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鋒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指出:“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也就是說,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要有效地將自主學習法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之中,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平臺,使學生在主動求知的過程中強化對相關物理知識的認識,進而為高效物理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地將自主學習法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物理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一、組織問題探究活動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強化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立足于物理教材,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動能和動能定理》時,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也為了確保高效物理課堂的順利實現,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只有動力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動能才能增加?(2)如果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是零,那么,能否說明一定也是零?(3)如果物體的動能不變,能否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本節課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能確保高效物理課堂順利實現,同時,對學生健全的發展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開展動手實驗活動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也是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打破傳統單一“講”模式的重要方面。所以,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驗中科學素養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學《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也為了有效地應用自主學習模式,在本節課的實驗驗證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鐵架臺,重錘,滑軌,小車,打點計時器,鉤碼,氣墊導軌,光電門計數器,托盤天平,橡皮筋若干,紙帶若干”等實驗工具進行自主實驗,并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來得出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當然,通過學生的自主實驗、自主分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素養,而且,對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三、實施小組討論活動
小組學習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中交換意見,拓展思維,進而在確保高效物理課堂順利實現的過程中,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也能得到發揮,確保自主學習模式得以有效的貫徹落實。
例如,質量為m的物體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軌道上的質量為m的小車上,物體與小車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素為μ,設小車足夠長___________。該題是一道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常見的題型,所以,在實施自主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在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活動之中,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該題提出不同的問題,如:問題一:求物體在小車上滑行的距離。問題二:物體對外做了多少功?問題三:小車獲得多少機械能?……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思考、討論,并進行解答,這樣的一題多問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對高效物理課堂的順利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課程改革下,我們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有效地應用自主學習模式,以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而,在確保高效物理課堂順利實現的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魯世明.高中物理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