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梅
摘 ?要: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文章以低碳發展為視角,深入探討了我國工業企業對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問題,就工業企業碳排放的現狀,找到其環境責任缺失的原因,進而為建設“蜜蜂型工業企業”,有針對性的從政府、企業、公眾三個角度提出了承擔環境責任的對策。
關鍵詞:低碳發展;企業環境責任;工業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0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3-0036-01
1 ?相關概念的界定
1.1 ?低碳發展的內涵
?低碳發展是指在嚴格控制碳排放、積極促進碳吸收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以英國政府編撰的《我們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為代表,現在意義上的低碳發展并沒有完全排斥碳排放,而是要通過更少的自然資源消耗,盡最大可能去降低碳排放量,提高能源效率及技術水平,為公眾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及更多的就業機會。
1.2 ?企業環境責任的概念界定
?企業環境責任(簡稱CER)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白平則 (2004) 認為企業環境責任,就是企業在關心股東及相關者利益的同時,也要關注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避免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韓利琳(2009),指出公司環境責任是公司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以遵守相關環境法律法規的要求為基礎,同時兼顧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并對環境的損害釆取預防、治理等措施,使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能夠協調發展。
筆者認為,企業環境責任,即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關注其行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狀況,并盡最大可能降低其對環境造成的負外部性影響,以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生態企業。
2 ?低碳發展下我國工業企業的環境責任
2.1 ?工業企業的碳排放現狀
?①直接使用能源造成的排放情況:工業部門是造成我國CO2排放的最主要來源,其排放的CO2占中國CO2排放總量的84%以上。在工業企業中電力和熱力生產部門占工業碳排放的50%左右,并且這一比重還有上升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目前依然是以煤炭發電為主的電力結構。
?②工業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據估算,工業生產過程導致的CO2排放量約占我國CO2排放總量的10%~15%。電力和熱力生產業的碳排放占我國工業總排放的比重達到40%。
?由此看出,工業是我國CO2排放的主要領域,是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工業企業環境責任缺失的原因
?①企業自身原因:首先,中國工業企業對環境責任的認識不夠,無論是領導者還是企業員工,環保意識都有待提高。其次,工業企業自身節能減排的主觀能動性不強,缺乏動力。企業以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為目標,而節能減排的實行,需要企業技術創新,支付對環境消耗的補償,必然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其競爭力。最后,企業內部的環境管理水平不高,環境信息的透明度低,公開的太少。部分工業企業在公開的環境信息中數量化的有效指標不多。
?②政策原因:首先,諸多法律存在空白,加上相關部門執法不嚴,使得實施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我國政府的監管方式尚待完善,缺乏對企業環境責任承擔狀況的評價體系。中央對地方監管力度不夠、監管標準不清、評價運行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最后,政府對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激勵不足。這主要體現在環保資金的投入不足,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不夠,稅收優惠政策少。
?③公眾原因:城市居民的環保節能意識狹隘,參與能力差,僅限于個人的生活空間,并以簡單的,淺層次的環保行為為主。
3 ?“蜜蜂型工業企業”承擔環境責任的對策
?眾所周知,蜜蜂不僅為人類釀造出蜂蜜,供人類享用,同時還通過傳粉,促進植物繁衍,既維持了生存也為自己采蜜創造了更廣闊的。因此,“蜜蜂型工業企業”就是指具有蜜蜂精神的工業企業,它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一方面要自己創造經濟利益、滿足社會需求,增加社會福利;另一方面,還要通過履行環境責任,建立企業與環境和社會的和諧關系,不斷提升其責任競爭力,獲得持續生存發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從企業、政府和社會公眾三個方面提出了以下對策。
3.1 ?工業企業方面
?①建立低碳管理體系,樹立“蜜蜂型工業企業”意識。低碳管理體系主要包括低碳戰略管理、低碳生產管理、低碳營銷管理三個方面。低碳戰略管理,是指從企業全局出發,制定出低碳發展的目標和戰略計劃,對企業低碳管理過程具有指導意義。工業企業可以通過低碳采購、低碳生產技術的使用、改建生產流程來控制生產環節中的資源消耗,實現低碳生產管理。低碳營銷管理,是指銷售綠色產品,選擇碳排放最少的銷售渠道,減少倉儲、運輸、包裝等環節的碳排放,開展低碳宣傳活動,引導綠色低碳消費。
?②提高企業的環境文化水平。在低碳發展的時代要求下,企業應該提升其環境文化水平,積極營建低碳文化,強化企業環境責任理念,將其滲透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企業環境文化的建設可以通過低碳技術的應用,生產低碳清潔產品,節約原材料,通過企業辦公環境、廠房建設等物質層面的設計來向員工傳遞出低碳生產經營的文化理念。
3.2 ?政府方面
?①加強節能減排管理體系建設。根據IPCC第四次報告(2007)指出當能源效率提高1%時,就意味著碳排放也會相應降低1%,再次強調節能在減緩碳排放中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各級政府還需要將進一步加強節能管理體系建設,減少排放。我國可以組織專家和專業化服務機構對工業企業能源審計、節能診斷,推行能源管理制度。
?②完善對相關企業的經濟激勵措施。我國應繼續以“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企業進行低碳節能技術的改造,繼續實施差別電價的執行力度,適當提高對合同能源管理的財政支持,發展節能服務市場,各級地方政府應注重培育和規范節能服務市場,落實好合同能源管理的財政獎勵政策。
?③完善相關法律體系。2014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全面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強調環保部門對環境的監督職能,落實政府環境質量責任制度,加強企業環境監測。政府應建立獎懲分明的節能減排法律體系,及時補充和修訂工業行業的節能設計規范,對高耗能行業建立能耗準入制度。
3.3 ?社會公眾方面
?首先,公眾應該做到適度消費,綠色消費,抑制對商品的過度包裝,關注循環消費,購買綠色企業的商品。
其次,消費者要積極接受低碳發展理念,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節約能源,拒絕浪費,積極參與社會組織的環境保護和低碳節能的各種相關宣傳活動。
最后,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建立企業社會責任新聞媒體曝光機制,通過媒體曝光平臺客觀公正地揭露企業逃避責任的行為。
?基于上述分析,我國企業環境責任的履行是靠政府、企業、公眾三位一體的共同努力來實現的。企業環境責任的承擔關系到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及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低碳發展方案的編制原理與方法[M].北 ? 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
[2] 白平則.論企業的環境責任[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3] 韓利琳.生態文明背景下的公司環境責任問題研究[J].生產力研究,
2009,(13).
[4] 王紅.企業的環境責任研究—基于系統辯證學的視角[M].北京:經濟管 ? 理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