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雅力

摘 要:素質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當你面對全體學生時,你會發現學生的身體形態、體育基礎、心理素質、認知能力等各不相同。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學,實現有差異的發展,既使學生身體健康的發展,又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從四個環節來具體實施探索。
關鍵詞:身體形態差異;生源差異;個性特質
面對全體學生進行教學,需要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非常熟悉,實際上對任課老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要求、確定教學方法之前,必須對學生的情況做一番深入細致的了解,內容應涵蓋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體育基礎、智力水平、心理素質以及他們的性格、愛好、個性特點等。在教學實踐中,我逐漸摸索形成了一套面向全體學生、力求全面發展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受到學生的喜愛。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四個環節。
一、參照學生身體形態等方面的差異,實施分層次教學
根據對我校2011年初一(2)、(3)班入學時(100人)學生的身高統計,學生的身高跨幅很大,最大相差在45 cm。其中120 cm以下的學生有4人,120 cm~130 cm的有8人,而在170cm以上的也有7人。另外達到肥胖指數的學生有4人,達到營養不良指數的有5人。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正視這個問題的存在,既要抓住多數,又要顧及弱勢群體,同時也不能降低對體育尖子生的要求。針對以上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分層次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分層次教學是一種總的方法,在具體的課例中可表現為不同的模式和組合。例如,在進行實心球教學的過程中,我采用了自然遞進教學與“脫鉤”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即學生同時進行學習雙手向前拋實心球技術,然后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與拋實心球的成績自然遞進分組;初級達到目標者可脫鉤遞進到中級目標學習,達到中級目標者可脫鉤到高級目標學習,達到高級目標者即達到滿分的可進行專項身體素質練習。
在進行分層次教學時,我們要明確,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的所有層次都是一成不變的。恰恰相反,靈活多變的分層次教學不僅有利于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能夠使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此外,在進行分層次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
幾點:
1.靈活性。任何一個學生有其短處,也必然會有其長處。就像有的學生個子矮小,但是非常靈活,在一些技巧項目中就表現得非常優秀。在進行層次劃分時,切忌將任何一名學生長期置于低層次中學習。否則,對于他們心理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
2.平等性。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出發點是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不能把弱勢群體的學生稱為差生,更不能把分層次教學變成歧視“差生”的一種手段。對各層次的學生都要一視同仁,這樣才能保障教學的順利開展和學生的全面成長。
3.連續性。分層次教學,不是把各層次機械地分割開來。低、中層次教學只是一種階段性的手段,其最終應向高層次發展。所以要注意各個層次之間的銜接,保持其連續性;要讓每個學生明確這一層次的目標、要求,也鼓勵每一個學生努力進入高一層次
學習。
二、根據學生體育基礎的不同,進行有差異性的教學
我所在的學校是全鎮唯一的一所中學,全鎮各村小學的畢業生和部分外來工子弟學生生源都集中在我們中學就讀,生源的廣泛性決定了他們所接受的體育教育本來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正視學生有差異的體育基礎,進行有差異性的教學。
例如,在進行立定跳遠技術教學時,我會讓每個學生先做一遍,然后根據觀察去發現哪些學生能完成動作,哪些學生有技術上的錯誤,哪些學生因為心理素質不過關不敢跳,而哪些學生是完全沒有相關的基礎知識等。根據這些情況教師才能對癥下藥地設計教學程度,劃分教學層次,開展教學活動,以提高教學效果。
三、根據學生氣質特點、發展個性,培養其健康的心理和優良的性格品質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與其他年齡階段的個體相比,更容易形成自己的個性品質。實踐證明,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個性、心理、性格的影響是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替代的。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氣質特點,來發展學生的個性。例如,膽汁質(興奮型)類學生,往往具備精力充沛、有毅力的優點和脾氣暴躁容易任性的缺點,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委以小組長的重任,讓他們在小組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引導他們向熱情奔放、勇敢頑強方面發展。對于他們的缺點,多進行說服力強的嚴肅批評,促使他們約束自己的行為,作出表率作用。而黏液質(安靜型)類學生,往往具有沉著冷靜、堅忍、有毅力的優點和無生氣、動作反應慢、淡漠有惰性等缺點。在教學中我常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性、趣味性、娛樂性、競賽性的活動,如羽毛球、排球、籃球等,對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缺點和錯誤動作,進行耐心開導和幫助,允許他們在問題面前有一定的思考時間,引導他們發展穩重、踏實、沉著自制的優點,克服無生氣和惰性的缺點。
四、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公平、多樣化的考核制度
由于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的生長發育期,身體條件差異較大,體育基礎也不相同,這樣直接影響到學習成績的好壞,如果簡單地將體育運動成績進行橫向比較,會使人感覺不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競爭。通過不斷的思考、實踐、完善的過程,我逐步形成了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1.根據每個學生的身體條件、體育基礎,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行考核評價。在體育考試中,我不再采用單一的速度、遠度、高度的標準來考核學生。而綜合學生對動作技能的掌握、學生對各個項目相關知識的了解以及學生的參與性、學習態度等來進行考核。
2.通過學生的學習,根據學生個體實際是否發生了變化以及變化到何種程度,包括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技能活動,每個個體進行縱向對比,在體育考核結構中增加“進步分”,促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
3.要確保體育教學考核與評價有助于每個學生的體育學習朝著正確方向發展。這個正確的方向就是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個體,實現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此表為2011年—2012年初一(2)班、(3)班(實驗班)50米考核表:
多樣化的綜合考核評價制度,既能充分發揮評價的發展功能,又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個體即對學習態度的肯定,對學習成績提高的肯定,以及對個體差異的承認等。通過對初一(2)班、(3)班進行實驗,這種評價方式也獲得學生的一致認可。有96%的學生認為這樣的評價方式合理、公平、公正,表示喜歡這樣的評價
方式。
綜合整個實踐過程,四個環節中,開展分層次教學和有差異性的教學是成功的手段保證,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優良的性格品質是成功的心理保證,而公平、公正的、多樣化的綜合的考核制度則是成功的評價保證。
教育不只是對學生學業成績的片面追求,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個體,特別是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更要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表現,有所收獲,都有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擁有健康的心態、健全的人格。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