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華
【教學目標及重點】
1.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激發學生珍視生活、關愛動物的情感。
2.感悟動物身上折射出來的可貴的精神和品質。
【指導思想】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2.培養學生語感,能夠初步領悟作品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打開音樂)
這是一個發生在西藏地區的故事,一位老獵人喝一碗酥油茶,突然看一只肥壯的藏羚羊,他轉身回到帳篷,拿來獵槍,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看到老人,并沒有逃走,而是沖著他跪了下來,眼中流下了兩行清淚。老獵人沒有被藏羚羊的行為所打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應聲倒地。老獵人打開藏羚羊的腹腔時,原來藏羚羊的肚子里靜靜地躺著一只小藏羚羊,他已經成形了。(關閉音樂)
顯然,藏羚羊是在乞求老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條性命啊!同學們,動物也有生命,動物也有情感。對于這只將母愛濃縮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你是不是被深深感動了呢?
二、自主學習(我自信,我能行)
(一)詞語掌握
師:在研讀課文之前,我們首先以小組為單位,解決一下字詞。
(學生讀)
師:老師也給大家總結了幾個字詞。(出示大屏幕上的字詞)
(二)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師:下面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再次了解課文內容,準備復述課文內容。
(出示速讀指導)
(三)生動地復述這個故事,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復述指導:(出示復述提示)我們的復述可以依照這個提綱進行:飛渡前(身陷絕境)—飛渡時(一跳失敗、母羚絕望、斑羚飛渡)—飛渡后(走向彩虹)。
(學生復述)
教師總結評價(表揚學生復述中表現出來的優點,指正其缺點)
三、合作探究(你幫我助,快樂無限)
1.聽完復述后,你有什么感受?印象最深的鏡頭或事物是什么?為什么?(學生答)
(教師提示:它的哪些表現讓你感動?)
教師表達自己的觀點:鐮刀頭羊,因為它成功地指導了這次飛渡。
2.鐮刀頭羊是怎樣指導這次飛渡的?
明確:(逐步引導學生的思路)
3.鐮刀頭羊“悲哀地學了數聲”,如何理解此時頭羊的心理?
明確:內心的絕望。
4.頭羊本來站在年輕斑羚的行列,后來為什么又走到老年斑羚的隊伍里了?
明確:表達了它沉重而悲壯的心情。
5.在這群斑羚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迫切學習的金子般的東西呢?(目的在于組織討論文章的主題)
明確:智慧、才能、膽識,特別是從容鎮定,舍己為人的情操,可貴的整體精神,為自己,也為人類唱響了一曲悲壯的生命贊歌,放射燦爛無比的人生光彩。
四、拓展延伸(反省社會,鞭策自己)
1.反思人類社會,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樣,不害人,不茍活,視死如歸呢?
2.現在,閉上你的眼睛,讓我們再一次帶著崇敬的心情去感受一下斑羚飛渡的動人場景吧!(播放朗誦)
斑羚們的表現的確讓我們感動,同學們對斑羚們的遭遇又持有一種什么感情呢?
3.在這篇文章中,人充當的是怎樣的角色?
(討論后明確)在這篇文章中,人類充當的是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奪者。我們不必回避這個問題。因為這篇文章恰恰給了我們一個反思人類所作所為、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機會。
人類自詡為高等動物自己給自己定義為“人科”,在這個世界中是獨一無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類擁有強勁的思維能力,擁有先進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換地,所以我們常提起的一句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對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物種,人類是蔑視的。人類肆意屠殺它們,已經導致許多物種滅絕。
4.你見過哪些虐待動物的例子?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虐待動物的圖片。(出示大屏幕)
5.看了讓人震驚的這些圖片,你想對這些現象說些什么?
“關心動物是一個人真正有教養的標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越高,其道德關懷的范圍就越寬廣。一個對動物殘忍的人,也會變得對人類殘忍。”
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關愛動物,珍視生命的人吧。
五、作業
假如你是狩獵隊的一員,看了這震撼人心的場面后,會有怎樣的感想,今后將會怎樣做?
假如你是一只小斑羚,在成功飛渡后,會怎樣想?怎樣做?
假如你曾經了解過動物世界扣人心弦的一幕,你又會有怎樣的感想?
假如你是作者,就是這一事件的見證人,你又會怎樣生動地將它記敘下來?
請以“假如”為題,寫篇文章。要求:說真話,訴真情。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