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簡單介紹過攝影構圖的基本問題——最關鍵的是講究“視覺平衡”,三角構圖、S型構圖、九宮格等等。本期主要想從相機的拍攝角度做一點分享。攝影中的拍攝角度涵蓋了視角(俯仰)、攝影的高度和包圍攝影(圍繞攝影主體旋轉一周),這次主要分享一下前二項。
四種攝影視角簡介
到底什么是攝影的角度?就是焦平面與攝影主體重力線平面(簡稱重力線)的夾角。
平視攝影
——最常見的視角、最不容易拍好的視角;
最常見的應該是平視攝影——焦平面與重力線平行。這樣的角度是最接近人的正常視角的,主要特點是真實、自然、沒有視角帶來的形變;當然如果處理不好也是最平淡的一種拍攝方式,就好比順光攝影。
仰視視角
——沖擊力最強的視角;
這是沖擊力最強的視角,可以把主體在視覺上放大、增強,有一種撲面而來的感覺,對比下面這組照片,你就有比較直觀的感受了。
神奇的45度角——女孩最喜歡的視角;
神奇的45度角,不但是側上方45度角非常適合拍攝,而且還有很多45度角:比如,主體成45度角,頭部平面與軀干平面轉45度角、照相機與光線的夾角,不管怎樣,45度角拍攝最為合適。尤其是女孩,現在都是以瘦為美,側45度角都可以讓臉看起來瘦一點,也能使臉拍出來顯得有立體感。
俯視視角——上帝的角度
這里說的俯視視角,不是常規(guī)高度,哪怕你站在沙發(fā)上、椅子上或者床上,你原本熟悉的世界也會變得不那么一樣了,更何況你在山頂、飛機上等等。
俯視視角,記得電影《集結號》的結尾嗎?或者看看衛(wèi)星地圖,你會發(fā)現原本立體的東西真的被壓縮了,好像你和他之間的空氣像萬噸水壓機一樣把山河大地、人都統(tǒng)統(tǒng)壓扁了,立體的世界變成平面了,只留下幾何圖案了。
平視視角的難點
平視視角的難點有二,其一是太常見的角度,如何拍得賞心悅目;其二由于透視關系造成的“樓歪歪”。
1、常規(guī)問題
這種視角是用得最多、最普遍的視角,主要用于記錄性拍攝。要想拍攝出精彩的作品,就需要熟練掌握攝影的所有表現技巧,光圈、快門、溝通、色彩等等,不再贅述。
2、樓歪歪
其實要保證焦平面和重力線平行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比如你拍攝紀念碑、樓宇的時候,你一定會發(fā)現,總是不能100%的平行,這也是移軸照相機存在的價值。下面介紹一下平視視角時由于透視關系造成的一些問題和處理方法。
首先分享一下俄羅斯東宮里一副透視關系典范之作:在油畫右側(以觀賞者方向為準),建筑物占據畫面接近2/3;在油畫正前方看,建筑物占據畫面1/2;移動到油畫左側觀賞時,建筑卻只占畫面1/3。
幾乎翻遍我所有的攝影作品也不能找到與之類似的,但我找到很多“樓歪歪”的照片。我早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當拍攝這張照片我發(fā)現樓是歪的時候,我知道原因是什么——但也是這個角度,就是拍攝的位置幾乎無法避免的,我就決定一定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主要是距離,在鏡頭焦距不變的情況下,構圖主要靠走!
同樣的主體,同樣的鏡頭相機,靠走重新構圖,這里樓終于正過來了,至少看起來不會倒塌。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焦平面與重力線是否平行。當然,用單反這樣拍攝又會引發(fā)出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需要用更大的視角,也就造成了畫面里也有一些內容。這是后期剪裁可以解決,但如果不是平行拍攝出來的,剪裁時會發(fā)現這棟樓正了,那棟又歪了——永遠不可調和。
一定要記住,要想不把樓拍成要倒塌的樣子,一定將焦平面無線接近于垂直地面。
3、善于利用
既然有這樣的透視規(guī)律,你要學會去掌握它,如果利用好的話,它也可以幫助你挖掘更多的隱形線條,也可以把原本不會匯聚的線條,通過鏡頭讓它匯聚到一起而產生另外的效果。
比較著名的利用透視關系是拍攝鐵路、海岸線等所有線條,你可以讓它匯聚到你所希望的一個點上。
人物攝影
平視視角時的相機高度
同樣的視角,但不同高度依然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一些初學者,或好奇,或探索,在拍攝全身像時,竟跪在地上。照相機位置過低,會使被攝對象下巴突出,鼻子翹到了天上;照相機位置過低,被攝對象會表現出一種令人討厭的勢利與傲慢。
以人物攝影為例介紹3個常見的攝影高度和1個禁忌。我們所談的人物攝影主要目的是要表現人物神態(tài)自然、真實,同時顯得更文雅沉穩(wěn)。
1、眼睛的高度
在拍攝免冠照、頭肩像、半胸像的時候,最合適的高度是主體眼睛的高度,注意不是攝影師眼睛的高度! 如果高于主體的眼睛,會更像斜上45度角,會顯得有一點柔弱;而低于眼睛又會顯得比較傲慢。
2、胸口的高度
拍攝四分之三全身像,把照相機置于與被攝對象胸平的高度上。還是要注意一定是以主體的身高為基準,我在很長一段時間犯過這個毛病,我給我太太拍的照片,她都顯得比正常要矮一點,而她給我拍的都比正常要高一點。
3、腰部的高度
拍攝全身像,把照相機架在與被攝對象腰平的高度上。這樣拍攝的照片,人物形象透視比例還原得比較真實。
總結一下,拍的人物越多,機位越要靠下;應該以被拍攝主體的身高為基準,而不是以攝影師的。
4、寶塔鎮(zhèn)河妖
我完全找不出這類照片,但經常可以看見別人拍攝出這種照片,比較典型的場景是:在某個寶塔前拍攝紀念照,寶塔好像蓋在人身上一樣。不說迷信的東西,首先就不美觀。
這有3個技術小貼士:(1)機位高度太高,如果拍這種中遠場景,應該是攝影者腰部到胸口這個高度比較合適;(2)被攝影的主體的位置或者說攝影者的位置,應該盡量與寶塔錯開一點;(3)被攝影主體在畫面的比例太小,主要是攝影者和被攝影者的距離太遠、被攝影者和背景(寶塔)又太近,應該反過來,再利用“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可以把人物拍的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