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課程改革不斷進行,其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初中地理教學課程也在不斷地改革,其核心理念也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但是由于初中地理學科并不是中考必考科目,所以上至學校、下至學生對這門學科都表現得無所謂。要不就是走走形式,排了課表,但是上了其他的課程;要不就是教師上課時就把書讀讀,算是完成教學任務。如何提高這門學科的課堂效率,使這門學科真正能為學生的發展做出貢獻?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樹立正確的觀念
對于每位地理學科教師來說,首先我們自己要端正態度。不能認為地理只有“會考”,不是升學考試科目,不要求考出多高的分數,課堂教學可以隨意一點,業務要求可以低一點,對學生可以松一點。每位教師必須想到地理學科有可能會成為部分學生高考選擇的科目,也要考慮到地理學科中學習到的知識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所以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
對于學生而言,也需要端正態度。不能認為地理只有初一、初二學習,初三不再學習地理,也不能認為地理學科平時不考試,中考更不會考。我們教師要從“會考”的角度給學生施以壓力,端正他們的態度;需要從興趣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學好地理;更需要從能幫助他們學好其他學科,能豐富他們的知識面等方面提高學生學習地理學科的積極性。
二、注重學習的主體,以學生為本
1.適當地開展預習環節
這一環節首先能夠使學生對這門學科有一定的重視,在學生的思想上以及對待這門學科的狀態上都有所改善。教師的狀態改變了,學生的狀態也會跟著改變,當學生看到地理學科的教師也有預習作業,他們會認為教師很認真、重視,他們也就跟著會認真、重視起來。其次,預習這一環節也能提高課堂的效率,甚至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再講“植物的分布與經緯度的關系”的內容時,可以布置這樣的預習作業:我們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和水,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你愿意生長在哪里?請說明理由并與其他同學的答案進行比較。這一預習作業既有新意,也巧妙避開了以往傳統而固定的直接講解的授課模式,充分契合了初中階段學生對周圍事物強烈好奇的特點,促使他們在濃厚探究興趣及求知欲望的驅動下,更多地搜集、整理與歸納有關植物生長與經緯度的知識,對更有針對性地聆聽我對具體知識點的分析與講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2.適當放手,讓學生“一搏”
學生的聰明有時真的會超出教師的想象。所以教師在上課講解某個問題時,一定要讓學生先進行思考,或許他的理解是非常正確的,也是其他同學愿意接受的、好理解的。例如,我在講到“植物的分布與垂直地帶性差異的關系”時,我先給出了答案:“喜馬拉雅山脈南面植物生長較好,山下的植物生長比山上的要好,請大家分析一下原因。隨后一個學生便回答道: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南面的陽光較充足,所以南面的植物長得好;山下比山上長得好,因為山上有冰雪,溫度低,類似于緯度對植物分布的影響道理,所以山下長得要好。”當他講出答案時,我有點意外,因為我覺得他講得很好,而且我發現那時所有學生都在認真聽,注意力非常集中。課后在跟其他學生交流時,他們都認為那個學生所說的都能理解,而且通過提問,我發現所有學生掌握得都很好。這種形式能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能提高課堂效率,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課堂形式多樣化,讓學生有新意
課堂模式的單一,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上課時很容易產生疲倦、思想走神、課堂氣氛低迷等的情況,課堂的效率自然就會很低。要想提高課堂的效率,課堂形式就不能單一、呆板。
1.多媒體教學形式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的確有很多優點,而且某些優點非常適合于地理學科。例如,它的直觀性,能夠將抽象的、語言難以表述的內容、一些過程性的動態內容用圖片或者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例如,它具有大信息量、大容量性,教師可以根據某個知識點,通過展示大量與之有關的信息,增強學生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教學效率。在講到“黃河”的知識點時,可以展示黃河河水的影像資料,展示“地上河”的圖片等大量內容來幫助學生理解“黃河一半是水一半是沙”這一特點。
2.實驗教學形式
實驗教學一直是自然學科使用的重要教學方式,地理科學中的自然地理部分其實也可以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這樣的教學形式很直觀,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于一些課本上的結論也有很好的驗證效果,而且在實驗過程中邊講解邊實驗既可以讓學生覺得很真實,又可以使學生很好地理解。例如,在講到板塊運動的內容時,可以通過用兩塊海綿相互擠壓或者兩塊海綿的相互分離來演示這一過程,并結合此實驗來講解。如,在講到鋒面雨的內容時,可以將一只放在冰箱中的水杯取出后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觀察杯壁上是否有水珠來說明熱空氣遇到冷空氣后,熱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因為溫度的降低而液化成小水滴,從而形成降雨。
提高地理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這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實踐。只要我們能夠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就能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