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孟
(上饒市廣豐區饒豐灌區管理局)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楊曉孟
(上饒市廣豐區饒豐灌區管理局)
水利工程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目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成功建設能夠拉動我國經濟增長,推動社會進步。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我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大量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工程質量不過關,工程管理的機制不完善,管理結構單一,以及生態安全等等,這些問題的暴露受到了社會各界關注,本文就當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所應采取的解決措施進行探討。
水利工程;管理;安全;措施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水利工程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水利工程的建設,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也伴隨而來,如何才能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如何才能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轉變,解決安全隱患等問題逐漸成為政府和企業議論的焦點。下面我們就來探討當前水利工程的管理現狀以及相應的對策。
水利工程的建設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任務,用來保證國家的經濟收入以及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因此水利工程建設需要科學系統化的管理貫穿始終,如何才能實現最優化的管理目標,以低成本創造大利潤,加快現代化工業的步伐,是政府和企業需要探討的焦點。
1.1 管理機制不健全
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是任何行業追求的管理目標。但是我國的水利工程管理存在嚴重的管理機制問題。①管理分工不明確,我國實行中央和地方分權管理,中央占主導部分,地方管理權力小,聽從中央的命令。權責分工不合理,地方政府企業的自主管理權受限,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中央無法對全國范圍內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進行監督管理,可能由于錯誤命令的下達導致水利工程被腰斬;②沒有明確的管理條例進行制約,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起步晚,相對于國外有法可依的管理局面,我國缺少完整成熟的法律政策,管理上沒有束縛,造成水利管理的缺失。
1.2 管理技術不完善
完善科學的管理技術能夠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實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德國重視科學的管理技術應用推廣,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管理上的技術漏洞進行改造,淘汰落后的設備器材,甚至推行全自動智能化管理,將更先進的管理設備運用到實踐中去。而我國相對來說技術水平低,對科學先進的管理技術的研發重視程度不夠,設施設備缺乏專業的管理和養護,設備落后,使用壽命短,粗糙的設備器材可能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安全指數也不達標。投入的成本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水利工程的建設設置了難關。
1.3 管理手段單一化
當前我國對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僅僅注重于生產建設,過于重視生產目標的實現,忽視了員工安全、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以及資源環境的問題。這樣結構單一,缺乏科學合理化的管理手段:①對員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而且為了實現目標增長,對員工要求苛刻,一味的加班加點,缺少安全教育,危害了員工的人身權利,影響員工的積極性;②工程質量的粗制濫造也是管理手段單一造成的結果,缺少監工環節,為了趕上進度不顧質量問題;③沒有貫徹綠色科學的環保理念,破壞了生態環境。管理手段的單一,在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都有所體現[1]。
我們應該看到我國當前水利工程管理上的不足,向發達的西方國家學習,總結經驗教訓,為水利工程的建設做出貢獻。
2.1 建立管理機制
優化水利工程的管理結構,權責分工明確,中央根據實際情況對地方政府企業的水利建設工程設進行考察,放寬權限,使管理更加細致化,明確化,地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建設屬于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可以利用現在信息化發展的優勢,建設網路遠程監控系統達到實時監察,隨時監督的目的;其次是要完善細致具體的法律法規,根據我國特有的水利工程現狀,參考國外成熟完備的法律法規,形成普遍具體的法律體系,讓水利工程的建設做到有法可依,適應社會的發展,健全機制[2]。
2.2 完善管理技術
針對當前我國管理技術水平的現狀問題,加強管理技術的建設。加強科研項目的實施建設,效仿發達國家對于水利工程管理技術的推廣運用,制定適合本國特色的管理技術,把精簡技術的引進提到日程上來,保證技術的精密程度,使員工能夠在安全高效的環境下作業;對機械器材進行定期的后期維修與養護,提高機器的使用壽命,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此來保證工程的完成質量。
2.3 優化管理手段
改變管理手段單一的結構模式,提高生產價值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
(1)管理人員提升對員工的管理水平,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安全隱患意識,定期開展安全演習,使安全建設理念深入人心。設立賞罰制度,對優秀員工提供物質上的獎勵,做好抓典型工作。定期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更新操作技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
(2)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做好監工工作。從水利工程建設的準備階段,完善圖紙的規劃,做好施工人員的分配,保證機器的正常運作,充分的前期工作能夠為后期的建設提供保障;施工過程中,管理者隨時監督工程的進度,確保工程的質量,發現問題也能隨時修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水利工程建設;竣工后要多次檢測工程質量,做好后期的修繕工作,保證萬無一失。
(3)管理人員還需要兼顧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在確保工程順利實施的情況下,提高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貫徹綠色科學的環保理念,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對環境的破壞。提高員工的綠色節能意識,養成環保理念。尤其加強治水的力度,廢棄物的排放要符合國家標準,統一集中處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開發新能源,打造綠色科學的水利工程[3]。
綜上所述可知;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是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順利開展有利于增加國民收入,增強國際影響力。雖然當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在管理方面還存在: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技術落后以及管理手段結構單一等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結合本國國情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全面建立健全機制,做到有法可依,提升管理技術水平,改造單一的管理結構模式,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會建立一個全新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
[1]張榮.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水利技術監督,2011,04:35~36+39.
[2]郭勇.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水利技術監督,2016,01:43~44+86.
[3]李元培,何萍,喬爽.淺談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民營科技,2013,05:74~75.
TV51
A
1004-7344(2016)24-0135-01
20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