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其倩
我國的傳統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在新課改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教學過程中,應該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應該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視覺思維理論,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間的橋梁,起著承接作用。同時,視覺思維教學法的存在也能夠使課程更加生動有趣,不會顯得枯燥。
一、視覺思維的特征
1.抽象性
視覺思維理論作為一種很重要的工具,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在具體課程的分析中,主要依賴抽象思維。通過抽象思維,對內容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更加深刻的感受。只有擁有抽象性思維,才能將所學知識加以總結,對知識有更好的消化。只有擁有較強的總結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能力,這也是科研思維具體培養的重點。
2.間接性
間接性是通過對現實存在事實進行客觀的認識,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而不是簡單的模仿。總的來說,視覺思維是通過已有的體系來感知未知的體系,以此獲得新的認識。
二、培養高中生數學視覺思維的方法
1.對知識點的總結
在對高中生進行視覺思維理論教學時,應該仔細分析,認真觀察,通過對知識點的總結,凝練出一個具體的事物。例如,在高中課程學習中,在對集合概念的理解時,可以通過總結,讓學生記住“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這三個集合的特點。
2.新舊結合,鞏固效果
在對每一個新的形象進行分析時,應該在原來意向的基礎上建立新的意向,每一個意向都應該和教學目標緊密結合,來達到鞏固練習的效果。例如,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時,討論根的存在和個數的方法,同樣可以通過簡單的引導,運用到求導的問題上。
3.抓住關鍵
在課程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抓住關鍵的意識。這既是教學的需求,也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重要一環。只有抓住關鍵,才能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例如,在講解概率的問題時,幾種概率的算法是教學的關鍵,學生只有明白概率算法的意義,才能夠深刻理解知識點。
4.打破思維禁錮
數學學科,由于其具有復雜、抽象的特點,改革難度大,時間長,所以,在具體教學中,要打破原有的思維禁錮,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
5.培養發散性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啟發學生從多個方面看問題。發散性思維不僅能夠挖掘學生潛能,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發散性思維的教學中,學生個性得到張揚,思維得到鍛煉。
綜上所述,視覺思維理論作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多采用這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