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皖輝
根據21世紀教育發展的要求和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時代給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變傳統教育為創新教育,把培養創新人才作為我們的根本任務。因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時代精神的聚焦。培養創新人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涵,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是關系到國家興旺發達的內在動力。因此,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應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的具體特點,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現以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對所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釋放出巨大的潛能,就會產生探求新知欲望,才能發揮創新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自始至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我們也要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并以創造者的身份投入到課堂中去,給學生創造一個敢想敢思的創造性學習的良好情境,激發創新興趣。如上完《凡卡》一課后,我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一是假如你看到皮鞋匠老板正揪著凡卡的頭發拿皮帶打他的時候,或者看到老板娘用青魚嘴戳他臉的時候,你該怎么辦?二是假如又凍又餓的小凡卡走到你的身邊求救于你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學生對我提出的這些問題都很感興趣,紛紛發言。他們對生活在沙皇統治下深受苦難的年僅9歲的窮苦孩子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同情。通過這樣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就是要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敢于創新的精神。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培養他們的好奇心理,對孩子們提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要給予充分肯定,即使提出不正確的問題也要作出合理的解釋,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才能把他們的自尊心和創造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創造意識。我在教學《我的戰友邱少云》一課時,我為了說明邱少云是為了朝鮮人民的解放,為了戰友的安全,為了戰斗的勝利,至死不忘記嚴守“紋絲不動”的潛伏紀律,讓學生知道邱少云是一個自覺遵守紀律的模范,是一個偉大的戰士。我說,邱少云在烈火燒身時只要打幾個滾,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就能得救;他的戰友只要跳過去扯掉他身上的棉衣,也能救他,可他們都沒有這樣做。這是因為當時沒有既能營救邱少云,又能確保戰友的安全和戰斗勝利的好辦法,因此,他的戰友,只能眼睜睜望著邱少云活活地被大火吞沒而犧牲。這時,一個學生突然舉起手來說:“我有辦法救邱少云叔叔。”他說:“如果這時天空突然下起一場暴雨,大雨準能把邱少云叔叔身上的烈火澆滅。”接著又有一個學生說,趕快打電話給氣象臺放炮降雨……盡管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都不切合實際,純屬是一種幻想,我還是予以肯定,保持他們信心十足,情緒高漲的心理狀態。這樣學生的創造潛能才能得到挖掘,創造意識才能得到培養。
三、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現行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發展學生的智力,特別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完成大綱提出的發展思維能力的任務,只有熟練地掌握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有的放矢地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尤其是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因為求異思維是人的創造性思維的核心。人主要是靠求異思維來創造新的思維,也就是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知識、智慧和能力來獨立思考問題,探求新知識,創造性地來解決各方面的問題。例如,教學《跳水》一課時,我問學生:船長的兒子為從猴子中取回帽子走上了桅桿最高的橫木一端。危急之中父親逼孩子跳水,使他得救。我提問如果不“跳水”他能得救嗎?同學們紛紛“獻策”,有的說可以用一張很長很長的梯子靠在桅桿上,讓孩子順梯子爬下來;有的說拿一張大網兜圍著桅桿兜著……我接著問學生:你們有這么多辦法讓孩子不必“跳水”就能救孩子,那為什么他父親仍逼他“跳水”呢?通過聯系課文內容,認真思考,學生認識到在當時千鈞一發之際只有跳到海里才是唯一解救的辦法,從而體會到事物在發展和變化中,要根據情況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果斷行動。同時要求學生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四、啟發學生的創造想象
想象是指在知覺材料基礎上,經過新的組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在語文教學中充分應用想象規律會使語文教學充滿活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學中,我盡量喚起孩子們頭腦中儲備的有關表象,引導他們延伸故事情節,補充課文內容,創造新的自然社會環境,從而加速他們從再造想象向創造想象轉化。如,教學《小攝影師》一課后,我要求學生把故事延續下去。“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小男孩會再來嗎?同學們紛紛展開想象,有的說,小男孩不會再來了,理由是高爾基工作太忙,怕影響他的工作。但多數學生說小男孩會再來的,其理由:一是小男孩給高爾基照相的愿望是那么強烈,這一強烈的愿望促使他必然會再來;二是高爾基如此熱情地接待他,配合他,相信自己再來仍然會受到熱情接待;三是受了全班同學的委托。這樣教學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想象,思維的創新性也得到了訓練。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創新教育,教師的大膽設想,敢于創新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只有在課堂中充分激發學生思維欲望,創設創新思維的情境,讓學生圍繞某個問題,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以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