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菊萍
(甘肅第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蘭州730046)
企業“貫標建體”及其體系運行探索
孔菊萍
(甘肅第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蘭州730046)
近些年,各個企業為改善管理工作,提高顧客滿意度,紛紛踐行國家標準,打造標準管理機制,采用第三方認證,且大部分企業均獲得了相關認證證書,每一項管理工作均走向標準化道路,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然而,通過研究認真達標的企業可知,他們在體系運行中涌現出了某些問題,部分管理體系運行和基本管理存在背離。筆者將依照當下的經驗,主要探討貫標建體問題。
貫標建體;體系;認證;運行
質量體系是踐行質量管理的基本結構與主要程序,其與質量管理密切相關。企業旨在通過質量體系構建來提升產品質量,它主張從自發轉換到自覺,以此來增加機制運行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對于貫標建體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可為同仁提供參考。
隨著GB/T19001標準和GB/T24001標準的頒布,特別是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關注將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以及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結合起來,建立一體化的管理體系,由認證機構對一體化管理體系實施一體化審核,即通過一個審核組的一次現場審核,同時頒發QMS、EMS、OHSMS等多張認證證書。這可以大大減少組織的管理成本,提高組織管理體系的運行效率。
2010年,我國建筑業企業國家標準《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430-2007)也已頒布實施并作為中國建設相關行業管理部門的認證采信標準,該規范可以讓組織很容易的在現有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上,使原有組織運行的三個管理體系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建設相關組織內建立由GB/T50430-2007、QMS、EMS和OHSMS共同組成的“一體化管理體系”。
進行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管理體系認證,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一體化管理體系是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徑。
企業的發展靠管理,而標準是我們制定管理制度的依據,所以企業必須制定一套適合本企業自身發展的標準管理體系文件,形成作業指導書,指導日常工作。
2.1 管理體系文件提出的內容不滿足實踐操作
一些企業的領導在市場競爭作用下,編制一體化體系單純是為獲取認證證書,在貫標認證根本目的方面也存在錯誤認識,最終形成的體系文件流于形式,認證前的工作效果和認證后并未出現太大改變,在管理體系大力改進方面并未發揮應有作用,背離標準要求。
2.2 深度不足、廣度推動欠缺
現階段,企業在貫標工作中普遍存在投入不足、人力資源等各項保障不完全,引發自我監控不高問題,甚至無法及時發現異常,整改存在延誤,進而制約了管理體系的踐行,使得體系無法不斷改進與大面積提高。另外,文件執行存在不均衡性,無法依據文件的要求有序執行,充滿隨意性和盲目性,控制力低下。
2.3 全員參與度不高
從ISO9001至當下一體化體系,各個企業均面向組織結構做出了適宜的調整,圍繞部門管理職能實施再分配。換句話說,新體系要素涉及所有的崗位,與全員參與理念相符。然而,在具體的工作過程卻為有效踐行該理念,包含的內部要素未作出詳細分解,使得全員參與無法有效落實。
3.1 領導重視
把貫標建體看做打造完善全面質量管理基本途徑時,領導發揮的作用十分關鍵。高層領導的榜樣作用代表著領導者自身的決心,這是聯系上下的基本途徑。當引起高層領導重視和科學的認識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及GB/50430構造所需的各種資源方可科學調整,充分利用,方可對下屬產生榜樣作用,進而促進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構建,實現穩步運行。
3.2 文件編寫
初編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時通常會遭遇文件繁簡這一問題,具體應如何把控,筆者結合實際給出了下述結論:繁應繁至讀者可有效理解文件基本內容,而間應間至少一字無法有效理解,不存在可省略字句。同時,程序文件應彰顯企業特色,當讀到文件時便清楚是具有現實意義的文件,當使用人員接收程序文件后清楚后續工作與具體標準。為此,當咨詢人員指導相關文件編制工作時應采用下述對策:在最初編寫階段,能夠為編寫人員配備適宜文件進行參考,編寫人員落實文件編寫工作后再配備等同文件進行對照,找到不足,合理修正,最終達到標準。
3.3 內審配合
在內審過程主要包含下述兩個誤解引發因素:①內審員和受審人員之間的協調問題。因受審人員通常存在內審員特意挑毛病的錯誤認識,且內審員也誤認為受審部門特意挑毛病,不重視咨詢指導,使得雙方之間缺少信任,交流溝通較少,通常持有對立態度。在審查過程,受審人員一般隱瞞實情,搪塞了事,這阻礙了質量體系的順利運行。為此,內審員和受審人員應端正思想認識,樹立科學的觀念,明確雙方的根本目標都是改善產品質量、減小成本、優化管理工作,都是為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保持合作交流;②內審結果的科學看待。明確質量體系后,各個企業通常需實施內審操作,增加體系運行的合理性。在內審結果問題上,受審核所有部門領導與全體員工,特別是高層應科學認識。不允許受審核人員存在工作出現差錯在所難免這種錯誤認識,需積極改進,全面創新。同時,最高層領導應綜合評判每一部門領導人的具體功績,如果僅僅利用內審結果進行評判,將影響內審員和受審員的工作自主性,干擾質量體系的有序運行,制約工作改進。一般主動涌現問題多者為工作優秀部門。如果部門領導人自發坦露現有問題,則代表該部門希望改進。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高層領導一個面向各部門現有問題提出清晰的整改思路,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整改期限,如果未達到整改要求應嚴厲處理,以此來強化內審員和受審員之間的協作。
3.4 接口問題
接口指代企業涵蓋的每一部門的相互交叉點。在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體系構建環節,接口問題較為主要,且不容易攻克。好多企業由于接口問題處理失誤而引發職責模糊,無法落實各項職責的問題,有些甚至干擾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運行,減少有效性。某企業的有些部門被這一問題困擾著,他們采取了下述解決對策:對各部門存在爭議和分歧的事情,首先經經過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開會進行溝通協商,統一劃分相關職責,如果如果部門負責人之間溝通不一致,便遞交至最高領導層,通過商議再給出決定,保證職責分配明確,有效攻克可接口問題,踐行各部門職責,推動了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行。
3.5 遵循PDCA原理
三個標準對體系的總體要求都是按體系的策劃建立-實施保持-監視測量-改進的四大部分作出相應的規定,遵循PDCA的過程模式,實現持續改進的思想建立。在具體的貫標建體環節,融入和引進所有成員、整個過程和所有企業理念,應用PDCA方法將有利于質量體系的整體運轉,增加主動性,提升有效性。
貫標建體屬于根本性變革,一定要拼盡全力,做好貫標工作,讓企業管理體系有序運行,且合理,務必要加大監管力度,編制并優化激勵及制約體系,踐行貫標能夠推動管理體系優化與提升,可促進管理體系自身價值的發揮,顯著提升管理水平,大幅增強競爭力,使企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1]錢敏,盧清波,張小兵,等.關于企業“貫標建體”及其體系試運行的探究[J].中國標準化,2016(6):009.
[2]徐小龍,何軍.管理體系一體化整合問題探析[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15(2):40~41.
[3]郭春燕,孟凡科.貫標——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礎[J].中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2016(2):33.
[4]歐曉華.基于多個標準體系的企業貫標整合管理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15.
[5]張冰.論建筑業企業資質新標準與貫標工作[J].城市建筑,2015(29):217.
[6]《四標整合管理體系教程》.
F273.1
A
1004-7344(2016)24-0036-02
20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