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峰
在當今科技逐漸發達的社會,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社會需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與意識的人才。探究式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而對于農村高中生的教育,有別于城市的高中生。農村高中生傾向于教師講授的模式,并不適應探究式學習模式。而今,為了培養能力更加全面的學生,要采用探究式學習方法進行教學,并且針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定向培養。
一、設計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農村高中的化學課堂中,教師在備課時應盡量多地準備與生活有關的化學知識,在上課的時候,提示學生發現自己身邊的化學知識。農村的學生能更多地接觸農耕,所以,在教師課堂舉例時,可以多結合與農耕方面有關的知識。比如,在膠體的性質一課中,土壤的結塊、化肥的混用等,這些都是農村學生身邊的例子,使學生發現身邊的化學,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融入愉悅的化學課堂氣氛中,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設計課堂小組探究模塊,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探究式學習模式有小組討論的環節,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每一名學生能夠先自我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小組討論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學生能夠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知識或者實驗的理解,學生更容易認同同齡人的表達方式,更容易理解同齡人的表達內容。并且,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會和知識產生碰撞,產生火花,得到一個更容易理解的角度。小組合作的形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既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設計化學實驗操作模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離開了實驗,學生就不能充分理解化學。在實驗課中,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知識獲得能力。比如實驗設計,淀粉的特征反應——遇碘變藍,葡萄糖能夠發生銀鏡反應,淀粉可以水解生成葡萄糖,要求學生探究,用什么實驗方法來驗證某淀粉溶液的水解程度。化學實驗的新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拋出一個合適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能夠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適量增加農村高中生動手進行化學實驗的次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