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守華
思想品德課從課時、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上,大幅度增加了課內外活動和實踐,可謂處處有活動,時時有活動。昭示著教師利用直觀、形象、有趣的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充分讓學生動腦想、動口說、動手做、用心體驗,在體驗和交流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覺悟。我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本地、本校及學生實際,緊扣教學內容,強化實踐體驗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體會。
一、抓好“主題探究活動”
“主題探究活動”是一個單元的“靈魂”,它為我們指明了本單元活動探究的總體方向、具體要求。對這些小課題、長作業,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通盤考慮,靈活安排,突出實效性。我在教學中開展主題探究活動時,不僅深化了學生對本單元知識內容的全面理解,拉近了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的距離,而且增強了學生關注國情、關心時事、關愛社會的責任感。
二、創設情境模擬
該活動是教師利用能引起學生知識、情感、行為變化的自然、社會現象或人為創設的具體場景,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引導學生在體驗和交流活動中深化對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促進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情境模擬活動是教學中用得較多的一種。情境模擬活動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堅持了知行統一的原則,使學生從生活體驗中獲取了相關知識,鍛煉了交往、溝通等能力。
三、開展新聞調查、時事短評、熱點評說
時政教育作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時效性、針對性和很強的教育性。在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以增強學生的政治敏銳性,提高他們的政治理論素養。鼓勵學生收看新聞聯播、今日說法、道德與法、焦點訪談等電視節目,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積累時政素材,不但增強了學生的政治敏銳性,還激發了他們關心時事、關愛社會、奉獻社會的情感。
四、融入實際體驗社會
現代教育的蓬勃發展、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密切配合和整體聯動。因此,教師應樹立現代“大教育觀”,密切與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系。教學中,我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跨出校門,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品嘗人生百味,感受社會真實,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參考文獻:
馮君葉.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活動課程的探索和思考[J].成才之路,2014(3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