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珍 趙鳳雙 劉 俐
(內蒙古包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014030)
?
腦疝患者的急救護理
王美珍 趙鳳雙 劉 俐
(內蒙古包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014030)
腦疝是在顱內壓增高的情況下,腦組織通過某些間隙向壓力較低部位轉移的結果,從而導致神經、血管受壓產生的一系列的嚴重臨床表現[1]。2014年至今,我院收治腦疝病人20例,現將其急救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本組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34歲;均為顱腦損傷,其中小腦幕切跡疝13例,枕骨大孔疝7例。
急救護理
1.密切監測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和肌力情況,神志或瞳孔的改變是腦疝的一個突出先驅表現。一般早期出現煩躁不安、注意力渙散,繼而出現反應遲鈍或者消失。小腦幕切跡疝的患者,較早表現為瞳孔改變進而意識進行性加重。
2.對顱內壓增高的病人,提前準備好搶救用品、藥品,一旦發現腦疝立即通知醫生,建立靜脈通道,同時快速滴注脫水藥物并配以激素應用,必要時合用速尿以加強脫水作用。若病變部位和性質明確后,應立即施行手術減壓及清除病灶。
3.去除顱內壓增高的附加因素,迅速清除嘔吐物、分泌物,確保呼吸道通暢,保證氧氣供給,并進行血氧飽和度檢測,低于80%的血氧于口腔內放置口咽通氣管,呼吸困難不易改善者伴有誤吸,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保持良好的搶救環境,采取適當的臥位,一般患者床頭抬高15°~30°,搬運時防止過度使用暴力,消除患者緊張心理,使之配合搶救。密切監測生命體征,保證顱內血流灌注。
4.預防高熱,近早行亞低溫治療。高熱使腦耗氧量明顯增加,腦血管滲透性增加,造成嚴重的腦水腫、腦缺氧而加重病情。亞低溫治療能顯著減輕腦耗氧量,從而減輕腦損傷后神經功能障礙和腦組織病理損害,從而明顯降低腦損傷的死亡率,改善預后。一般傷后6 h內給予亞低溫治療,而不應等到高溫再行亞低溫治療,治療持續時間以6 d為度,以確保安全[2]。
5.對于呼吸心跳驟停者,在迅速降顱內壓的基礎上按照心肺復蘇進行搶救,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保持心臟的泵血功能,及時給予藥物支持,根據醫囑給予呼吸興奮劑、升壓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綜合對癥處理。
6.加強基礎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①對于腦室引流的病人嚴格按腦室引流護理。②加強病人翻身叩背,及時吸痰,預防肺部感染。③做好胃管及口腔護理,密切觀察胃液顏色、性質、量,及早發現消化道潰瘍出血,及時處理。④準確記錄24 h出入液體量,調節好水電質及酸堿平衡。⑤做好尿便護理,對神志障礙者盡早留置導尿,動態監測尿液性質、顏色、比重,大便干燥者可以使用緩瀉劑疏通。
綜上所述,密切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盡早發現腦疝患者早期征兆,積極采取手術及其他搶救措施,加強對易發器官的功能保護和監測,防止并發癥的發生,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結果
20例患者經手術治療16例,保守治療4例,出院時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定結果:良好12例,中殘5例,重殘1例,植物狀態1例,死亡1例。
[1]張增良,許海雄,吳有典.特重型顱腦損傷62例治療結果分析[J].中華創傷雜志,1998,14(6):141.
[2]徐燕,龔孝淑,文淑華.30例重型顱腦損傷病人亞低溫治療期間的溫度控制[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9):531-532.
2016-03-04)