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摘 要:數學作為初中重要學科之一,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數學雖然枯燥但是必須全面實行素質教育。為了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目的,我國教育應該打破傳統教育觀念,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以便實現教育上的重要發展和改革。
關鍵詞:中學數學;素質教育;創新
教育部發布的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時刻牢記數學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在課堂上以此為核心進行教學。
一、注重改革教學方法和結構,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改要求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的過程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對此,數學教育工作者要備有壓力,要創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單一模式,要創造一個有利于民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成為主角。對此,數學教育工作者應該切合實際有效落實,不要讓好的政策、想法落到空處,例如,在教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統計,如校門口賣煎餅果子的每天平均可以出售多少個煎餅果子,以及我校學生在吃煎餅果子時是否放辣椒進行統計,利用分時統計和抽查取樣,來估算出每天的平均值,并為煎餅果子攤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二、要給學生更多的自學和討論的空間,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比如,在一些課堂上,拿出一些習題講解之后,出幾道變式題,然后對學生說:“這道題和我講的不太一樣,讓我想一想如何解題,誰能先替我告訴同學們如何解答這題?”這樣可以有效地將教學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為了在同學中展現自己,必然會提前預習,并會互相比較解題的方式。數學教學中將開放題目帶入課堂是一種創新,也是目前數學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其特點是思考空間廣闊,學生思維活動自由度高,利于學生理解數學。
因此,數學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認識,認清數學教學方式的重要性,為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努力。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轉變教育理念,探索教學方法,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國教育成為奠定國家發展基石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鄧云.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1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