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是組成一幅書法作品、表情達意的最小單位。 而字又是由筆畫組合而成,是為小結構。而整幅作品的謀篇布局、字間距、行間距,合理的落款和鈐印,歸納到一起即為章法。也是大結構。章法布局大致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 、有行有列式。這種章法行和列字字相對,整齊劃一。一般用于楷、隸、篆等書體。
二、有列無行式。一般用于現代橫向書寫的楷書、行書等。這種形式只考慮橫向的筆勢連貫和字形的變化,而縱向的關系忽略不計。
三、有行無列式。這種章法在楷、行、篆、隸、草各種書體中都可使用,尤其在行、草書中,縱向的行氣左右搖曳,筆勢貫通,動感十足,使作品的感染力大大增強。
四、對聯式。一般以龍門對的形式居多,內容可以是楷、隸、篆等字體,字形規整,左右對稱,是一種常用的章法布局。
落款與鈐印也是章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落款要根據形式、字體的不同,起到輔助正文的作用,一般以楷、行書落款較適宜。
鈐印一般有名章和閑章兩種,姓和名可以是一方,也可以是兩方。閑章根據鈐蓋的位置不同,又有引首、押腳、補白之分。
好的章法貴在自然協調、氣韻生動、虛實相生,給欣賞者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這就要求作者具備扎實的書寫功力和高超的謀篇構架能力。字的大小錯落有致,筆畫的長短搭配得當。字與字之間顧盼呼應、起承轉合,而不是簡單的拼湊羅列。行與行之間逶迤映帶、氣韻貫通、搖曳生輝。正文與落款協調自然、相映成趣、神完氣足。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說過:“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就是對章法的最好詮釋。
一篇作品或茂密或舒朗,或妍美或稚拙,實為書者心境的表露。換言之,就是書者思想感情的表露,是作品內在的信息,而表現出來的外在形式則是章法和形式的多樣性。
硬筆書法作品因受書寫工具的制約,在形式與尺幅上都是無法和毛筆書法相比的。但從近些年舉辦的硬筆書法展賽來看,作品的形式也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雖然硬筆書法的形式不像內容那樣成為感染欣賞者的主要因素,但其精美、新穎的形式及裝幀效果還是能夠讓人耳目一新的。
當今的一些硬筆書家,用自己制作的書寫工具創作硬筆書法作品來追求毛筆書法的藝術效果,我認為大可不必。硬筆書法以小巧、精致見長,未必求鴻篇、求巨制。其典雅、靈動的藝術效果同樣可以打動欣賞者。因此,硬筆書法應在內涵上求變化、在形式上找出路。藝術風格應取法古人的手札、小楷,形式上以斗方、扇面、橫披、長卷等為主。由于硬筆書寫工具品種繁多,且創作不受紙質的約束,顏色各異的紙張和筆搭配在一起,反差得當,產生了超乎想象的藝術效果,在適度的裝幀設計的烘托下,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這些優勢又是毛筆書法所不具備的。因此,硬筆書法的發展不應和毛筆書法的形式來抗衡,而應取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將特有的形式美發揚光大,再輔以強有力的藝術內涵,走出一條硬筆書法自己的藝術道路將為期不遠。
寫一寫 比一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