中部四省經濟區城市競爭力單項指標和綜合指標評分及排名

就創新競爭力來說,排在前四位的城市分別為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其綜合得分均大于1,這些城市的教育、科研和創新水平高,人力資源豐富,科教實力雄厚,表現出了很強的創新競爭力,而其它城市排名則較為靠后。從四省區域各自的城市創新發展整體排名結果來看,湖南省排在首位,江西省則排在最后。

就輻射競爭力而言,武漢、合肥、長沙、南昌這四個城市位于前四位,其評價得分均大于0.3。這四個城市作為中部四省經濟區的省會中心城市,憑借其發達的交通網絡、人力資源、物流和資金流等占據了輻射競爭力的前列。排在后十位的城市依次為巢湖、銅陵、黃石、咸寧、撫州、新余、景德鎮、鷹潭、潛江、鄂州,它們的得分均小于-0.3。從四省區域各自的城市輻射發展整體排名結果來看,湖南省排在第一,湖北省則排在最后。

表2中最后一列給出了這些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排名情況,其中武漢、長沙、合肥、南昌、銅陵、蕪湖、株洲和馬鞍山列總排序中前8名,其得分均大于0.3。這些城市具有較強的經濟基礎、基礎設施、創新能力以及輻射能力等優勢。另外,從中部四省的整體排名情況來看,湖南省的整體競爭力優勢最強,其排名均值為14.5。江西省和安徽省處于較優的整體競爭力水平,其排名均值分別為16.556和17.222。湖北省所轄城市的城市競爭力排名靠后較多地拖累了該省的整體競爭力,使其競爭力處于較弱地位,計算其排名均值為23.333。

四、政策建議

1.從戰略高度確定協調發展思路,有效避免惡性競爭所帶來的內耗

目前,中部四省仍然處于各自為政的發展狀態,這種行政區劃下的以各自省會城市為發展中心的城市群發展戰略,必然使得在經濟發展水平相似、地域位置鄰近的四省中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在承接國際與國內產業轉移過程的競爭表現尤為明顯,這種競爭嚴重地阻礙了四省的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沒有進行資源優勢互補的整合、沒有以自身優勢為依托的錯位發展思路,就難以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立體交通布局、市場體系整合以及產業融合與集聚等方面有所作為。為此,中部四省需要集社會、生態、經濟、文化、行政于一體建立新型戰略高地,形成“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驅動長江經濟帶中部四省城市群的發展。具體措施有: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形成高層規劃的區域合作發展戰略。橫跨四省的區域合作只有也只能是在結合四省實際的情況下,在國家層面上進行頂層方案設計,唯此方能具有可操作性。建議將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已經啟動的《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繼續進行下去,并且結合“指導意見”中安徽省融入“長三角”經濟區的實際情況,對原規劃作出相應調整,但是仍然需強調四省城市群一體化的發展戰略。

二是建立跨省的區域合作機構,形成合作機制的常態化。借鑒歐盟區域合作的成功經驗,由國家層面如發改委牽頭,成立在行政級別上高于四省相關部門的跨省發展部門,如區域政策事務部、區域交通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等,徹底打破原來省域經濟割據發展的局面。

2.加強省會中心城市建設,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的發展格局

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區、珠三角等經濟區的發展戰略已充分證明,發展中心城市并發揮其引領帶動和輻射的作用是成功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因此,中部四省一方面要繼續做大做強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四個省會城市,對這四個城市在財政經費和重大事件的承辦上給予一定的支持,使其在國內的綜合經濟實力排名有所提升,同時利用其旅游等資源提高其國際知名度;另一方面還要逐步實現這幾個城市部分功能、產業和生產環節的轉移與擴散,逐步推進中小城市向專業化和特色化的方向發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體系健全的發展格局;第三,四個省會城市之間要加強協調,四個省會城市的聯動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在產業布局協調、優勢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

3.完善產業補償與共建機制,形成產業協調互補的合作格局

一是中部四省要明確自身優勢產業,集中發展。四省的產業應該依據自身的優勢形成錯位發展、重點突出的發展戰略,如武漢可以重點發展鋼鐵和光電子產業,合肥發展家電和化工建材,南昌發展光伏和大飛機零部件,長沙發展工程機械和新材料等行業。

二是中部四省要形成產業鏈發展戰略。四省在產業結構上有相似和重復的方面,如武漢、合肥和長沙的汽車產業就處于競爭發展的格局,這勢必會造成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的消耗。所以在汽車產業這樣的同一產業鏈上的競爭,可以形成差異發展、突出優勢,形成在同一產業鏈上的分工合作,建立長江經濟帶中部城市群汽車產業戰略聯盟,構建一體化的整車和零部件產業鏈,最終形成既共建又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

三是四省需加強產學研方面的合作,形成共同發展的創新機制。四省科技力量雄厚,高校數量眾多,其中有中國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一批高水平的院校,科技人才云集。四省可以探索允許省會城市依托自身優勢交叉建設大學科技園、科研孵化基地,形成產學研的跨省合作,提高四省的科技創新能力,為優勢產業的發展提供持續高效的創新支撐。

