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朝文 董超群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和推廣,體育中考成績作為進入高中的必考科目,體育課程逐漸引起了學校、家長和學生的重視。主要分析了城鄉結合部初中生特點以及優化體育課程教學、提高城鄉結合部學生中考體育成績的幾個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考體育;考試成績;途徑;城鄉結合部
一、城鄉結合部初中學生的特點
城鄉結合部地處城市邊緣地帶,人口流動性強,經濟條件較差,對城鄉結合部教育開展和實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大部分城鄉結合部的學生都是農村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經商,由于長時期的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城鄉結合部學生的管理意識薄弱,不愿服從老師的管教。特別是對于初中生而言,其正處于青春期、叛逆期,容易沖動,受網絡多元文化的影響,在外界的刺激和誘惑下,容易產生偏激的心態,甚至會引發越軌的行為。特別是語文、英語、數學等課程已經使學生應接不暇,大部分學生沒有時間和精力,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去學習體育課程。
二、芻議提高中考體育考試成績的有效途徑
1.從低年級抓起,摒棄突擊集訓
近年來,中考體育成績加入中考總成績的考核中,學生的體育成績直接影響著學校、學生的升學率和擇校狀況,體育課程教學備受關注。但是,受應試教育機制和重“成績”“分數”的影響,形成了體育“考什么、練什么”的教學模式。甚至部分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對初一、初二的體育課程不重視,在初三時臨時性集訓,搞突擊訓練,有些家長還為學生開小灶,在臨考階段給學生加課訓練。在大負荷的訓練下,學生身體容易吃不消,且會帶來一定的傷害,進而影響學生正常的考試水平發揮。要想切實提高他們的中考體育成績,就要從低年級抓起,不搞突擊訓練。老師要將考試大綱內容合理安排在初中三年的體育課程中,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將體育教學落實到教學實踐中來。
2.加強中考體育項目的教學訓練
(1)中長跑教學訓練
中長跑是中考體育項目的組成部分,加強中長跑教學訓練,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跑步方法,提高學生的跑步速度,是優化學生體育成績的有效途徑。對于中長跑教學訓練,要堅持“以短促長”的訓練原則,可以采用技戰術、重復跑、等距變速跑、定時定距跑、等距離間歇跑等訓練方法。技戰術訓練法是指學生通過掌握一定的跑步技巧、要領,如:擺動腿充分,牽引髖關節前移,增大步長;身體重心起伏要小,縮短騰空時間,利用支撐時間,縮短緩沖時間,延長蹬伸時間等等,技戰術法能夠提高跑步速度,增加步伐的同時,還能夠節省能量,合理分配體力,掌握好速度節奏,促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又如用“定時定距”跑,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跑完預定的距離,訓練速度和耐力等。
(2)實心球教學訓練
技術訓練、限制性投擲練習和轉向輔助練習等是實心球教學訓練的主要方法,也是提高學生投球命中率,激發體育潛能的有效途徑。對于技術訓練來說,要加強學生對持球、預備姿勢及其最后的發力點技術要領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對學生蹬地、收復、揮臂、協調和用力等方面的訓練和指導。比如,限制性投擲練習法,要讓學生體驗仰臥式、單膝跪地式、左右開立式、前后開立式等不同姿勢的練習方法,幫助學生找到最適合他們的練習姿勢,加強對蹬地、收腹、揮臂和協調等方面的指導。
(3)立定跳遠教學訓練
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常見的立定跳遠教學訓練方法有:技術訓練法、徒手或輕器械的各種跳躍練習法、大腿高抬的前踢腿跑、連續跳躍體操墊、負重半蹲跳起、立定跳遠跨越體操墊等。在開展技術訓練時,要確保學生分別掌握蹬地、擺臂、起跳、騰空、落地的不同環節的基本技巧,強化學生立定跳遠的姿勢。而對于徒手或輕器械的各種跳躍等可以采用跪跳起、單足跳、跨步跳、觸胸跳、蛙跳、跳臺階、弓箭步跳等多種訓練形式,激發學生跳遠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3.課內外鍛煉相結合
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需要實行課內鍛煉和課外鍛煉相結合的模式。在運用好課堂教學的同時,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合理安排課內外體育練習項目,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體育成績的提升。目前大部分城鄉結合部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主陣地是體育課,因此,老師應當注重體育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項目學習。在體育課程練習中,盡可能地安排不適宜課后練習的項目,如:女生800m、男生1000m長跑、實心球練習等。對于課后練習,為了保證學生真正參與到訓練中來,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選取小組長對其小組成員的訓練任務進行監督。同時,學校應加強對體育設備的投入,向學生提供體操墊、單桿等鍛煉設備,進而提高學生的訓練積極性。
4.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
大部分城鄉結合部的學生在考試過程中會表現出過于緊張、不自信、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現象,甚至還會表現出害怕、逃避、棄考等負面心理行為,進而影響了學生實力的正常發揮。主要是由于初中生缺乏考試的經驗,在面對人生旅途中第一次意義重大的選拔考試時,心理壓力大,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就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疏導學生的心理,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傳授給學生控制情緒的方法。其次,教師通過定期舉行模擬考試的方式,讓學生提高對考試環境、考試場所的適應能力,豐富學生的考試經驗等。在考試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自我暗示、深呼吸、肌肉放松法等,及時地調整情緒,使學生快速放松,以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投入到考試中去。
總之,在城鄉結合部的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除了從低年級抓起,摒棄突擊集訓;加強中考體育項目的教學訓練;課內外鍛煉相結合;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之外,還應當看到不同學生在體育鍛煉、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教師要主動投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開展“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而促使每個學生獲得最理想的體育成績。
參考文獻:
[1]徐增廣.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中考體育成績[J].學周刊,2014(21).
[2]李曉陸.芻議提高中考體育考試成績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1).
[3]陳耿超.中考體育考試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分析與淺談[J].當代體育科技,2014(01).
[4]葉艷琴.中考體育考試在學校體育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3(1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