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位瓊
我國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直以來被傳承下來的,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變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雖然有所改變,但是教學目的始終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由于學生生活水平的提高,接觸的事物也不斷增多,所以找到新的教育方式已經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問題解決方式的闡述,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學習知識的能力。
一、提升知識教學可信度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多媒體內容的穿插,多讓學生很據現在社會上發生的熱點事件以及關注度比較高的事件讓學生進行評價,這樣通過學生的直觀想法能夠得到更多的思想碰撞,得到想要的結果。
學生對于結合案例進行的講解要比老師單純講解要透徹得多,教師可以找適合的案例直觀評論,讓學生進行學習。例如,社會上關注度比較高的對于該不該見義勇為的問題以及摔倒的老人該不該扶的問題,可以根據現在社會實際發生的案例進行分析,因為存在的情況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解決方式,學生還是要保持助人為樂的單純之心,但是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具體分析。教師可以通過對傳統美德的講解讓學生知道幫助別人的意義,但是也要讓學生明白在助人的過程中保護自己。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案例的實際情況,如果發生這樣的問題學生應該如何解決,既保護自己也幫助別人。
二、建立和完善網絡教學評價系統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生能夠學習到應該掌握的思想品德知識,還要創新教學模式。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通過網絡教學對學生進行影響,既要讓學生學習到實際的教學內容,還要讓學生通過知識點進行深刻思考;第二,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選擇,還要將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讓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及時調整,知道他們實際的學習狀況;第三,學生要重視自己的學習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對學習更加有積極性。
總之,對于學生來說,這門課程是對他們以后道德發展和思想走向重要的學科,學生不僅要學習到表面知識,還要把深入的內容貫徹到實際生活中,才能夠讓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表現自己。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發揮自己的教學能力,把教學內容全部投入到學生身上,通過現代教學模式把思想道德的知識講授給學生,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