4.依托長江黃金水道,構建便捷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根據“指導意見”的內容,整個長江經濟帶需統籌公路、鐵路、航空和管道建設,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加快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加大多式聯運交通的發展,最終建成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綜合性立體交通走廊,以此來加強對長江經濟帶交通方面的支撐。為此,四省可以規劃建設以省會城市為核心的“品字形、放射狀”省際交通網絡,建成省會城市之間,省會城市與關鍵城市之間的便捷快速的交通體系。同時,打破原有物流的行政區劃割據,實現海關、物流園區建設的協調一體化格局,為產業分工協調發展搭建快速交通和便捷物流的平臺。具體措施有:

一是四省省會城市應加強鐵路交通合作,形成以武漢至廣州、合肥至武漢、上海至昆山、昌吉贛等原有客運鐵路專線為主體,在此基礎上加快建設四省省會城市間高鐵等城際鐵路的快速通道,如長沙至南昌、九江至合肥、武漢至九江之間的城際鐵路及合肥至武漢的高鐵改造,率先實現四省省會城市之間的快速交通體系,建成四城市快速互達的2小時交通經濟圈。

二是四省需依托黃金水道,加強水上交通合作。加快建設長江流域武漢到安慶航段6米水深以及該流域武漢到岳陽城陵磯段4.5米水深的航道工程。除此之外,還要積極推進一些支流,如湘江、巢湖、漢江、贛江流域航道的整治,最終建成長江經濟帶中部區域規模化港口群,并以此為依托聯合起來積極爭取直達歐洲鐵路貨運專線以及國際航空客貨運航線的開辟[11]。

5.積極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形成跨界一體的長江流域綜合治理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受到格外重視,已成為一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潛力和市民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的重要衡量指標,同時也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之一。為此,中部四省需要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形成經濟發展與環境建設并舉,保持經濟與生態的和諧發展格局,探索提升城市環境質量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一方面,四省要根據2013年2月達成的《武漢共識》,在生態保護方面進行聯合攻關。依托長江沿線、環洞庭湖、環巢湖、環鄱陽湖等核心區域原有農業發展模式和得天獨厚的水生資源,積極探索綠色環保的發展道路,開發綠色公交、綠色食品、綠色照明、綠色旅游、綠色建筑,形成“五綠一體”的發展格局。另一方面,四省還要加強環境保護和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合作聯動,尤其是四省環保部門的聯動在長江水域保護的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建議由國家設立四省聯動的區域巡回環保部門,該部門可直接對國家環保部負責,以此形成對長江黃金水道水資源有效保護的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宗和.國務院印發指導意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陸海開放新走廊[N].中國海洋報,2014-09-26(A1).

[2]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EB/OL].(2014-09-25)[2014-11-10].http://money.163.com/14/0925/10/A7007HCL00253B0H_all.html#p4.

[3]李偉,楊國才.基于熵權TOPSIS法的城市競爭力綜合比較與時間演化分析[J].暨南學報,2014(10):77-86.

[4]陸大道.建設經濟帶是經濟發展布局的最佳選擇——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J].地理科學,2014(7):769-772.

[5]朱建平.應用多元統計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6]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李明軒,邱如美,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7]陳峰.城市競爭力研究—以江蘇沿江八市為例[D].揚州:揚州大學,2007.

[8]喻曉.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綜合競爭力評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9.

[9]倪鵬飛.中國城市競爭力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10]徐康寧.論城市競爭與城市競爭力[J].南京社會科學,2002(5):1-6.

[11]長沙合肥南昌武漢達成共識高鐵互通共推一卡通[EB/OL].(2013-03-05)[2014-11-25].http://www.china.com.cn/travel/txt/2013-03/05/content_28131247.htm,2013-03-05.

責任編校:汪沛

收稿日期:2014-07-15

中圖分類號:F29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730(2015)02-0024-06

作者簡介:李偉,女,遼寧葫蘆島人,安慶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碩士;鄭蘭祥,男,安徽鳳陽人,安徽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資助項目“轉變和完善政府承接產業轉移職能-以皖江城市帶為例”(SK2012B293);安慶師范學院青年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之政府職能研究”(SK201012)。

猜你喜歡
競爭力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展的第二階段
論外賣品牌的競爭力
消費導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如何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制筆(2017年3期)2017-10-18 00:49:09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日本競爭力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南風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在聯合中提高競爭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激情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国产97色在线|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91精品|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精品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亚洲视频四区|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精品免费p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99在线视频精品| 日韩毛片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日本|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爆操波多野结衣| www欧美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欧美天堂久久|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成人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国产| 狠狠干综合|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综1合AV在线播放|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亚洲人成网18禁|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极品|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一级裸网站| 成人欧美日韩|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va| 久久免费视频6| 噜噜噜久久|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久久婷婷六月|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亚洲91精品视频|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精品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