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萍 蔡婷婷
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征的時代,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面對各類知識的急劇增長,這就必然要求人們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式。國家最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個體發展的需要。但仍有不少同學要么自恃聰明,學習態度不端正,這是個別優等生;要么隨大流,認為學習無所謂好壞,拉中就行,這是少數中等生;要么破罐子破摔,徹底喪失信心,這是學困生。我希望通過歌謠教學能真正促使其學習態度的轉變,進而提高學習效率。現選取三人進行典型個案分析。
個案一:
安剛(化名),男,初一二班學生。
性格特點:聰慧機靈,綜合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但生性懶惰,不愛寫作業,不愛學習一些記憶性較強的科目,如語文、歷史等文科。
學習特點:僅滿足于聽懂而已,不愿深究,更別提主動學習了。
原因分析:學習習慣差,學習基礎不扎實,雖自恃聰明,但學習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
研究目的:通過對“聰明,但不愛學”這個個案展開研究,診斷原因,并擬訂相應教學策略。使該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得到同步提高,為如何對這類學生開展歷史教學積累第一手資料。
轉化策略:
1.尊重性格,保護興趣:個案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開朗,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興趣。面對這樣一個嬌生慣養的但很有個性主見的孩子,要以尊重引導為主,給他以適當的自由。上課多提問,多表揚。不要讓他產生“我成績好,老師上課就不再管我”的心理。
2.循循引導,委以重任:在肯定了歌謠的價值和在激發了寫作動機的基礎上,讓他擔任小組長,帶領全組同學編寫歌謠。因為他雖然成績不錯,但由于生性不穩重,在班級中沒有擔任過一官半職。這次任命為小組長,他確實有點喜出望外,表示要不負眾望,將小組帶成優秀小組。
3.激勵肯定:在我的幫助下,他的寫作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有好幾首歌謠在全班得到推廣,極大地增強了他的自信心。
教育成效:聽課態度有了明顯改善,從不愿意聽到主動探究歷史問題,改變是巨大的。由于他聰明好學,編寫的歌謠多次在全班推廣,被評為最佳表現者。他本人也因為歌謠的成功而喜歡上了歷史,成為“歷史學習之星”。
個案二:
張菲(化名),女,初一四班學生
性格特點:外向,雖然成績較差,但破罐子破摔,對一切都無所謂。
學習特點: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上課只是在擺樣子,消磨時間而已。
原因分析: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礎知識很不扎實。初中科目又比較多,在思想上產生畏難心理,索性一點也不學了。
研究目的:通過老師的幫助與努力,轉變其學習觀念,初步品嘗到學習的樂趣。
采取措施:
1.個別談話,拉近距離。本學期剛開始,我就找她進行個別談話,告訴她我本學期要進行歌謠教學的研究。她一聽,表示出有點興趣。我讓她擔任記分員,根據各組歌謠編寫情況進行加分。她一聽,表示很樂意接受。這樣,她上課的精力自然就集中了,這就邁出了良好的一步。
2.及時表揚,及時激勵:所謂學困生,并不是腦子笨,而是對學習缺乏正確的態度與方法,又加上缺乏毅力導致的。所以,我對張菲上課多關注,只要有一點小事做得好就及時表揚。特別是她將積分表表格做了改動使其更美觀時,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做了展示,并對她大加贊揚。她的臉紅了,我第一次發現了這位女孩羞澀的美。
教育效果:如今的她與以前簡直判若兩人,桀驁不馴的目光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彬彬有禮。雖然學習成績仍不是很理想,但我看到她每天都在努力。我會繼續關注她,幫她健康快樂成長。
實踐證明,依據教材內容編寫朗朗上口的歌謠,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化歷史學習,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求知和求學的欲望應該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我會繼續關注歌謠教學,讓我的學生既接受情感的熏陶,又增長知識,真正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