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杰 韋干熙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農業委員會 225009)
淺談高速公路疲勞駕駛的危害、成因及預防措施
胡 杰 韋干熙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農業委員會 225009)
高速公路具有交通流量大、行車速度快、便捷快速等優點,但由于車速快加之路面情況單一,長時間駕駛易引起駕駛員思想麻痹、犯困,一旦情況處置不當,極易發生交通事故。作為駕駛員一定要提高對疲勞駕駛危害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心中時刻裝著交通法規,文明駕車,禮貌行車,嚴守操作規程,自覺服從交通管理,摒棄僥幸心里,避免疲勞駕駛,不斷提高自我提醒、自我警示、自我調節緩解的能力,從而牢牢掌握安全行車的主動權。
疲勞駕駛;危害;成因;預防措施
據交巡警部門分析,每年道路交通事故中有將近一半發生在高速公路上,重特大事故占35%,其中疲勞駕駛占事故總數的25%以上。尤其是午后13:00~16:00,凌晨2:00~6:00,極易因疲勞駕駛而發生交通事故。輕則車損人傷,重則車毀人亡,甚至禍及他人,后果不堪設想,同時也給國家、社會和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損失。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對疲勞駕駛是這樣定性的:連續駕車4h,休息不足20min的,即為疲勞駕駛。專家認為:“疲勞駕駛是指駕駛員每天駕駛車輛超過8h,從事公路運輸的駕駛人一次連續駕駛車輛超過3h,或者從事其他勞動,體力消耗過大,或者睡眠不足,以致行車中困倦、瞌睡、四肢無力,不能及時發現和準確處理路面上的交通情況。”
(1)睡眠不足引起的疲勞。睡眠質量的好壞,與駕駛有著直接的聯系。睡眠是駕駛員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進行休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
①娛樂過度引起的睡眠不足。在我們駕駛員隊伍中,有的駕駛員喜歡夜生活,甚至徹夜不眠,如:打麻將、網上聊天打游戲、跳舞唱歌等娛樂活動,造成睡眠不足。
②外界干擾引起的睡眠不足。比如與家人發生爭吵、與同事發生不愉快的事或者遇到心理壓力特別大的難題以及住房條件環境較差等噪聲干擾。
③疾病引起的睡眠不足。如牙痛、頭痛、劇烈咳嗽等造成整夜不能入睡,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等。
(2)長時間駕駛車輛引起的疲勞。由于運輸任務緊,加之時間安排不當,在短時間內連續出車,特別是跑長途的營運車輛駕駛員,為了趕時間,有的一天24h,甚至幾天幾夜都睡不好覺,困倦時就在駕駛室里打個盹,造成睡眠嚴重不足。
(3)疾病、藥物、酒精引起的疲勞。有的駕駛員為了信譽或效益,不顧個人身體狀況是否允許,帶病出車。科學證明,人在生病期間極易導致疲勞。另外,駕駛員因疾病或其他原因服用安眠、鎮痛等藥物后,一般都會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會使人困倦、昏沉,引起嗜睡。
(4)市場競爭引發的疲勞。①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市場競爭也隨之愈演愈烈,商品流通規則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效益”原則,貨車對交貨時間的要求也更為嚴格,加之車輛日益增多,僧多粥少的矛盾較為突出,運輸單位、車主為贏得市場,不得不在時間上“爭分奪秒”,效益上“多拉快跑”,勢必導致駕駛員長時間連續駕駛;②運價低,成本上升。大部分駕駛員靠超載贏利,為逃避有關部門的處罰,經常選擇深夜行駛,而深夜正是疲勞駕駛最易出現的時間段;③部分大中城市均有白天禁止外地貨運車輛進城的規定,進城卸貨的需要,也導致了部分駕駛員選擇深夜駕駛。同時由于工廠企業工作時間又多半在白天,白天裝完貨勢必就要駕駛員晚上開夜車。
針對疲勞駕駛易引發交通事故的客觀事實,以及高速公路全封閉,分上下行車道,行車單調等特性,駕駛員疲勞對車輛交通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是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消除疲勞和預防疲勞,對于駕駛員來說尤其特別重要。根據疲勞產生的原因,消除疲勞和預防疲勞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對交通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對疲勞駕駛危害性的認識。
要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為主”的宣傳工作思路,充分運用電視、電臺、網絡、報刊、圖片等多種載體,通過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形式,結合疲勞駕駛典型事故案例,大力宣傳疲勞駕駛的危害性,增強駕駛員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促使他們擺正金錢與安全的關系,自覺抵制疲勞駕駛。
(2)完善交通標志、標線設施,防范疲勞駕駛。
在高速公路易發交通事故路段增設安全設施。除完善常規的標志、標線外,在高速公路的橋梁、長下坡坡頂、連續坡道彎道處的中央隔離帶上設置太陽能雙面雙色暴閃燈,來車方向施劃多道減速震蕩帶,增設“危險,易發交通事故”反光標志警示牌,以提醒駕駛員注意交通安全。還可以通過明顯的誘導標志如“前方5km服務區”、“前方2km服務區”等,提醒駕駛超過2h及出現疲勞駕駛癥狀的駕駛員自覺進入服務區休息。
(3)加大對疲勞駕駛的監管力度。
作為高速公路巡邏警察,應加大對路面巡查、管控力度。通過科學合理的調配,把警力最大限度地充實到路面一線,尤其是加大夜間路面管控力度,重點是00:00~6:00時間段,不間斷地進行路面巡邏。通過落實“24h無縫巡邏”的方式,提高路面警車的可見率,提高巡邏密度和管理的覆蓋面,發現車速緩慢、行駛飄移等疲勞駕駛現象的,及時引導其就近駛離出口。
(4)提高睡眠質量,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人體機能休養生息、恢復體力、減少和消除疲勞的最佳途徑。駕車前一定要好好睡一覺,特別是在高速公路長途行車前,駕駛員必須盡量保證足夠的睡眠。駕駛員應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要節制夜間的娛樂性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提高睡眠質量。特別要避免因趕時間而放棄睡眠。
(5)身體不適慎重用藥。
某些抗過敏藥和清熱解毒的感冒藥品大多含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成分,一般服用約10min后,藥物開始生效,服用者會出現困倦、嗜睡等現象,因此身體不適時要慎重用藥,切不能帶病駕駛,避免由藥物引起的疲倦開車。
目前,行車記錄儀等電子設備,雖對疲勞駕車監管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對疲勞駕駛的預防,歸根結底還在于駕駛員本身。作為駕駛員一定要本著對自己、對家人、對他人負責的態度,心中時刻裝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摒棄僥幸心里,不斷提高自我提醒、自我警示、自我調節緩解的能力,就能自覺抵制疲勞駕車行為,從而牢牢掌握安全行車的主動權。
U471
A
1004-7344(2016)24-0154-01
201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