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珍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當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信息技術課程成為高中教育階段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從信息技術教育的產生和發展、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教學方法的改進等三個方面來進行總結和反思。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問題;教學方法;反思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發展很多都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改革和創新,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電子商務也成為很多人創業成功的巨大平臺,信息技術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我們的學生在畢業之后真正融入社會,信息技術教育的開展就成為高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
一、信息技術教育產生的原因和發展
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要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綜合人才,信息技術教育變得日益重要。因為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是每一個現代社會人才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信息技術學科的開設勢在必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特點,把它的優勢發揮出來,使高中的這門課程煥發出它應有的生機和活力。
信息技術課程在高中階段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是高中會考學科,新課程標準中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使其成為全面健康成長的人才。但是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著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成為能否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所在。
二、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教育畢竟是一門新興學科,相較于其他已經比較成熟的學科而言,這個現代社會飛速發展下催生出來的學科正處于發展階段。特別是在我國,信息技術興起較晚,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等于是在雕琢一塊剛剛開發出來的璞玉,只有精心設計和雕琢,才能使它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1.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在我國,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相對于發達的西方國家還是落后了很多。由于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時間比較短,學校教育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教育體系。而且國家培養出來的信息技術方面的師資力量也很薄弱,很多教師都是從其他學科轉崗成為信息技術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不適合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要求,教師的現有知識水平也滿足不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條件,種種困難嚴重影響了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發展。
2.學生已有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高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這樣快節奏的進步與發展使我們的信息技術教材雖然歷經多次改版和更新換代還是難以跟上改革的步伐,這導致學生接受的信息技術知識也相對滯后。同時,由于各個家庭生活的環境不同,經濟狀況存在差異也導致了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不同。有些學生家里先進的電子產品一應俱全,所以日常的接觸使他們在進行系統學習之前就已經掌握了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而有些學生因為在平時沒有接觸過這些高科技產品,學起來就比較費力,極易造成兩極風化。所以,教師在進行系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之前,首先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然后再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3.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缺乏主動性
信息技術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新鮮事物,剛開始接觸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但隨著教學的推進就會發現,學生的興趣只停留在聊天、游戲這些娛樂項目上,對于系統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卻興趣缺乏,缺乏主動性,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也造成了信息技術課程教育教學效果的不明顯。
三、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方法的改進
面對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方法,優化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操作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專職教師業務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所以在日常教學工作之余,各級教育部門要定期對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不斷培訓和提高,信息技術學科知識更新較快,教師的知識水平首先要跟上才能使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與時俱進。
2.拓展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教材的同時可以適當拓展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到信息技術知識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持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信息技術學科比起其他學科來說有自身的優越性,它的教學圖文并茂、操作性強,教師要利用好這一優勢,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各個活動,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學有所獲。
總之,信息技術學科有其時代的先進性,也有新興事物發展中必然會存在的一些問題,只要我們教師轉變思想,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一定會提高,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也一定會實現!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