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光
初中思想品德課在中學德育各實施途徑中,居特殊重要地位,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思想政治課為考而教,為考而學的現象日趨嚴重,從而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心理素質教育和道德行為培養,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知行不一致,使學生對所學興趣索然。
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之所以十分重要,首先是由初中的性質和教學任務決定的,這是一門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擔負著傳授知識和思想教育的雙重任務,而傳授知識有時以培養“四有”公民為最終目的,教育性是政治教學的根本屬性。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性質和任務決定了教學過程當中是一個認知—感情—行為的統一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通過激發學生情感,使學生由信到愛,由愛到自覺行為,才能起到思想品德課教學應有的教育作用。
所謂情感教學,主要是指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和教師自身的情感去渲染、烘托,去激發和調動學生興趣,滿足學生情感的需要,促使教學過程的深化。情感教學的實質是一種利用學生的學習心理去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法,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教學的內因,教學過程能否深化主要取決于學生,而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則是一個關鍵因素。情感教學的作用就在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內因去自覺地發揮學習主動性,自覺地接受學習信息,提高思想認識。但學習主題感情的形成并不是自發的過程,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各種教學手段,如表情、動作、情景去激發的。這就決定了初中政治教學中離不開情感教學,情感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必由之路。
學生的學習情感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也直接關系到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師自身的情感去創造一個激發學生情感的意境,去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思想政治課激發學生的情感不僅限于課堂,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實地考察、看展覽參觀訪問等形式,把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結合起來,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在政治課教學中,我們要及時地調整教學手段,從教材、學生實際出發,用心體會,認真研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克服一切消極影響,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王小明.如何讓思想政治課堂趣味橫生[J].教育教學論壇,2010(0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